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薇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建筑
  • 6篇近代建筑
  • 5篇中国近代建筑
  • 5篇中国近代建筑...
  • 5篇教育
  • 5篇近代建筑史
  • 5篇建筑史
  • 4篇教育史
  • 4篇法国建筑
  • 3篇教会
  • 2篇建筑实践
  • 2篇教会建筑
  • 1篇大学建筑
  • 1篇学科
  • 1篇学历
  • 1篇学人
  • 1篇学研产
  • 1篇援建
  • 1篇职业身份
  • 1篇中国建筑

机构

  • 12篇深圳大学
  • 5篇广州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12篇罗薇
  • 1篇罗薇
  • 1篇钟中
  • 1篇钟波涛
  • 1篇吕海平
  • 1篇钟中

传媒

  • 6篇建筑师
  • 1篇世界建筑
  • 1篇新建筑
  • 1篇南方建筑
  • 1篇中国建筑教育
  • 1篇建筑史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乘时代东风,成有用之才——深圳大学建筑学人综述被引量:1
2023年
1983年,深圳大学作为经济特区成立的第一所大学,建筑系由清华大学师生援建,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大学建筑学科形成了高起点、宽视野、强实践、快发展的特征。如今已初步构建"三位一体"人居环境科学框架下的专业群,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大建筑学人不负众望,在改革浪潮中勇毅前行,树立起努力、实干、创新的群体印象。
钟波涛钟中钟中
关键词:办学历史
比利时传教士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践--和柏的教会建筑
比利时圣母圣心会(C.I.C.M.)自1865年进入中国,在中国长城以北地区活动频繁,时间长达90年(1865-1955年).在此过程中修建了大量的教会建筑来满足他们的传教活动需要,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座教堂在中国内战...
罗薇
关键词:教会建筑
权威之下何以创新--职业视角下的巴黎美术学院(二):制度机制与改革
2024年
本文以关键历史节点为框架,从皇家建筑学院时期到当今的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梳理了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历史;通过建筑师职业视角,观察在历史上的法国社会、建筑教育领域与学校内部反映出的,可以容纳创新的灵活性;重新审视了学院派与现代建筑运动构成的二元范式;并分析了曾在巴黎美院体系院校中学习的我国近代建筑师各自的特点。
魏筱丽罗薇
关键词:中国近代建筑史
权威之下何以创新——职业视角下的巴黎美术学院(一):从职业触发被引量:2
2024年
本文以关键历史节点为框架,从皇家建筑学院时期到当今的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梳理了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历史;通过建筑师职业视角,观察在历史上的法国社会、建筑教育领域与学校内部反映出的,可以容纳创新的灵活性;重新审视了学院派与现代建筑运动构成的二元范式;并分析了曾在巴黎美术学院体系院校中学习的我国近代建筑师各自的特点。
魏筱丽罗薇
关键词:中国近代建筑史
历史浪潮中的扁舟——华侨建筑工程师陈其芬被引量:1
2023年
陈其芬与梁思成同年出生,与华揽洪同校,却经历了与他们极为不同的人生。作为广东华侨的儿子和建筑工程师,陈其芬生活在硝烟纷飞的二战时期和紧张复杂的冷战时期。虽然大部分的职业生涯都是在越南和柬埔寨度过,但他始终坚持爱国理想,参与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共建筑建设。他在柬埔寨王国与旺莫万利的合作可谓新中国时期外交政策与华侨史上的一段佳话。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显得甚为渺小,但陈其芬的经历却可引发出多条发人探索与思考的宏观历史线索。
魏筱丽罗薇
关键词:中国近代建筑史华侨史
塞北天主教圣地西湾子主教座堂建堂始末
2019年
通过广泛收集档案及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采访等方式,获取西湾子两代主教座堂详尽的第一手资料,阐释了西湾子第一代主教座堂“L”型布局的成因;采用档案复原建筑平面的方法,对现已不存的新主教座堂形制进行剖析,揭示了新主教座堂成为塞北教会旗帜的原因。通过对两代教堂建筑形制的比较,目的是理清教会在华发展的初期及中期两个重要时段的发展特征,反映西方教会建筑从萌芽到巅峰时期,从被动本地化到西化的发展过程。
罗薇吕海平
呼和浩特近代教会建筑研究
2020年
呼和浩特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上便是多种宗教文化交汇之处。1865年比利时圣母圣心会(C.I.C.M.)~②来到中国,主要在长城以北地区传教,在华活动时间长达90年(1865—1955年)。西式风格建筑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于近代开始大量出现于内蒙古各处,尤以呼和浩特为最多,规模最大。本文将讨论该修会在呼和浩特建造的教会建筑,主要建筑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的伊斯兰街区,其自身独特的西式风格,与一街之隔的呼和浩特大清真寺形成特殊的城市空间。
罗薇
关键词:圣母圣心会近代建筑西式建筑中式建筑
和羹柏的中国建筑生涯被引量:4
2016年
比利时圣母圣心会(C.I.C.M)成立于1862年,1865年起活动于中国长城以北地区,时间长达90年(1865—1955年)。在此期间修建了大量教会建筑来满足他们的传教活动需要,然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座教堂在中国内战(1945—1949年)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中幸免于难并存留至今。重点讨论了圣母圣心会的传教士建筑师——和羹柏神父,他出身建筑世家,将比利时的圣路加建筑风格引入中国,设计了大量的教会建筑,功绩卓越却鲜为人知。介绍了和羹柏在中国的几处建筑实践。
罗薇
关键词:教会建筑
权威之下何以创新--职业视角下的巴黎美术学院(三)职业身份与实践
2024年
本文以关键历史节点为框架,从皇家建筑学院时期到当今的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梳理了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历史;通过建筑师职业视角,观察在历史上的法国社会、建筑教育领域与学校内部反映出的,可以容纳创新的灵活性;重新审视了学院派与现代建筑运动构成的二元范式;并分析了曾在巴黎美术学院体系院校中学习的我国近代建筑师各自的特点。
魏筱丽周琴罗薇
关键词: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课程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通过两年的课堂教学,发现现有教学体系中的问题和难点,加之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希望通过对现有中、外建筑史双线平行式教学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中外历史上伴随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华夏文化与其他地域的民族和国家不断发生交流与融合,建筑作为文明的物质载体之一,见证了这些变化。因此,可结合中外建筑理出一条人类建筑文明发展的主轴线,并选择其中的重要节点进行阐释,帮助学生建立全局观,提高专业素养。
罗薇
关键词:课程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