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志
- 作品数:76 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治疗肢体麻木不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肢体麻木不遂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有效成份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浮萍20—30份,豨莶25—35份,鸡血藤25—35份,当归15—25份,甘...
- 刘子志
- 文献传递
- 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防御素、白细胞介素-8表达及溃结灵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防御素(HNP1-3)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观察中药溃结灵煎剂对HNP1-3和IL-8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肠湿热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溃结灵+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疗程为12个月。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前后肠黏膜组织内HNP1-3及IL-8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病变组分级程度的增高,HNP1-3、IL-8细胞因子的表达逐渐增强,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NP1-3、IL-8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2组HNP1-3、IL-8的蛋白表达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灵配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很可能是通过抑制IL-8等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不能或减少释放细胞毒性防御素,使损伤的内皮细胞得以修复,继而达到治疗UC的作用。
- 常东刘子志李键冯春霞李辉何方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溃结灵防御素
-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10-30份、党参10-30份、桂枝5-15份、羌活5-15份、紫苏叶5-15份、罗勒5-15份、陈皮5-15份、藿香...
- 刘子志尚文璠左峻岭
- 文献传递
- 中医“脾-线粒体相关”理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刘友章宋雅芳欧志穗徐志伟潘华峰刘静劳绍贤徐升刘子志王昌俊姬爱冬王素灶周俊亮于向民
- (1)该研究首次提出了“脾-线粒体相关”的假说(马定科等,刘友章提出“中医脾-线粒体”学说的设想,专家认为他开拓了中医脾本质研究新领域[J],广州中医学院报,1987年12月13日第二版),认为:脾主运化不仅仅是指食物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脾虚线粒体四君子汤健脾治疗健中愈疡片
- 一种改善肝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肝功能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有效成份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山茱萸20—30份,乌梅20—30份,黄芪15—20份,当归15—20份,鸡骨草1...
- 刘子志尚文番王振华熊敬文
- 文献传递
- 我国中药治疗高死亡率疾病的发明专利分布研究——基于国际专利分类号A61P的分析机制被引量:3
- 2020年
- 以国际专利分类号A61P为基础,从发明专利视角对我国中药治疗适应证分布情况进行动态及静态分析,并将申请量、有效量最多的10组A61P小组名单与我国高死亡率疾病名单进行比较,以分析验证我国中药发明专利重点是否在高死亡率疾病上这一观点,并为中药治疗高死亡率疾病的研发方向与战略提出建议。我国中药研发重点基本关注在高死亡率疾病上,但治疗恶性肿瘤与精神障碍的除外;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是优势方向。为此,在中药国际化标准化背景下,我国需加强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精神障碍等病种方向的投入,发挥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所具有的数量与质量优势,积极对外进行专利布局,同时重视技术评估在高质量高价值中药专利培育中的作用。
- 梁凯桐魏裕涛刘子志
-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
-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黄芪20—40,葛根20—40,藿香5—15,蒲公英5—15,金银花5—10。本发明所述药物可以是颗粒剂、胶囊剂、...
- 刘子志尚文番熊敬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药物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药物,该药物由有效成份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桂枝25~50%、羌活15~30%、香附10~25%、威灵仙10~25%和玄参10~2...
- 刘子志
- 文献传递
- 舒胆胶囊干预肝胆湿热证疗效观察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舒胆胶囊干预肝胆湿热证的疗效,以及其对血脂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符合肝胆湿热证辨证标准的门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舒胆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龙胆泻肝汤颗粒剂治疗,疗程7天。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0%,对照组为72.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TC、TG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2组对于TC、TG的改善均有一定疗效;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TC、TG的降低具有更好的疗效。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各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2组对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均有一定疗效;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具有更好的疗效。结论:舒胆胶囊不仅能够有效地治疗肝胆湿热证,而且能够降低血清TC、TG,改善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表达异常。
- 刘子志尚文璠常东
- 关键词:肝胆湿热证中医证型舒胆胶囊龙胆泻肝汤
- 冰黄寄奴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3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观察冰黄寄奴散外敷对癌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将7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组在癌痛第1阶梯仅用中药冰黄寄奴散(由冰片、黄柏、刘寄奴等中药组成)外敷止痛,第2、3阶梯采用冰黄寄奴散与2、3阶梯止痛西药联用。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增幅大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用冰黄寄奴散外敷未发现其副作用,冰黄寄奴散与止痛西药联用未增加西药副作用。结论:冰黄寄奴散外敷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低副作用,与2、3阶梯止痛西药联用,能增强止痛效果。
- 孙寒静刘子志
- 关键词:疼痛肿瘤投药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