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悦
-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移植后血小板减少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SF)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5例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及移植情况,并从血小板计数正常的424例患者中按照年龄及性别匹配方式选取35名同时期移植患者作为对照,参照移植前SF水平,通过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以及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模型估算生存曲线以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应用ROC曲线验证SF的预测效能。结果: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组与对照组相比,移植前SF水平显著增高(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SF水平为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SF水平可作为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预测指标。SF≥1 000 ng/ml的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患者有较高的死亡风险(P=0.014)。结论:移植前的SF水平与移植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与预后相关,检测SF水平可以为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干预提供指导。
- 缪文静戚嘉乾宋宝全张锐张锐阮长耿吴德沛
-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减少
- 氟达拉滨联合环孢菌素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报道一例
- 一例对 ATG 和环孢菌素 A 治疗无效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患者,我们予以氟达拉滨(30mg/m/d×3d)和环孢菌素 A(3mg/kg/d)联合治疗。患者对此治疗方案耐受且疗效良好。
- 张翔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苗瞄王秀丽金正明仇惠英唐晓文傅铮铮韩悦马骁陈苏宁薛胜利赵晔王荧吴小津
- 文献传递
- CD4+调节性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 CD4调节性 T 细胞(T regulatory,Treg)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 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7月至2006年3月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3例发病...
- 何广胜周玲吴德沛孙爱宁苗瞄王秀丽金正明仇惠英唐晓文傅铮铮韩悦马骁陈苏宁薛胜利赵晔王荧吴小津
- 文献传递
- 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中的应用
- 出血性膀胱炎(H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后常见又严重的并发症,有很多措施用来治疗出血性膀胱炎但是效果不肯定。本研究探测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术在重症HC中的作用,324例HSCT患者中10例迟发性HC患者入组栓塞治...
- 韩悦吴德沛
- 关键词:栓塞
- 文献传递
- 凝血酶受体PAR1与PAR4在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机制
- 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血栓与止血,任何凝血过程都涉及血小板的活化,这是一个复杂的信号级连过程,凝血酶在其中占有核心地位.凝血酶活化血小板主要通过一族G蛋白偶连的蛋白酶活化受到PARs(protease-activat...
- 韩悦
- 关键词:血小板PARS细胞骨架
- 骨髓CD34+干细胞与单核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小血管内皮化的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髓CD34+干细胞与骨髓单核细胞(MNCs)应用于组织工程小血管内皮化的效果,并作比较。方法采集犬骨髓,经免疫磁珠分离出CD34+细胞,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扩增,行细胞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和体外成血管实验鉴定;将培养后的细胞和未经分离的MNCs分别种植于人工小血管支架,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两组组织工程小血管的内皮化。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测定,分离后的细胞中CD34+细胞含量为(78.46±6.37)%。CD34+细胞培养2周后细胞基本铺满培养瓶底面,细胞呈“铺路石”状排列,CD31和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为阳性,体外成血管实验显示6h后CD34+细胞组出现较多毛细血管样网状结构。CD34+细胞组人工血管内膜化面积为(68.4±2.3)%,明显高于MNCs组人工血管内膜化面积(41.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免疫磁珠方法可分离得到高纯度的骨髓CD34+细胞,经体外培养VEGF诱导后可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种植于人工血管内表面,较MNCs组内皮化效果理想。
- 耿纪群谢宗涛蔡铭李刚韩悦游庆军
- 关键词:骨髓CD34+细胞单核细胞人工血管
- 流式细胞仪在血栓与止血研究中的应用
- 流式细胞术(FCM)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能对大量单个细胞进行多参数检测,具有精确、灵敏、客观、例捷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血液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等多学科领域,近年来国外将流式细胞仪(FCM)应用在血小板研究中,国...
- 韩悦
-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血栓血小板无力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糖蛋白类
- 文献传递
- 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凝血相关指标临床研究
- 2007年
- 目的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从以下3方面进行研究:(1)HSCT 期间血管内皮、凝血、抗凝及纤溶相关指标变化的趋势和临床意义。(2)研究上述指标的变化与移植早期并发症的相关性。(3)寻找移植后血栓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1)选择2005年6月到2007年3月在我院血液科进行HSCT的患者95例,连续收集从移植前10 d、3 d、0 d、移植后1、2、3、4、5周共8个时间段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出血浆冷冻待测。(2)
- 卢晓旭韩悦吴德沛孙爱宁常伟荣张威
- 关键词:早期诊断指标早期并发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栓性
- 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60例高危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比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例接受HSCT治疗的高危PTC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0例PTCL患者均为高危组患者(IVI评分≥3分),接受移植时中位年龄31(12~58)岁。包括PTCL非特指型22例、ALK阴性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2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16例。其中接受auto-HSCT的有39例(63.5%),接受allo-HSCT的有21例(36.5%)。移植前40例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8例未缓解(NR)。40例CR患者中10例接受allo-HSCT,30例接受auto-HSCT。20例PR+NR患者中11例接受allo-HSCT,9例接受auto-HSCT。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9(1-96)个月,auto-HSCT和allo-HSCT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和60%(P=0.724)。auto-HSCT和allo-HSCT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2%和61%(P=0.724)。auto-HSCT和allo-HSCT组的5年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22.7%和41.8%(P=0.250)。截至末次随访时间,auto-HSCT中7例患者复发,allo-HSCT组中2例复发,auto-HSCT和allo-HSCT组的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37.2%和10.1%(P=0.298)。结论高危PTCL患者选择auto-HSCT或allo-HSCT治疗长期生存无明显差异,但allo-HSCT组患者移植前多为NR状态,表明对于NR患者,allo-HSCT效果可能较好。
- 王强力黄海雯金正明唐晓文唐晓文傅琤琤仇惠英苗瞄傅琤琤孙爱宁韩悦
- 关键词:淋巴瘤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比较研究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性并发症的研究
- 吴德沛韩悦孙爱宁王荧吴小津马骁唐晓文傅琤琤陈广华符粤文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大多数血液病的甚至有时是唯一的根治手段。然而,一定比例的治疗相关死亡以及移植后复发一直是限制移植技术广泛开展的关键问题。多年来,课题组一直在并发症的处理上进行探索,建立起一套相对安全有效的移植并发症...
- 关键词: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并发症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