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东来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中药
  • 2篇中药治疗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机制
  • 1篇电针
  • 1篇对照治疗观察
  • 1篇血性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止血
  • 1篇治疗观
  • 1篇软化症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止血
  • 1篇输液
  • 1篇输液方式

机构

  • 5篇都江堰市人民...
  • 4篇成都市新都区...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作者

  • 5篇黄东来
  • 4篇徐洪
  • 1篇李建才
  • 1篇高邈
  • 1篇唐建军
  • 1篇魏竹君
  • 1篇钟玉涛
  • 1篇凌波

传媒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经皮椎间孔镜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6例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结合口服强筋接骨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实验组采用椎间孔镜技术联合口服强筋接骨胶囊治疗,而对照组单纯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根据住院天数及术后7天、1月、6月下肢疼痛VAS评分,以及治疗半年后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两项指标进行结果评定。结果:根据腰痛及下肢放射痛VAS评分法进行术前术后评分,治疗组术前为8.5±1.1分,术后7天为3.2±1.4分,术后6个月评分1.3±1.0分;术后六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良总数71例,优良率93.42%,实验组较对照组在下肢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半年后改良MacNab评定标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椎间孔镜结合口服强筋接骨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缩短了治疗时间,明显缓解了疼痛症状,改善了生活质量。两者结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徐洪李建才黄东来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参麦注射液对限制性液体复苏损伤控制性手术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22年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于外界作用力导致机体组织损伤,造成有效循环血量突然极剧减少,微循环凝血障碍,同时伴有创伤的一组综合征。传统观念认为,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要及时补充大量液体,恢复血压。但是,如果急速大量补充液体的话,失血代偿机制会被打乱,机体会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威胁患者的生命。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限制性液体复苏概念。限制性液体复苏主要通过控制液体输入量和输入速度,使患者血压水平处于较低范围,保证机体的基本需求,达到止血的目的,待手术止血后再进一步液体补充的一种输液方式。
徐洪毛晓泉李建才黄东来王飞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代偿机制手术止血输液方式
一种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转运固定器的设计
2022年
目的:设计一种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转运固定器,用于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院前、院内医疗救治转运工作。方法:该固定器由夹板固定系统、丁字鞋防旋固定器两部分组成,其中夹板固定系统包括可伸缩的内、外侧夹板及约束带,丁字鞋防旋固定器包括丁字鞋和防旋固定器。比较使用传统夹板和该固定器进行院前急诊转运的患者在转运途中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舒适度评分及入病房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使用传统夹板固定,采用该固定器固定患者的VAS评分、舒适度评分均较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该固定器固定效果好、能减轻患者疼痛,患者舒适度高、无并发症,可广泛用于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院前、院内急诊转运。
徐洪唐建军毛晓泉魏竹君黄东来王飞黄晓群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转运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30例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与牵引配合中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和对照组用牵引配合中药治疗,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AS评分差值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疗效更好。
黄东来凌波钟玉涛高邈
关键词:推拿中药对照治疗观察
综合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中药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60例患者确认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7例(脱落3例)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脱落3例)予电针结合中药治疗。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比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髌骨软化症运用玻璃酸钠注射结合中药治疗较有明显疗效优势。
黄东来徐洪
关键词:髌骨软化症玻璃酸钠电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