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青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丹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出血
  • 2篇注射液
  • 2篇腺炎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化道
  • 1篇雪莲注射液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性因子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胰腺功能
  • 1篇胰腺炎患者
  • 1篇治疗胃溃疡
  • 1篇治疗效果评价
  • 1篇实验性胰腺炎
  • 1篇曲张

机构

  • 5篇丹阳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缪青
  • 2篇吴孟杰
  • 1篇薛祥龙
  • 1篇王小红
  • 1篇王春蓉
  • 1篇庄勋
  • 1篇马文元

传媒

  • 3篇全科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雪莲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实验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研究雪莲注射液对大鼠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 80只健康远交系SD大鼠分为SAP 3 h、48 h组、雪莲处理3h、48 h组、乌司他丁对照3h、48 h组、假手术3h、48 h组,每组10只.造模后SAP组常规饲养,其他3组分别予雪莲注射液(1.04 mL/kg)腹腔注射、乌司他丁10 000 U/L尾静脉注射、0.9% NaCl溶液股静脉穿刺注射,均为每12 h注射1次.分别在术后第3小时、48小时采集大鼠血液、胰腺组织标本.观察各组死亡率、血清淀粉酶水平和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10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胰腺组织丙二醛含量,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TNF-α mRNA、IL-6 mRNA和IL-10 mRNA含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胰腺组织NF-κB p65活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组间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SD)法.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雪莲处理48 h组、SAP 48 h组和乌司他丁48 h组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雪莲处理48 h组胰腺组织的病理组织学评分(8.13±0.64)、血清淀粉酶水平[(2 597.0±214.0)U/L]、TNF-α[(254.4±11.6) ng/L]、IL-6水平[(441.4±14.6) ng/L]、胰腺组织丙二醛含量[(311.0±10.6) mmol/L]、TNF-a mRNA表达水平(2.04±0.08)、IL-6mRNA表达水平(1.77±0.04)、NF-κB p65活性[(25.90±2.90)%]均比SAP组48 h[分别为11.40±0.89、(4 780.0±101.0) U/L、(396.0±7.4) ng/L、(664.4±7.6) ng/L、(418.0±10.6) mmol/L、2.94±0.03、2.63±0.08、(51.60±5.27)%]显著降低(F=235.07、441.63、489.40、2 465.00、196.65、477.89、562.79、131.70,P均<0.01),而血清IL-10水平[(133.5±6.9) ng/L比(95.1±5.2) ng/L]和胰腺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1.38±0.06比0.85±0.03)则显著升高(F=560.18、570.04,P均<0.01);但与乌司他丁48 h组相比[7.56±0.88、(2 607.0±239.0) U/L、(252.2±9.2) ng/L、�
王小红吴孟杰马文元魏荣龙缪青庄勋薛祥龙
关键词:雪莲注射液乌司他丁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消化内镜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3月1日~2019年4月1日6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动态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予以观察组消化内镜治疗。观察两组止血、肠鸣音恢复、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9±0.25)d、(2.38±0.25)d、(6.73±0.45)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3.0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转采取消化内镜治疗,效果较佳。
缪青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
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经过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未有病情复发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奥美拉唑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为显著且无病情复发的情况。
缪青
关键词:奥美拉唑注射液
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患者(CP)胰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4月CP患者60例作为CP组及健康人60例作为HC组,收集血液及粪便样本,测定粪便菌群结构,分析菌群微生态结构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之间相关性。结果:CP组215个OUT,HC组1178个OUT,CP组肠道微生物均匀度及丰度低于HC组;CP组与HC组相比,参数Shannon、Chaol、PD、Sobs明显降低,Simpson明显升高(P<0.05),PCA、PcoA分析得出CP组微生物构成与HC组明显不同;CP组肠道微生物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属、变形菌门,HC组肠道微生物主要为粪杆菌属、厚壁菌门,2组肠道微生物组成明显不同;HC组IL-6、MCP-1、IL-8以及TNF-α水平与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韦荣氏球菌属、拟杆菌属以及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等病原菌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属、粪杆菌属、巨单胞菌属等肠道益生菌呈负相关;E1正常组与E1偏低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1水平与g_Lachnoclostridium和双歧杆菌属丰度呈正相关。结论:CP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环境紊乱情况,肠道微生物与机体炎症状态存在密切联系,认为可将肠道菌群检测作为CP诊断参考指标。
王春蓉吴孟杰缪青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肠道微生物炎性因子胰腺功能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选取2018年1月22日~2019年2月22日来我院就诊的患者,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选择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选择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8.00%、止血时间:(21.54±10.25)h、住院时间:(5.12±1.22)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
缪青
关键词:奥曲肽泮托拉唑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