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伟

作品数:23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州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耐药
  • 7篇分子
  • 7篇分子分型
  • 6篇毒力
  • 6篇副溶血性
  • 6篇副溶血性弧菌
  • 6篇病原学
  • 6篇病原学特征
  • 5篇毒力基因
  • 5篇沙门菌
  • 5篇食源
  • 5篇食源性
  • 5篇病毒
  • 4篇源性疾病
  • 4篇食源性疾病
  • 2篇电泳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分型
  • 2篇药敏
  • 2篇药敏试验

机构

  • 23篇湖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杭州市江干区...

作者

  • 23篇严伟
  • 15篇徐德顺
  • 14篇纪蕾
  • 14篇吴晓芳
  • 10篇沈月华
  • 10篇陈莉萍
  • 7篇查赟峰
  • 4篇朱晓娟
  • 2篇张鹏
  • 2篇吴丹青
  • 1篇张思潮
  • 1篇姚文庭
  • 1篇黄世旺
  • 1篇刘光涛
  • 1篇马学军
  • 1篇袁瑞

传媒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中国食品卫生...
  • 4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色谱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病原学分析
2024年
目的对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一起食源性暴发事件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和溯源分析,查明事件暴发的原因。方法采集此次事件中相关人员的肛拭子、粪便和涂抹物等样本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经FilmArray多病原分子检测系统初筛后,用飞行质谱仪鉴定分离到的菌株,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本次事件的检出菌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基因注释和序列比对分析病原菌的毒力因子与耐药基因,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溯源分析。结果本次共分离出8株副溶血弧菌,均来自患者。8株菌分为O10:K4和O3:K6两个血清型,相同血清型菌株PFGE带型相同,8株菌均对头孢唑啉耐药,且携带相同的耐药基因。相同血清型菌株间SNP变异位点不超过9个,SNP进化分析提示相同血清型菌株同源。结论副溶血弧菌为本次事件的致病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作为PFGE分子分型的补充应用于病原菌的监测和暴发事件调查。
严伟董芬芬纪蕾陈莉萍袁瑞张鹏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特征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副溶血性弧菌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了解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株的血清型别、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抗生素敏感性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收集湖州市2019年分离到的92株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菌株,并对其开展血清学试验、毒力基因检测、抗生素敏感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结果病例源菌株主要血清型为O3∶K6,毒力基因型为tlh^(+)tdh^(+)trh^(-),食品源主要血清型为O2∶Kut,毒力基因型为tlh^(+)tdh^(-)trh^(-)。分离株对氨苄西林有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到90.22%(83/92);其次为庆大霉素和四环素。分子分型显示,经Not I酶酶切后,91株副溶血性弧菌产生81个PFGE带型,相似度达到85.00%以上的克隆系有16个。结论2019年湖州市副溶血性弧菌菌型多样性可能是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淡水产品和海水产品可能存在交叉污染,需加强相应监管。
严伟沈月华徐德顺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病原学特征分子分型
2017年湖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对湖州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湖州本地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湖州市6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以腹泻症状为主诉且粪便或肛拭样本检测结果病原体阳性的门诊和住院病例,进行研究调查,并对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578例病原体阳性食源性疾病病例,副溶血性弧菌占26.64%(154/578),其O3:K6为优势血清型,呈现较明显的夏秋季高峰;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占33.21%(192/578);诺如病毒占20.93%(121/578),主要为GⅡ型诺如病毒占96.69%(117/121);沙门菌占6.57%(38/578)。结论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和临床症状对该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更进一步地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加快相关信息化建设。
严伟徐德顺吴晓芳陈莉萍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
2018—2020年湖州市食源性疾病患者感染沙门菌耐药与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湖州市食源性疾病患者所分离沙门菌的血清型别、耐药状况以及分子分型特征,为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湖州市6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分离到的105株阳性沙门菌株,采用玻片凝集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法,分别进行血清学分型、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和分子分型。结果105株沙门菌主要是鼠伤寒沙门菌(37/105)和肠炎沙门菌(19/105)。沙门菌菌株对3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0%~70.48%,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到70.48%(74/105),其次为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7.67%(71/105)和65.71%(69/105)。分子分型显示,经XbaⅠ酶酶切后,105株沙门菌产生93个PFGE带型,各带型相似度28.50%~100.00%。结论湖州地区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情况严重,PFGE带型既有多样性,又具有优势带型。
严伟查赟峰纪蕾沈月华吴丹青
关键词:沙门菌食源性疾病耐药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2016-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儿童严重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了解2016—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儿童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毒分布情况,分析病毒病原学构成及流行情况,为科学防控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9年湖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SARI病例,采集呼吸道标本(咽拭子或下呼吸道标本),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13项常见呼吸道病毒病原体。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2105例,儿童SARI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27%、46.22%、32.71%和31.99%。不同年度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总阳性检出率为41.90%,其中位居前3位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8.98%)、甲型流感病毒(7.60%)、人腺病毒(5.94%)。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65%、30.75%、40.73%和4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4~、7~14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84%、52.98%、43.00%和3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和1~岁组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4~和7~14岁组。男性感染阳性检出率(42.06%)和女性(4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4)。结论2016—2019年湖州地区儿童SARI病毒阳性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基本处于散发状态,但病毒阳性检出率依然较高。1岁以下儿童更易感染呼吸道病毒,并可能引起SARI。冬春季依然是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张思潮严伟徐德顺
关键词:病毒感染儿童
2018—2020年湖州市腹泻人群致泻大肠埃希菌流行特征及病原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了解湖州市腹泻人群中致泻大肠埃希菌(DEC)的感染状况、主要毒力基因以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8—2020年各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分离,采用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DEC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DEC阳性病例293例,分离菌株294株。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占55.4%(163/294),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占29.6%(87/294),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占11.2%(33/294),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占3.4%(10/294),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占0.3%(1/294)。随机选取117株DEC对氨苄西林、萘啶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进行耐药性检测,耐药率分别为70.9%、60.7%、53.8%、51.3%。多重耐药率达到55.6%。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的敏感率为99.1%、92.3%、92.3%和91.5%。DEC引起的腹泻发病高峰在7—8月,20~39岁为主要感染人群。结论湖州市腹泻人群感染DEC基因型别以EAEC和ETEC为主,存在多重抗生素耐药,病例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感染人群以青壮年为主。
吴晓芳陈莉萍严伟沈月华卢忠豪
关键词:致泻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耐药
2021-2022年湖州市监测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例沙门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湖州市感染性腹泻患者分离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为沙门菌引起腹泻性疾病的防控、预警、溯源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湖州市2021-2022年6家监测哨点医院分离出126株沙门菌,采用玻片凝集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分别进行血清学分型、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和分子分型。结果 126株沙门菌可分为28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32.5%,41/126),肠炎沙门菌(24.6%,31/126)及鼠伤寒沙门菌(15.1%,19/126)。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对15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对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3.3%(44/60)其次氨芐西林和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为56.7%(34/60),鼠伤寒沙门菌对四环素和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8.4%(13/19)、52.6%(10/19),肠炎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高为54.8%(17/31),其他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为51.4%(18/35),总体多重耐药率达62.7%(79/126),呈现出20种多重耐药谱。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及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经XbaⅠ酶切后分别获得46种和15种不同PFGE指纹图谱。结论 湖州市沙门菌感染优势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和肠炎沙门菌为主,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带型既有多样性又具有优势带型。
沈月华纪蕾徐德顺吴晓芳严伟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分型分子分型感染性腹泻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病原学特征
2025年
目的了解湖州地区医院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2-2023年湖州市6家哨点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检测、拉丝试验筛选、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共收集阳性菌株106株,主要来自50岁以上患者的痰液标本(66.04%),拉丝试验筛选出39株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耐药结果显示敏感率最高为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E,均为100.00%,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94.88%);PFGE分析显示相似度为51.56%~100.00%;通过全基因测序分析,共检出109种毒力基因和16种耐药基因,毒力基因rmpA、iucA、iroB在hvKP中的携带率分别为41.03%、69.23%、100.00%;检出3种不同亚型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且携带率达到100.00%,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KPC-2)携带率为7.69%;ST1049和ST23为主要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型别,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发育树显示为3个进化分支。结论湖州地区hvKP的检出率较高,通过拉丝试验可筛选出高毒力株,hvKP主要MLST型别为ST1049,检出耐碳青霉烯hvKP,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严伟沈月华查赟峰纪蕾徐德顺
关键词:耐药全基因组测序病原学特征
一种药敏试验接种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卫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敏试验接种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敏试验接种仪,包括有底板、导向架、第一磁铁、升降板、第二磁铁、导向杆、第一对接板、挡块、第一连接杆等,底板上部左右对称连接有导向架,导...
吴晓芳徐德顺张鹏陈莉萍纪蕾严伟朱晓娟卢忠豪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乳腺癌细胞微环境酸化检测被引量:1
2016年
建立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乳腺癌微环境酸化模型和动态检测微环境酸化情况的分析方法。设计了一种多层复合式微流控芯片,将乳腺癌细胞悬液引入含有水凝胶前体的芯片培养室后,在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化形成3D培养支架。芯片通道连续灌流模拟血流供应,并将非电化学的pH检测器引入芯片,通过图像分析得到实时的pH变化。通过观察癌细胞的存活率、增殖率、乳酸水平及pH值,分析微环境的酸化情况,同时与正常细胞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续灌流培养7 d,乳腺癌细胞的存活率保持在90%以上;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芯片上癌细胞微环境的pH值逐渐降低,且灌流速度越低,pH值下降越明显,而正常细胞微环境的pH值无明显变化。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环境酸化检测平台可实时动态检测微环境的pH值,有望成为相关肿瘤研究的有力工具。
严伟徐德顺查赟峰吴晓芳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细胞微环境酸化乳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