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珺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产前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 1篇遗传学
  • 1篇异常胎儿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彩色多普...
  • 1篇阴道彩色多普...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植入
  • 1篇绒毛
  • 1篇绒毛植入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炎
  • 1篇胎儿

机构

  • 4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徐珺
  • 1篇肖琳玲
  • 1篇李锦丽
  • 1篇张晓红
  • 1篇郭桂兰

传媒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影像学在鉴别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9例为乳腺炎组,收集同期住院的乳腺癌患者64例为乳腺癌组,两组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在两组治疗前均接受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各自的超声学特点。结果乳腺炎组中超声确诊为65例准确率94.20%,而乳腺癌组中有50例确诊,准确率为78.13%,乳腺炎组的超声诊断率显著高于乳腺癌组(P<0.05)。在乳腺炎组中69例患者中共84个包块存在;在乳腺癌组64例中共发现72个包块。两组患者肿块部位超声均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炎组在病灶回声的减弱程度、微钙化灶、内部血流信号级别方面均显著低于乳腺癌组(P<0.05);乳腺炎组中的囊性成分比例显著高于乳腺癌组(P<0.05)。结论超声在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徐珺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超声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从诊断疾病类型角度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腺鳞癌诊断正确率为80.00%,对腺癌诊断正确率为87.50%,对鳞癌诊断正确率为98.33%;从疾病分期角度分析,超声对Ⅰb期诊断正确率为95.24%,对Ⅱa期诊断正确率为93.75%,对Ⅱb期诊断正确率为94.12%,对Ⅲa期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宫颈癌敏感度为95.89%,特异度为92.31%。结论在诊断宫颈癌患者时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降低临床误诊率。
徐珺
关键词:宫颈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用于超声结构异常胎儿遗传学评估的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MA)用于评估超声异常胎儿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5月经产前超声诊断为孕早期胎儿异常的1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胎儿产前筛查样本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和CMA检测。结果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提示正常核型168例(93.85%),异常核型11例(6.15%)。CMA检测发现阳性结果17例(9.44%)、阴性结果163例(90.56%)。17例阳性结果包括11例致病性基因拷贝数变异(CNV)、6例临床意义不明确的CNV(VOUS);其中11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并检出其他6例致病性CNV,主要为微缺失和微重复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结构异常、淋巴系统结构异常、神经系统结构异常、消化系统结构异常、颅面系统结构异常、骨骼系统结构异常、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其他系统结构异常胎儿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11.11%、2.63%、2.78%、4.00%、0、0、11.11%、0(χ^(2)=8.188,P=0.316)。11例CMA检出为致病性CNV的胎儿均引产。结论CMA相较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提高超声结构异常胎儿遗传学异常检出率,值得临床上用于超声结构异常胎儿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
肖琳玲徐珺张晓红郭桂兰谭菊芳贺丽张双
关键词:产前诊断拷贝数变异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被引量:8
2013年
胎盘植入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由于蜕膜基底层发育不良而导致胎盘绒毛植入到子宫肌层的一种胎盘异常附着,可导致产后出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围生期孕妇死亡。近年来,由于多次人流、宫内感染、剖宫产率增高、高龄孕妇增多等因素,胎盘植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为0.2%~0.9%[1-2]。但胎盘植入产前诊断较困难,其诊断率报道不一,
徐珺李锦丽
关键词:胎盘植入产前超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绒毛植入剖宫产率增高产科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