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音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赤峰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理
  • 3篇乳腺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2篇叶状
  • 2篇叶状肿瘤
  • 2篇乳腺叶状肿瘤
  • 2篇统计学
  • 2篇腺叶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病理学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征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脂类
  • 1篇脂类代谢
  • 1篇脂类代谢异常

机构

  • 6篇赤峰市医院

作者

  • 6篇王音
  • 2篇刘晓琴
  • 2篇张华
  • 1篇王芳

传媒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沈阳部队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乳腺叶状肿瘤9种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价值统计学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为了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 9种病理形态学特征性参数的诊断价值 ,应用统计学 SPSS软件对 2 0 3例有随访结果的肿瘤作χ2 、因子分析和聚类判别分析。结果显示 ,叶状肿瘤的良性、交界性和恶性组间和 9种病理形态学参数 (除复发与肿瘤性坏死、分化方向和病理隆核分裂外 )不同等级间 ,在肿瘤复发和因瘤死亡上有统计学差异 (P<0 .0 1或 P<0 .0 5 ) ,借助 SPSS软件中的聚类判别分析 ,可将
史凤毅陆尧吴朝阳叶海军柴薇刘迎杰王音刘晓琴刘军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统计学
脾戈谢病1例
2001年
王音
关键词:高雪病脂类代谢异常病理外科手术
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差异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差异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内蒙古赤峰市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以其中的的7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结果。结果组织病理学和细针穿刺细胞学在诊断的准确性方面差异不大。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5.8%,良性肿瘤病变诊断特异性为97.8%,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为92.6%,误诊率为5%,漏诊率为7.4%,潜在假阳性率为1.4%。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治疗具有微创、经济、安全、准确率高等特点,但是在具体治疗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和组织病理学进行配合应用,使诊断效率得到提高。
王音
关键词:细针穿刺细胞学组织病理学乳腺肿瘤诊断
4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诊断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的形态学特征、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4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46例中男性33例,女性13例,年龄32~75岁,平均54岁。镜下肿瘤细胞较小,圆形、卵圆形及短梭形,胞质少,深染,易见核分裂。瘤细胞呈巢团状及梁索状排列。46例活检组织中均有程度不同的挤压变形,部分病例挤压严重者组织结构不清,易与肺的低分化鳞癌、腺癌、淋巴瘤及其它神经内分泌肿瘤混淆。免疫组化结果 CK、CD56、Syn100%阳性,TTF-197%阳性,Ki-67呈高增殖指数。结论 特征性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有助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皮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表达、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
王音王芳张华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
乳腺叶状肿瘤病理特征统计学聚类判别和主成分分析
2003年
为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9种病理形态学特征性参数的诊断价值,应用统计学SPSS软件对203例有随访结果的肿瘤作r^2、因子分析和聚类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叶状肿瘤的良性、交界和恶性组间与各种病理形态学参数不同等级间在肿瘤复发和因瘤死亡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借助SPSS软件中的聚类判别分析,可将9种病理形态学参数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贡献区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结论:肿瘤间质细胞过度增生和间质细胞密度是叶状肿瘤与乳腺腺纤维瘤的鉴别指标;瘤细胞异型性、核分裂数值、肿瘤生长方式和肿瘤性坏死可作为诊断叶状肿瘤和鉴别其良恶性的首要指标;薄壁血管数值、肿瘤分化倾向和病理性核分裂可作为参考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指际。
史凤毅陆尧吴朝阳叶海军柴薇刘迎杰王音刘晓琴刘军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
2016年
目的探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组织学:6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均有程度不同的坏死及组织挤压变形(取材所致),其中5例瘤细胞为弥漫一致的中等大小淋巴细胞,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及血管中心性生长,免疫组化结果CD56、粒酶B、CD3、CD5、CD45RO均阳性,其中5例CD56胞浆阳性,1例由大淋巴细胞构成,核大异形性明显。此例CD56胞膜阳性。EBER检测为弥漫胞核着色。结论临床表现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对该病的诊断有帮助。
王音张华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