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闯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矿化
  • 1篇生物体
  • 1篇无机纳米
  • 1篇无机纳米粒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生物
  • 1篇纳米生物技术

机构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篇杨冬
  • 1篇姜忠义
  • 1篇耿家青
  • 1篇王元贵
  • 1篇刘闯

传媒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无机纳米粒子的生物合成被引量:3
2011年
无机纳米粒子的生物合成是指利用自然界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或一些高等植物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无机纳米粒子,不需使用有毒化学原料或不产生有毒副产品。该方法不仅是一种绿色的、环境友好的新型纳米材料合成策略,而且对深入了解生物矿化机理以及从理论上指导先进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合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受到了化学、材料、生物科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纳米粒子组成,分别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生物体合成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等无机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生物合成的机理。结果表明:生物合成的无机纳米粒子具有尺寸分布窄、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产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为了适应高金属离子浓度的外界环境,生物体往往通过吸附、还原或沉淀、累积或排出等一系列生化过程改变金属离子的溶解性和毒性,从而导致无机纳米粒子的形成;合成无机纳米粒子后,微生物通常仍具有繁殖能力,表明这些微生物可以被用于生产无机纳米粒子的生物工厂。然而,生物合成无机纳米粒子涉及到的生理过程非常复杂,微生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因此,在阐释生物合成机理、拓展纳米材料的种类和形貌、纳米粒子的后处理和应用等问题上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闯王元贵耿家青姜忠义杨冬
关键词:无机纳米粒子生物体生物合成生物矿化纳米生物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