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彪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治疗反复性流产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用于反复性流产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正常昆明白新生鼠的血液和能正常生育的BALB/c雄鼠血液中分别分离单核淋巴细胞,再用免疫磁珠法筛选出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CBA/J雌鼠×DBA/2J雄鼠交配组合作为反复自然流产的动物模型,于孕期给予鼠尾静脉注射不同种类的淋巴细胞;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注射CD4^+CD25^+T细胞组小鼠CD4^+CD25^+T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占比为(17.49±0.60)%,高于注射单核淋巴细胞组的(14.68±0.83)%、无菌PBS组的(9.54±0.85)%和不注射组的(9.28±0.68)%(t=4.754,P<0.05;t=13.242,P<0.05;t=15.621,P<0.05)。CD4^+CD25^+调节T细胞中的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5.85±0.45)高于注射单核淋巴细胞组(2.86±0.54)、无菌PBS组(1.08±0.16)和不注射组(1.00±0.00)(t=7.276,P<0.05;t=17.227,P<0.05;t=18.635,P<0.05)。在第4天和第8天分别注射调节T细胞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胚胎吸收率为(4.92±0.08)%,低于注射单核淋巴细胞组的(13.07±0.06)%、注射无菌PBS组的(23.11±0.12)%和不注射组的(25.47±0.11)%(t=-2.603,P<0.05;t=-4.012,P<0.05;t=-4.700,P<0.05)。结论:给反复性流产小鼠于孕期进行多次CD4+CD25+T细胞注射,免疫治疗效果好于传统的注射单核淋巴细胞。
- 段彪王璐黄薇薇王守红杜海燕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反复性流产免疫治疗免疫耐受
- 联合使用1-磷酸鞘氨醇和溶血磷脂酸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通过在成熟培养液中联合添加或单独添加1-磷酸鞘氨醇(S1P)和溶血磷脂酸(LPA)研究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人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系统和提高体外胚胎发育率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1)成熟培养液中单独添加50~2 000 nmol/L S1P或1~100μmol/L LPA,体外成熟后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得到的胚胎观察并统计卵裂率、8-细胞率、囊胚率。(2)成熟培养液中联合添加不同浓度组合S1P和LPA,体外成熟后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得到的胚胎观察并统计卵裂率、8-细胞率、囊胚率。(3)对各组体外成熟得到的卵母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法染色,以评估MⅡ期卵母细胞纺锤体的完整性。(4)对各组得到的数据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添加100 nmol/L S1P组的成熟率(81.0%)和8-细胞率(81.9%)显著高于0 nmol/L和2 000 nmol/L组;添加30μmol/L LPA的成熟率(81.8%)和8-细胞率(81.5%)显著高于0μmol/L和100μmol/L组;500 nmol/L S1P+30μmol/L LPA组的成熟率(90.7%)显著高于100 nmol/L S1P组、30μmol/L LPA组合和不添加组;500 nmol/L S1P+30μmol/L LPA组的囊胚率(77.6%)显著高于100 nmol/L S1P组和不添加组。结论联合添加S1P和LPA可能要比单独添加更能促进小鼠卵母细胞成熟,虽然在正常纺锤体百分率方面没有显示出优势,但通过体外受精得到的胚胎得到了较高的囊胚发育率。
- 段彪杜海燕王璐黄薇薇王守红
- 关键词:1-磷酸鞘氨醇溶血磷脂素类体外成熟胚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