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建明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常州市特种机器人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创新
  • 1篇大学生创新训...
  • 1篇视线
  • 1篇人机
  • 1篇人机交互
  • 1篇线性回归模型
  • 1篇校准方法
  • 1篇交互平台
  • 1篇KINECT

机构

  • 2篇河海大学

作者

  • 2篇刘小峰
  • 2篇汪建明
  • 1篇蒋爱民
  • 1篇周小芹
  • 1篇周旭
  • 1篇刘策

传媒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深度相机的水平视角估计及校准方法
2017年
提出一种基于Kinect深度相机水平视角估计及校准方法。用Kinect捕捉人的脸部和估计头部姿势,采用基于图像梯度信息的方法从2维脸部图像定位瞳孔中心点,利用Kinect固有参数,得到三维坐标系中的瞳孔中心点。结合预设眼球中心点,可以很方便、稳定地估算出水平视角。该方法采用预定义的眼球中心点经验值,无需单独校准每个人的眼球中心点,提高了该视线检测系统的普遍适用性。为了提高视线角度的精确性,设计了一套能够呈现注视目标并可采集注视角度的实验系统。应用该实验系统采集数名实验者视角估计值和真实数据,然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拟合函数校准估计的视角,进一步提高了视角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人,该方法都能快速而准确地估计出视角。
倪剑帆汪建明周小芹刘小峰
关键词:校准方法线性回归模型
大学生创新技能培养的NAO机器人交互平台被引量:10
2016年
人机交互以研究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关系为核心,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日趋广泛。基于麦克风、摄像头、红外线收发装置、压力传感器等环境感知设备,人与人形机器人之间可以有语言、视觉和动作多种形式进行交互,涉及了语音信号处理、图像算法处理、机器人平衡控制等多种技术。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被国际上诸多研发机构与国际机器人比赛所广泛采用的NAO人形机器人平台,开发互动技术,主要包括人机对话、肢体互动以及人脸识别等人机交互形式。基于此,探讨这个交互平台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技能.探讨主要包括如何将课程学习融入到直观的实践中,并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人机互动技术,激发课程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思路,旨在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作热情。
刘小峰周旭汪建明刘策李殷勇蒋爱民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训练人机交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