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59例下颌磨牙修复患者纳为观察对象。在患牙半切术后采用不同修复方式治疗并随访2年,观察修复成功率、牙周袋深度、根分叉牙槽嵴比。结果单端全冠、单端固定桥、双端固定桥三种修复方式的根分叉牙槽嵴比在修复前、修复后各时间段无明显变化(P>0.05)。单端全冠、单端固定桥和双端固定桥在修复半年、1、2年的牙周袋深度均比修复前变浅(P<0.05)。在修复2年时,单端全冠的牙周袋深度比单端固定桥和双端固定桥深(P<0.05)。在修复1年时,单端全冠、单端固定桥、双端固定桥三种不同修复方式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2年时,单端固定桥、双端固定桥的修复成功率比单端全冠高(P<0.05)。结论在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修复中,单端固定桥和双端固定桥的远期修复成功率较高,修复效果比单端全冠更好,其中双端固定桥的修复设计是最理想、最合理的。
- 李蕙君吴敏黄雪梅
- 关键词:下颌磨牙成功率牙周袋
-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效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评价分析对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前牙扇形移位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4例牙周炎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共计266颗患牙),治疗方式为牙周正畸联合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情况、牙周袋深度和松动度以及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结果:牙周治疗与正畸治疗后牙龈出血指数0分患牙数分别为186颗(69.92%)、190颗(71.43%)与治疗前45颗(16.92%)相比明显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后牙周袋深度≤3 mm占75.94%、牙齿松动度0度占86.09%明显优于牙周治疗前与牙周治疗后的25.56%、48.87%与65.04%、72.9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后患者牙槽骨吸收根长1/2的占10.53%与牙周治疗前患者牙槽骨吸收根长1/2占18.80%相比明显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前牙扇形移位的作用效果显著,既能控制炎症还能缓解牙合创伤带来的不良影响,利于患者的牙周恢复。
- 李蕙君
-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治疗正畸治疗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牙周炎呈正相关:一项前瞻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水平、性激素水平和代谢相关指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牙周炎之间相互作用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招募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健康受试者20例和PCOS患者40例。分别在首次入组时、入组后3月和6月进行全口牙周检查、问卷信息采集以及血清和唾液样本收集。通过全口牙周检查获得全口菌斑积分(FMPS)、探诊时牙龈出血率(BOP)、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PD≥4mm、PD≥6mm的位点率以及CAL数值在1~2mm和3~4mm占全口牙中的位点率等牙周参数。通过信息采集获得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血清总睾酮(T)、血清催乳素(PRL)、孕酮(P)和雌二醇(E2)等数值。检测血清和唾液样本中的白介素6(IL-6)、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这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根据牙周检查情况把受试者分为非牙周炎非PCOS受试者(A)组(n=15)、非牙周炎PCOS受试者(B)组(n=28)、牙周炎非PCOS受试者(C)组(n=5)和患有牙周炎的PCOS受试者(D)组(n=12)。通过组间差异性分析、广义估计方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这些指标与牙周炎和PCOS的关系。结果LH/FSH的比值在B组和D组均高于A组(P<0.05),D组明显高于C组(P<0.05)。B组的血清MMP-8水平高于A组(P<0.05)。而C组和D组的唾液MMP-8水平都明显高于A组(P<0.05),D组也明显高于B组(P<0.05)。PD、BOP、PD≥4mm位点率和CAL在1~2mm的位点率在C组和D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5)和B组(P<0.05)。入组6个月后的唾液MMP-8、LH、LH/FSH、血清和唾液的IL-6、PD、PD≥4mm和CAL=1~2mm的位点率与首次入组时水平相比均呈上升趋势(OR值>1,P<0.05)。在随访期间,非PCOS组(A+C)和PCOS组(B+D)相比,血清IL-6水平有统计学差异;血清IL-6、唾液MMP-8、PD、BOP、PD≥4mm的位点率和CAL在1~2mm的位点率在非牙周炎组(A+B)与有牙周炎组(C+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所有受试者的�
- 胡当立张锋李蕙君许小艺文萍郑峥姚吉龙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牙周炎性激素细胞因子
- 牙周基础治疗与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与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该科治疗的前牙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患者36例,所有患者的修复体均未被拆除,而是先行牙周基础治疗,必要时再采取冠延长术,并采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漱口,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及牙齿松动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牙齿松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复体未被拆除的情况下,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病症状,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但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蕙君吴敏
- 关键词:牙周病牙周基础治疗冠延长术
- 一种吸唾装置及包括其的吸唾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唾装置,包括吸唾管、橡胶管以及前置过滤器,吸唾管包括可弯曲金属导管以及外护套;吸唾管的一端具有螺线状部分,吸唾管的另一端连接橡胶管的一端;吸唾管的螺线状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吸唾管具有折弯段;...
- 李蕙君张锋吴敏 杨秀巧
- 380名妊娠期妇女牙周状况的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的牙周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43岁、10~35孕周的健康妊娠期妇女380名,进行问卷调查及临床牙周检查,对比分析不同年龄、孕周、学历对牙周状况的影响。结果:妊娠期牙周病患病率为87. 1%;孕早(10~15周)、孕中(16~27周)、孕晚期(28~35周)的牙周探诊(PD)深度(mm)分别为2. 48±0. 54、2. 60±0. 54、2. 71±0. 48(P <0. 05); PD≥4 mm的位点为2个的患者百分比分别为76. 5%、84. 1%和93. 5%(P <0. 05);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在孕周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5); 20~27岁、28~35岁和36~43岁组患者的PD分别为2. 39±0. 51、2. 61±0. 53和2. 62±0. 56(P <0. 05)。年龄与GI和PD呈正相关(P <0. 05),与BI无相关性(P> 0. 05);孕周与PD呈正相关(P <0. 05),与GI和BI无相关性(P> 0. 05)。结论:妊娠期妇女牙周病患病率高,且随着妊娠妇女年龄及孕周的增大,牙周炎症状况加重。
- 杨秀巧叶婵娟吴敏李蕙君朱素君陈少武郝颖
- 关键词:妊娠牙周指数牙周炎症
- 一种儿童刷牙的引导方法及相关产品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儿童刷牙的引导方法及相关产品,该方法包括:接收与第一电动牙刷连接的第二电动牙刷发送的参考清洁位置,该参考清洁位置为第二电动牙刷的实时清洁位置;检测第一电动牙刷的当前清洁位置是否与参考清洁位置匹配;如...
- 杨秀巧文萍张锋李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