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凤
-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是导致细菌对三代头孢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随着该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产ESBLS菌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中有增加的趋势。
- 荆丽萍徐淑凤王杉
- 关键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下呼吸道感染产ESBLS菌抗生素耐药感染病原菌类抗生素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临床特征,探讨容易发生误诊的因素,提高防治意识。方法对5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组病例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87%、52%、25%,甲亢性心脏病误诊率为16%,多发生于无高代谢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结论及时诊断,规范合理用药治疗,避免感染是预防甲亢性心脏病的根本措施。甲亢性心脏病不伴高代谢综合征表现病例临床容易误诊;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检查。
- 尹春茹李志民徐淑凤黄健芬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检查心脏扩大用药治疗甲亢心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驱性呼吸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改变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前驱性呼吸衰竭 (前驱呼衰 )患者细胞因子谱特征 ,并评价界定COPD前驱呼衰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对照者、COPD尚未达前驱呼衰患者、COPD前驱呼衰患者各 30例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植物血凝素刺激培养后的白细胞介素 4 (IL - 4 )、白细胞介素 8(IL - 8)、γ干扰素 (IFN -γ)的水平。结果 在正常对照、COPD未达前驱呼衰和COPD前驱呼衰三组人群中 ,IL - 8水平依次显著升高 ,其中后组与前两组相比较 ,P均 <0 .0 1,前两组比较P =0 .0 2 1;IFN -γ水平依次显著升高 ,其中后组与前两组相比较 ,P均 <0 .0 1,前两组比较亦为P <0 .0 1;IL - 4水平在三组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IL - 8和IFN -γ在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和气流阻塞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2 )界定COPD前驱呼衰阶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加强上述指标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判断病情并采取措施。
- 徐淑凤朱宝玉陈宝元
-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IL-4IL-8IFN-Γ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白介素-4、8和干扰素-γ的关系被引量:28
- 2003年
- 以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气道壁及肺泡隔的慢性炎症和进行性发展的气流阻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两大特点。其慢性炎症由多种细胞因子尤其是白介素 8(IL 8)、干扰素 γ(IFN γ)等介导。IL 8在COPD的发病过程中贯穿始终 ,在其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气流阻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FN γ与COPD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 ,有可能是连接COPD发病机制中细胞分子生物学和蛋白酶
- 徐淑凤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8发病机制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驱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驱动的改变被引量:20
- 2004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COPD前驱性呼吸衰竭(前驱呼衰)患者中枢呼吸驱动的改变;评价界定COPD前驱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试验对象为COPD前驱性呼吸衰竭、COPD尚未达前驱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30名。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如下参数的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常规肺功能,主要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来评价;中枢呼吸驱动水平,以0.1s口腔阻断压(P0.1)、校正中枢呼吸驱动(以每分通气量来校正,即P0.1/MV)和吸气阻抗(P0.1/VT/Ti)等来评价。结果P0.1和P0.1/MV在COPD前驱呼衰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未达前驱呼衰组,P0.1/VT/Ti在COPD前驱呼衰组和未达前驱呼衰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2);P0.1,P0.1/MV,P0.1/VT/Ti与PaO2,FEV1%呈显著负相关(rS=-0.769,-0.495,-0.543;-0.747,-0.480,-0.526,P均<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rS=0.270,0.312,0.369,P分别为<0.05,<0.01,<0.01)。结论COPD前驱呼衰患者呼吸储备能力减低,呼吸效率下降;P0.1,P0.1/MV,P0.1/VT/Ti等参数在推断患者神经-肌力输出水平与呼吸衰竭发生阈值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当COPD进展至前驱呼衰阶段,从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到呼吸驱动水平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从而提示界定此阶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徐淑凤尹春茹李志民朱宝玉陈宝元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09年
-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新一代高效喹诺酮类抗菌素如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谱广,疗效强,不良反应少。我们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CAP患者162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荆丽萍徐淑凤朱宝玉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评价喹诺酮类药物PNEUMONIA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