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力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口腔
  • 1篇舌鳞癌
  • 1篇舌鳞癌细胞
  • 1篇实验教学
  • 1篇体外寻靶实验
  • 1篇肿瘤
  • 1篇颌面
  • 1篇颌面外科
  • 1篇外科
  • 1篇微泡
  • 1篇细胞
  • 1篇鳞癌
  • 1篇鳞癌细胞
  • 1篇口腔癌
  • 1篇口腔肿瘤
  • 1篇口腔颌
  • 1篇口腔颌面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基因
  • 1篇教学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何力
  • 2篇邱丽华
  • 1篇吴小红
  • 1篇曾峥
  • 1篇王璐
  • 1篇李攀
  • 1篇高志
  • 1篇李勇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PV16E6和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HPV16E6和抑癌基因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9例口腔癌、88例口腔癌癌前病变和49例癌周正常组织标本中HPV16E6和p53的表达,统计口腔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HPV16E6和p5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口腔癌组织、口腔癌癌前病变组织和口腔癌癌周正常组织中HPV16E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9%(119/149)、38.6%(34/88)和2.0%(1/49),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2%(36/149)、55.7%(49/88)和91.8%(45/49)。随着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加,HPV16E6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而p53阳性表达率却明显减少(P<0.05)。结论 HPV16E6蛋白的表达升高和p53蛋白的表达降低可能会导致口腔癌的发生和发展。检测患者口腔癌组织中HPV16E6和p53的表达可用于评定口腔癌的恶性程度。
龙小佳何力王璐邱丽华吴小红
关键词:口腔癌HPV16E6P53
TATp和CXCR4修饰的载VP3基因超声微泡制备及体外寻靶实验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制备一种载VP3基因、反式激活转录激活肽(TATp)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同时修饰的新型载基因高分子靶向超声造影剂,表征其性质。方法采用W/O/W双乳化法制备载基因超声微泡。并通过硫醚键将SDF-1与TATp共价连接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泡的表面,制备成靶向载基因超声微泡。Malvern测量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及表面电位,流式细胞仪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ATp、SDF-1在高分子微泡表面的连接状况,酶切反应实验鉴定其对DNA的保护性,光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初步评估其体外寻靶能力,超声考察体外成像。结果靶向载基因超声微泡呈规则球形。粒径为(536.00±16.55)nm,分布集中,表面电位为(-0.08±0.08)mV。平均载药量为0.62%,平均包封率为36.13%。对DNA保护作用持续60min,未见损坏。TATp、SDF-1同时加载于PLGA微泡表面的连接率为69.84%。体外寻靶实验显示,靶向微泡较多地稳定簇聚在舌癌SCC-15细胞膜上,连接率为91.44%。而非靶向微泡较少结合,连接率为12.96%。体外超声显像呈细小点状、均匀高回声。结论成功制备出TATp-SDF-1-VP3-PEG-PLGA微泡,其能在体外高效靶向结合舌鳞癌SCC-15细胞,且短时间穿过细胞膜。体外成像效果较好。
曾峥邱丽华高志李攀何力易品诗
关键词:超声微泡分子成像
口腔多学科整合模式在口腔肿瘤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目的:探讨口腔多学科整合模式在口腔肿瘤实验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18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79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9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多学科整合模式和传统教学...
李娟何力李勇高翔黄弘付钢辜向东赵洪伟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肿瘤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