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龙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根冠
  • 2篇根冠比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生物量
  • 1篇水稻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作物
  • 1篇物量
  • 1篇净初级生产力
  • 1篇根生物量
  • 1篇NPP
  • 1篇PRIMAR...
  • 1篇PRODUC...
  • 1篇初级生产力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王轶虹
  • 2篇史学正
  • 2篇于东升
  • 2篇王美艳
  • 2篇陈龙
  • 1篇徐胜祥
  • 1篇赵永存
  • 1篇宋正姗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水稻叶面积指数的根生物量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准确预测作物根生物量对评价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余江县为研究区,以2012年晚稻季抛秧的黄花粘水稻为研究对象,基于26个监测点的水稻生育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和完熟期)叶面积指数(LAI)以及完熟期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数据,分析了LAI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比较了利用LAI直接预测根生物量和利用根冠比法预测根生物量的优劣,最终建立了基于多生育期LAI的水稻根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灌浆期LAI与根生物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75;利用LAI直接预测根生物量精度高于根冠比法;利用单一生育期LAI预测根生物量的精度较低;多生育期LAI能显著提高根生物量预测精度,其中基于抽穗期、灌浆期和完熟期LAI组合的根生物量预测模型最优。综上所述,本研究区抛秧的黄花粘水稻的根生物量可以通过LAI快速、准确地预测。
陈龙史学正徐胜祥于东升王轶虹宋正姗王美艳
关键词:水稻叶面积指数根生物量根冠比
2010年中国农作物净初级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17
2016年
采用2011—2012年全国实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6种作物的生物量获得的干燥系数(DC)、收获指数(HI)和根冠比(R/S),结合2010年以县为单位的农业统计数据估算了2010年中国农作物产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2010年中国农作物产生的NPP为596 Tg C,其中地上NPP为517 Tg C,地下NPP为80 Tg C。NPP空间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松嫩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南的四川盆地和华南的珠江流域。单位面积农作物产生的NPP介于9—2094g C m^(-2)a^(-1)之间,平均密度为519 g C m^(-2)a^(-1)。NPP密度(NPPD)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以及内陆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9个农业区中,黄淮海区农作物产生的NPP最多,东北区NPPD最高,青藏区农作物NPPD最低,产生的NPP也最少。作物种植面积能解释98%农业区之间NPP差异。通过对每个区域内县域NPPD与气候因子和化肥因子做相关分析,发现化肥施用量、日照时数、气温和降水均对NPPD的空间分异有影响,但是9个区域的主导因素不同。
王轶虹王美艳史学正陈龙赵永存于东升
关键词:农作物PRIMARY根冠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