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桄溥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动脉
  • 10篇旁路移植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动脉旁路
  • 9篇动脉旁路移植
  • 9篇冠状动脉旁路
  • 9篇冠状动脉旁路...
  • 8篇移植术
  • 8篇旁路移植术
  • 7篇动脉旁路移植...
  • 7篇冠状动脉旁路...
  • 5篇非体外
  • 4篇血管
  • 4篇体外循环
  • 4篇外循环
  • 4篇非体外循环
  • 3篇血流
  • 2篇岛状
  • 2篇动脉弓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6篇范桄溥
  • 10篇陈彧
  • 7篇赵舟
  • 7篇刘刚
  • 7篇陈生龙
  • 6篇韩增强
  • 4篇孙文强
  • 3篇廉波
  • 3篇高卿
  • 2篇王卉
  • 2篇杨威
  • 2篇丁璐
  • 2篇陈彧
  • 2篇张犁雪
  • 2篇刘晶
  • 1篇董穗欣
  • 1篇刘有军
  • 1篇姜娟
  • 1篇高俊雪
  • 1篇凌云鹏

传媒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中心233例75岁以上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的生存分析
张国栋陈彧范桄溥
一种岛状人工血管
本发明涉及人工血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岛状人工血管,包括主动脉血管主体,所述主动脉血管主体为弓形,所述主动脉血管主体包括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与人体升主动脉连接,所述远端与人体降主动脉连接;所述主动脉血管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史艺范桄溥孙晓刚刘雁翔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血浆预测因子: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术前血浆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0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择期单纯CABG的患者148人,采集患者术前24 h内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1、IL-6、TNF-α、Hcy、ET-1的含量,其中术后新发房颤患者39人,以术后是否新发房颤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38人。将匹配后两组患者的5个指标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则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然后将各指标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术前各指标血浆水平与术后新发房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1∶1倾向性匹配后,两组均衡可比,匹配后房颤组的IL-1、IL-6、TNF-α、Hcy血浆水平均大于非房颤组[(0.867±0.589)ng/L vs.(0.742±0.262)ng/L,21.55(6.50,209.90)ng/L vs.17.95(3.60,86.70)ng/L,20.30(5.70,361.00)ng/L vs.21.50(7.50,251.80)ng/L,(0.29±0.11)μmol/L vs.(0.27±0.09)μmol/L],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5,P=0.891,P=0.817,P=0.285),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上述4个变量均不是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因子。倾向性匹配后,房颤组和非房颤组的ET-1分别为(25.80±6.20)ng/L、(29.10±8.54)ng/L,患者术前较低的血浆ET-1水平与CABG术后新发房颤有统计学相关性(P=0.003),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术前血浆ET-1水平与CABG术后新发房颤有相关性(P=0.039,调整后OR=0.637,95%CI:0.415~0.977)。结论:CABG术后新发房颤患者的术前血浆IL-1、IL-6、TNF-α及Hcy的水平均高于术后无房颤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血浆低ET-1水平与CABG术后新发房颤有关。
许昊张国栋范桄溥陈彧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分流术心房颤动
基于MMP7/mTORC1信号通路探讨小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机制
2022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在具有C57BL/6J遗传背景的MMP7敲除(MMP7-KO)小鼠和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中诱导脓毒症。采用外源性MMP7重组蛋白对MMP7-KO小鼠进行预处理。通过脂多糖(LPS)刺激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8建立体外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MP7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表达。HE和TUNEL染色评估小鼠的肾损伤。Hoechst 33342染色评估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在CLP后6 h肾脏组织中MMP7蛋白表达降低,这种降低趋势持续到48 h。MMP7-KO的CLP组小鼠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和TUNEL阳性肾小管细胞显著高于WT的CLP组(P<0.01)。MMP7重组蛋白孵育可很大程度上降低LPS诱导的HKC-8细胞凋亡。LPS诱导了HKC-8细胞的mTORC1表达,而MMP7可以抑制mTORC1表达。MMP7能够明显促进mTORC1降解,产生分子量为18 kD的较小片段。此外,MMP抑制剂II(一种MMP7选择性抑制剂)抑制了MMP7介导的mTORC1降解。接受外源性MMP7的MMP7-KO小鼠CLP后24 h的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TUNEL阳性肾小管细胞和mTORC1蛋白表达均较载体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脓毒症时,小鼠肾脏MMP7的表达降低。外源性MMP7可通过降解mTORC1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丁璐柳红英王卉范桄溥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7
微创左侧胸壁切口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降支平行侧侧吻合方式的尝试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初步探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在前降支(LAD)靶血管上实施平行侧侧吻合的可行性和近期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2月于我院心外科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CABG手术LAD实施侧侧吻合患者共计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平均移植(2.07±0.26)支。全部患者均采用原位左侧乳内动脉(LIMA)与桡动脉(RA)或大隐静脉(SVG)构成复合桥,并依次完成至前降支靶血管的侧侧吻合以及其他靶血管序贯吻合。通过对术中瞬时血流参数、围术期心肌酶水平以及术后1周冠脉CTA结果观察LAD侧侧吻合的围术期临床表现。结果:所有29例患者均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对28例LIMA-LAD桥血管进行了瞬时流量仪测量,桥流量为(26.29±14.60)mL/min[对照组(29.72±20.93)mL/min,P=0.431]、搏动指数为2.93±1.02(对照组2.64±1.01,P=0.166)以及舒张期血供比例为71.21±10.09(对照组74.04±7.09,P=0.190),与对照组端侧吻合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1例患者未实施术中瞬时血流参数测定,但术后1周冠脉CTA显示复合桥血管通畅。本次研究中3例(10.3%)患者(6支桥)因各种原因未行术后1周冠脉CTA检查。其余26例冠脉CTA共发现桥血管闭塞2支,分别是1例为乳内动脉桥和SVG组成的复合桥第2站钝缘支吻合口闭塞,另1例为乳内动脉与RA组成的复合桥第2站后降支吻合口闭塞,桥血管闭塞率为3.77%;2例患者复合桥中第2站桥血管(RA-PDA)和第2、3站桥血管(RA-PL-PDA)显影略浅淡,但吻合口显示通畅,考虑存在“线样征”可能;1例患者复合桥第1站与第2站吻合口间桥血管显影浅淡,但与第1站和第2站吻合口位置显影良好,且断层观察显影良好,考虑与冠脉CTA成像相关。围术期心肌酶高于正常肌酸激酶同工酶界值10倍以上2例,即为上述出现桥血管闭塞人群(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10)。29例患者�
赵舟韩增强范桄溥王璇廉波陈彧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侧侧吻合微创
基于术前CTA构建的计算机仿真模型探究收缩期异常尖波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桥血管流量及近中期通畅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使用基于冠状动脉(冠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构建的冠脉旁路移植(CABG)流体仿真模型,通过无创手段获得患者CABG术后桥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术中实际测量瞬时桥流量参数进行对比,探讨异常尖波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心外科实施首次单纯非体外循环下CABG患者21例。术前完善冠脉CTA检查,术中移植后通过即时血流测量仪(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TTFM)完成桥血流测定并记录数据。对术前冠脉CTA资料进行计算机仿真处理,构建个体化模型,计算各个靶血管位点流体力学参数,并与实际手术方案桥流量进行对比。术后1周全部患者出院前完成冠脉CTA复查,术后1年完成冠脉CTA患者16例(76.2%),术后两年完成冠脉CTA复查患者9例(42.9%),术后3年完成冠脉CTA复查患者5例(23.8%)。结果:共11例患者13支桥血管存在异常尖波。通过计算机仿真模型模拟的桥血管流量与术中TTFM实测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58±26.52)mL/min vs(26.66±20.94)mL/min,P=0.160]。按照有无异常尖波分组,异常尖波组中模拟流量明显高于实测流量[(17.91±15.58)mL/min vs(40.68±33.00)mL/min,P=0.006]。异常尖波组术后冠脉CT提示桥血管狭窄甚至闭塞5例(38.46%),非尖波组存在狭窄3例(6.81%),两组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TTFM中收缩早期的异常尖波很可能是一种非正常血流波形,可能对桥流量存在影响,并会加剧桥血流震荡,降低远期通畅率。
姜娟韩增强刘有军毛伯龑范桄溥陈彧赵舟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计算机仿真
原位双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移植血管血流变化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使用原位双侧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观察围手术期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血流参数变化趋势,对比两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血流参数,初步探讨双侧旁路移植血管流量特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心外科实施原位双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7例,其中男50例,女7例;年龄29~77岁,平均(57.8±10.1)岁。患者术前均行经胸乳内动脉超声检查,术中使用TTFM测量并记录旁路移植血管血流量和搏动指数等相关参数,并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术前左、右两侧乳内动脉的平均直径和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侧乳内动脉血流量更高(P=0.026)。术中左、右两侧动脉旁路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和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侧移植血管舒张期血供比例更高(P=0.022)与术前乳内动脉自身流量相比,术中左、右两侧移植血管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提升(P<0.001),搏动指数也较术前更优(P<0.001)。结论实施双侧乳内动脉CABG手术的患者,与术前乳内动脉自身血流相比,术中左、右两侧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血流量均有明显改善,搏动指数更优。术中靶血管位点存在不同,但两侧旁路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和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赵舟张犁雪张国栋张显贵王璇高俊雪范桄溥廉波刘晶刘刚陈生龙陈彧
关键词: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30天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30 d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9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29例AMI合并VSR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共有24例(82.8%)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修补VSR,其中18例(75%)患者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比生存组与死亡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30 d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未接受手术的患者VSR发生后30 d内病死率显著高于接受手术的患者(100%∶33.3%,P=0.011)。死亡组患者AMI后至VSR出现的时间更短[(2.43±1.72) d∶(6.79±5.77) d,P=0.019],急诊手术比例更高(8.3%∶58.3%,P=0.027);而生存组患者同期行CABG的比例更高(93.8%∶37.5%,P=0.007),且CABG是手术患者围术期预后的独立性保护因素(OR 0.58,95%CI 0.005~0.721,P=0.027)。结论:在修补AMI后VSR的同时,实施CABG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围术期预后,应尽可能地根据术前造影结果实现完全的血运重建治疗。
张显贵赵舟高卿范桄溥张国栋陈彧刘刚陈生龙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75岁以上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事件对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75岁高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生存情况及围术期事件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1至2012-1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单纯OPCAB且年龄>75岁的患者233例,男性173例(74.25%),平均年龄(77.1±2.3)岁。研究影响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时按围手术期是否发生死亡分为围术期死亡组(n=15)和生存组(n=218)。研究影响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时将生存组218例患者,根据随访时是否发生死亡分为随访死亡者(n=97)和随访生存者(n=121)。收集围术期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定义终点事件为围术期死亡及随访期间全因死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数据,对随访患者采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术期死亡15例(6.44%),随访218例,随访时间1~182(92.84±45.52)个月。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心律失常(OR=6.767,P=0.002)、术中及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OR=4.292,P=0.040;OR=19.455,P<0.001)、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OR=1.500,P=0.001)、呼吸机辅助时间(OR=1.004,P=0.002)、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OR=30.000,P<0.001)、二次开胸(OR=26.750,P<0.001)、术后脑卒中(OR=5.889,P=0.041)是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121例随访生存者术后1、3、5、8、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99%、87.55%、85.31%、68.93%,56.7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随访死亡者与随访生存者比较,男性比例、术前心律失常和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病的患者比例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HR=4.387,95%CI:1.876~10.259,P<0.010)是影响中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75岁的高龄患者行OPCAB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及中远期生存。术前心律失常、术中及术后应用IABP辅助、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
张国栋陈彧范桄溥高卿董穗欣刘刚陈生龙孙文强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高龄
桡动脉桥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桡动脉桥的不同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使用桡动脉桥行CABG的9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2例(92.9%),平均年龄(57.2±8.7)岁。按桡动脉桥近端吻合部位不同分为升主动脉组(n=79,吻合在升主动脉)和复合桥组(n=20,吻合在其他桥血管上)。应用瞬时流量测定技术测量桥血流各项参数,围术期及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价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部患者无围术期死亡。与升主动脉组比,复合桥组行微创CABG比例更高,桡动脉桥平均血流量更高(P均<0.05)。围术期冠状动脉CTA显示桡动脉桥失败24例(24.2%);与升主动脉组比,复合桥组桡动脉桥失败率更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vs.10.0%,P=0.096)。术后1年桡动脉桥失败改善至16例(16.1%)。与桡动脉桥通畅患者比,围术期桡动脉桥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平均血流量较低(P均<0.05);术后1年桡动脉桥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远端吻合在右冠状动脉患者占比较高(P均<0.05)。结论:桡动脉桥近端吻合在升主动脉或其他桥血管上并不影响其围术期通畅性。围术期失败的桡动脉桥术后1年有再通现象。术后1年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远端吻合在右冠状动脉患者占比较高。
韩增强范桄溥赵舟史艺陈彧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