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倩

作品数:16 被引量:215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鼠兔
  • 5篇高原鼠兔
  • 4篇植被
  • 4篇植物
  • 3篇生物量
  • 3篇气候
  • 2篇盐浓度
  • 2篇盐渍
  • 2篇盐渍化
  • 2篇伊犁河流域
  • 2篇越冬率
  • 2篇栽培
  • 2篇植被变化
  • 2篇植物学
  • 2篇土壤
  • 2篇紫花
  • 2篇紫花苜蓿
  • 2篇苜蓿
  • 2篇物量
  • 2篇物种

机构

  • 16篇兰州大学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甘肃省治沙研...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6篇王倩
  • 10篇郭正刚
  • 5篇贾婷婷
  • 3篇杨雪梅
  • 3篇杨太保
  • 3篇于成
  • 3篇张静
  • 2篇刘慧霞
  • 2篇王倩
  • 2篇王莹
  • 2篇肖玉
  • 2篇金少红
  • 1篇刘彤
  • 1篇张红艳
  • 1篇刘海猛
  • 1篇魏怀东
  • 1篇李倩倩
  • 1篇宋锐
  • 1篇陈传武
  • 1篇陈鹤

传媒

  • 5篇草业科学
  • 3篇草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农业工程技术...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间关系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高原鼠兔干扰虽然能够改变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但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对高原鼠兔干扰的响应尚不清晰。利用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将高原鼠兔干扰程度划分为T_1(7个/625 m^2)、T_2(12个/625 m^2)、T_3(22个/625m^2)、T_4(38个/625 m^2)4个水平,运用RDA冗余分析法研究了高原鼠兔不同干扰程度下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高原鼠兔干扰水平的增加,优势种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的重要值先增加后降低,而伴生种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var.flore-minors)和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的重要值先降低后增加;当高原鼠兔干扰水平从T_1到T_2时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显著,而高原鼠兔干扰程度超过T_2时则植物多样性指数具有降低趋势;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随高原鼠兔干扰水平增加而降低,而土壤铵态氮含量则降低后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先增加后降低;多样性指数与0—10cm土壤深度硝态氮、10—20cm土壤深度全钾间的相关性从T_1到T_3时为正相关,而到T_4时则变为负相关,而与0—10cm土壤深度全氮的相关性则表现T_1到T_3时为负相关,T_4时为正相关,与铵态氮间相关性只有T_1时为负相关,这说明高原鼠兔干扰改变了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其变化阈值介于T_2和T_3。
王莹庞晓攀肖玉贾婷婷王倩于成郭正刚
关键词:高原鼠兔植物多样性协同性土壤养分
伊犁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季节响应被引量:10
2016年
基于影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气温和降水量,以及2000-2013年16 d合成的MODIS NDVI与同期气象数据,分析了伊犁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及其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季节性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4 a来,伊犁河流域绝大部分区域NDVI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植被覆盖呈退化趋势的面积远大于呈改善趋势的面积;春、夏、秋三季的植被覆盖均呈退化趋势,降水量与植被NDVI的季节相关性不显著;伊犁河流域4种主要植被类型在三个季节均呈退化趋势,其中草原植被的退化趋势最为显著,而草甸、灌丛、林地在夏季的退化趋势较春、秋两季更为显著.各季节不同植被类型的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表明,春季和夏季NDVI与温度关系密切(P<0.05),秋季NDVI的变化是温度和降水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倩杨太保杨雪梅
关键词:植被伊犁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气候因子
盐浓度和播种深度对亮苜二号紫花苜蓿植物学特征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土壤盐浓度条件下播种深度对亮苜二号紫花苜蓿植物学特征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深度通过影响亮苜二号的出苗率、存活率和越冬率来影响其植物学特征和生产性能,而土壤盐浓度则通过影响种子渗透和根系吸收能力影响其植物学特征和生产性能。紫花苜蓿越冬率、地上生物量、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和茎叶比均随土壤盐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随播种深度增加,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逐渐降低,根系体积和根系生物量逐渐增大,茎叶比先降低后升高。不同土壤盐浓度条件下紫花苜蓿适宜播种深度不同,土壤盐浓度小于0.5%,播种深度为2cm的紫花苜蓿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越冬率和地上生物量最大,而茎叶比最低;土壤盐浓度大于0.7%,播种深度为2.5cm的紫花苜蓿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越冬率和地上生物量最大,而茎叶比最低;当土壤盐浓度为0.9%时,各种播种深度下紫花苜蓿越冬率均小于50%,产量均小于3500kg/hm2,已经不适合建植高产紫花苜蓿栽培草地。
王倩舒朝成张静张延林李天银庞晓攀郭正刚
关键词:盐渍化土地播种深度紫花苜蓿越冬率
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山嵩草繁殖分配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干扰会引起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生境的改变,而植物繁殖分配是其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山嵩草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干扰显著增加了高山嵩草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生殖枝与营养枝比和根冠比(P<0.05),但降低了地上生物量(P<0.05)。高原鼠兔干扰区内,高山嵩草总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随干扰强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态势,生殖枝与营养枝比呈先降低后增加态势,说明高原鼠兔干扰强度从低增加到适宜干扰强度阈值的过程中,高山嵩草将更多资源分配给营养生长,以进行种群扩张,而当干扰强度超过适宜干扰阈值时,高山嵩草将资源更多的分配给生殖生长,以保证基因延续和种群存活。
张红艳张红艳王倩王倩于成郭正刚
关键词:高原鼠兔繁殖分配生物量
新疆伊犁河流域植被变化动态监测与评价被引量:16
2015年
基于2000-2013年MODIS/NDVI数据和研究区内气象站点资料,分析了伊犁河流域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整体呈微弱的退化趋势,年退缩率为-0.8×10-3a-1,其中草原的退化趋势较草甸、灌丛和林地略显著。2)2000-2013年研究区植被退化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45%,主要分布在特克斯河中下游、巩乃斯河周边地区;植被改善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38%,主要分布在伊宁市及霍尔果斯河周边地区。3)研究区伊宁站周边植被生长季NDVI与同期气温及降水存在不显著相关性,昭苏站周边植被生长季NDVI与同期气温及降水分别存在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气候的暖干化趋势可能是导致伊犁河流域植被生长退化的主要原因。
王倩杨太保杨雪梅
关键词:植被变化气候变化伊犁河流域
青藏高原高原鼢鼠鼠丘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被引量:11
2020年
植物群落特征是评价高原鼢鼠裸露鼠丘植被自然恢复的重要内容。以甘肃碌曲和夏河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原鼢鼠鼠丘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特征。结果表明,碌曲调查区和夏河调查区的植被盖度,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总生物量、多年生禾草,莎草科和多年生杂草类的生物量均随高原鼢鼠鼠丘自然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加,1、2年生植物生物量随鼠丘恢复年限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碌曲调查区鼠丘恢复时植被盖度,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均大于夏河调查区。因此高原鼢鼠鼠丘植被随恢复年限增加的变化趋势趋同,但其过程因地点而存在差异,这为青藏高原高原鼢鼠鼠丘植被的自然恢复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杨鼎齐昊昊王倩徐海鹏张静张红艳郭正刚
关键词:植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
沙芥属(十字花科)物种界定及物种形成研究
沙芥属(Pugionium)是十字花科(Brassicaceae)中的一个小属,也是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特有属,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典型草原带的半固定或流动沙地上。该属物种的分类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曾报道有五个种和一个变种,...
王倩
关键词:沙芥属DNA条形码基因流更新世物种形成
文献传递
不同盐浓度下播种量对紫花苜蓿植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盐渍化土地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的潜在土地资源。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土壤盐浓度条件下播种量对紫花苜蓿建植、生物量及其茎叶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出苗率、存活率及越冬率在土壤盐浓度为0.3%和0.5%的生境内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在土壤盐浓度大于0.7%时极显著降低(P<0.01)。而播种量对紫花苜蓿出苗率、存活率及越冬率没有明显影响。紫花苜蓿植株密度、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均随土壤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茎叶比则随土壤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紫花苜蓿植株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但茎叶比和株高随播种量的增加变化不大。播种量和土壤盐浓度交互作用下地上生物量呈现一个开口向下的"龟背面",表明当土壤含盐量小于0.5%时,盐渍化土地能够用于建植紫花苜蓿栽培草地,且需要采用大于当地农户的常用播种量(26.25kg·hm-2),以提高地上生物量。
舒朝成刘彤刘彤于成王倩王倩刘慧霞
关键词:盐渍化越冬率植株密度地上生物量
交替灌溉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分配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交替灌溉是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广泛用于籽实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灌溉管理.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交替灌溉对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其构成要素、根系生物量、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紫花苜蓿生产中应用交替灌溉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交替灌溉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但没有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交替灌溉虽然增加了紫花苜蓿单株分枝数,但减少了单株叶片数;交替灌溉增加了0~20cm 土层的根系生物量,降低了20~60cm 土层根系的生物量,整体上增加了0~60cm 土层根系的总生物量;交替灌溉增加了紫花苜蓿的地下地上生物量比,提高了紫花苜蓿植株适应干旱的能力.上述结果说明,交替灌溉能够提高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而不减产,一方面通过增加紫花苜蓿根系发育能力而提高其耐旱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单株分枝数,因此交替灌溉能够适用于收获营养体的紫花苜蓿生产的灌溉管理.
张静王倩肖玉庞晓攀贾婷婷宋锐刘慧霞
关键词:交替灌溉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
日光温室番茄早春茬无公害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番茄是人们日常食用最多、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及水果之一,其果形美观,肉厚汁多,吃法多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等保健功效。其栽培技术要点有:
代燕青王倩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早春茬栽培技术要点清热解毒保健功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