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科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源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表超声在老年原发性胃癌分期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体表超声在老年原发性胃癌中的分期诊断价值及术前评价效果,为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经胃镜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胃癌的老年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术前分别采用体表超声和内镜超声进行检测,并与手术病理组织学检验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体表超声与内镜超声在胃癌浸润深度T分期检验的准确率分别为67.6%和69.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体表超声与内镜超声T1准确率分别为54.5%和68.1%、T2准确率分别为52.4%和57.1%、T3准确率分别为77.1%和80.0%、T4准确率分别为86.4%和72.7%,内镜超声T1准确率显著高于体表超声(P<0.05),体表超声T4准确率显著高于内镜超声(P<0.05),但体表超声与内镜超声在T2、T3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表超声与内镜超声在胃癌术前N分期检验的准确率分别为82.2%和48.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体表超声与内镜超声N0准确率分别为72.0%和92.0%、N1准确率分别为80.0%和48.0%、N2准确率分别为86.7%和30.0%、N3准确率分别为90.0%和25.0%,体表超声在N1、N2、N3分期的准确率均高于内镜超声(P<0.05),但内镜超声N0分期准确率显著高于体表超声(P<0.05);体表超声与内镜超声在胃癌术前M分期检验的准确率分别为90.0%和29.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体表超声与内镜超声M0准确率分别为100.0%和28.3%、M1准确率分别为80.0%和30.0%,体表超声M0、M1分期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内镜超声(P<0.05)。结论体表超声和内镜超声在原发性胃癌中均有较好的分期诊断价值,但体表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内镜超声,具有操作便捷且经济实惠的优势,并且能够反复使用,患者对其接受度较高,在术前胃癌分期诊断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 连心晋娟王攀科徐胜东李卫强
- 关键词:体表超声原发性胃癌术前评价
- 腹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112例患儿中,正确诊断109例,占97.32%;3例误诊,占2.68%;对照组112例患儿中,正确诊断98例,占87.50%;14例误诊,占12.50%。观察组患儿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腹部超声可以有效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从而为手术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王攀科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小儿腹部超声
- 慢性腹痛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检测及临床意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与分析慢性腹痛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32例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来本院体检的78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2组儿童均予以高频超声检查,比较2组儿童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儿童淋巴结纵径、淋巴结横径均大于对照组儿童(P<0.05)。观察组超声图像表现以数量多发、分别密集型、血流点条状明显,位于右下腹及脐周多见。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有助于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攀科
- 关键词:儿童
- 旋转进针法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小结节细针抽吸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旋转进针法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小结节细针抽吸活检(US-FNA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济源市人民医院的80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US-FNAB检查,以常规进针法检查的40例(48个结节)为对照组,以旋转进针法检查的40例(50个结节)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穿刺诊断结果,统计两组并发症(出血、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50个结节中经US-FNAB诊断恶性11个、可疑恶性39个,对照组48个结节中经US-FNAB诊断恶性9个、可疑恶性33个、无诊断结节6个。观察组无诊断结节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2.50%(6/48),诊断准确率为100.00%(50/50),高于对照组的87.50%(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均未出现出血、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结论US-FNAB检查中采用旋转进针法,可有效提高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且未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
- 连心牛媛媛卢宾宾王攀科周竞奇丁媛媛闫薇晋娟
- 关键词:超声细针抽吸活检
- ARFI与CEUS联合高分辨率超声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 2018年
- 目的研究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与对比增强超声造影(CEUS)联合高分辨率超声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法或高分辨率超声法联合ARFI及CEUS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以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高分辨率超声法及其联合ARFI、CEUS法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活检结果确定良性结节85例,恶性结节35例。单独高分辨率超声法检测出良性结节65例,高分辨率超声联合ARFI、CEUS诊断出良性结节83例。高分辨率超声联合ARFI、CEUS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特异性为82. 86%(29/35),单独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的特异性为88. 57%(3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分辨率超声联合ARFI、CEUS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灵敏性为97. 65%(83. 85),准确性为93. 33%(112/120),均高于单独高分辨率超声法的97. 65%(83/85)和93. 33%(11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高分辨率超声联合ARFI与CEUS法能提高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可有效减少漏诊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王攀科
- 关键词: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高分辨率超声
- 超声与DSA对微小肝癌的临床诊断研究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微小肝癌(直径≤1cm癌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104个病灶)经病理鉴别诊断证实为原发性微小肝癌或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复发结节直径≤1c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多普勒超声及DSA检测,对比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及与病理检查的符合度。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原发性微小肝癌及术后复发微小肝癌患者经病理证实共计104个微小病灶,实施多普勒超声检测,检出病灶94个,检出率为90.4%;选用DSA检测,共计检出84个病灶,检出率为80.8%,均为单发病灶,直径在0.3~1.0cm之间。微小肝癌或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患者造影增强过程中期血液灌注参数也在不断增加,且微小肝癌患者的开始增强、增强峰值、持续增强过程中血流灌注参数增加情况低于其他病变患者,仅峰值强度高于其他病变患者(P〈0.05)。结论对微小肝癌患者或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早期诊断宜首选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案。
- 王攀科
- 关键词:超声造影DSA准确率微小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