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雷雷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9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发作期前闭角型青光眼
- 2016年
- 目的:观察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临床前期及先兆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临床前期及先兆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37眼),患眼眼轴≤22 mm,前房深度≤1.5 mm,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部分前房角粘连者行前房角分离。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7d、1个月、6个月行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检查。结果3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并发症,术后平均眼压(15.98±2.48)mmHg(1 mmHg=0.133 kPa)。17例(45.95%)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1-2行,20例(54.05%)术后视力与术前相同,无视力下降病例。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前房角较术前明显加宽,前房角粘连范围明显减少。结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临床前期及先兆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唐恺于雷雷宋雪玲宋丽娜荣运久
- 关键词: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3年6月我院眼科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29例(29眼)。根据视网膜裂孔大小及位置,玻璃体内注射C3F8气体0.3-0.6ml,视网膜裂子L闭合后行裂孔周围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23例经一次眼内充气后视网膜复位,3例行2次眼内注气后复位,2例改行巩膜扣带术,1例改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充气固定术,最终全组29例视网膜均复位,复位率为100%,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无明显增生改变的上半部视网膜小裂孔的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高,技术要求低,并发症少。
- 唐恺于雷雷宋雪玲宋丽娜荣运久
- 关键词: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