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华

作品数:27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脑梗
  • 16篇梗死
  • 14篇脑梗死
  • 8篇急性
  • 6篇炎症
  • 6篇进展性脑梗死
  • 6篇MRNA表达
  • 5篇急性脑梗死
  • 4篇血管
  • 4篇炎症因子
  • 3篇动脉
  • 3篇血清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卒中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脑卒中
  • 3篇颈动脉
  • 3篇斑块

机构

  • 24篇中国石油中心...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作者

  • 26篇孙志华
  • 9篇贺婕
  • 8篇康志新
  • 7篇曾小雁
  • 6篇吴宝水
  • 6篇李兰
  • 5篇丁俊丽
  • 5篇肖丽萍
  • 5篇黄淮
  • 3篇丁俊丽
  • 3篇银广悦
  • 3篇黄益兴
  • 2篇佟翠梅
  • 2篇张前
  • 2篇穆斌
  • 2篇赵恺
  • 2篇饶世俊
  • 2篇苏微微
  • 2篇张前
  • 1篇刘袁颖

传媒

  • 7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科技风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展性脑梗塞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塞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进展性脑梗塞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早期给予针对性评估、摄食训练、肌肉群训练。结果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n=8,26.67%)高于研究组(n=2,6.67%)(x2=3.000 P=0.035);研究组吞咽功能有效率(n=2893.33%)高于对照组(n=2066.67%)(x2=5.104P=0.008)。结论:对吞咽困难的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食物逆流及误吸的危险,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李兰孙志华范庆怡
关键词:进展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早期护理干预
连续性健康教育对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对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以60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连续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康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进展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日常锻炼的自觉性,缩短治疗时间。
李兰孙志华吕红英
关键词:连续性健康教育进展性脑梗塞早期康复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一种病毒感染诱发的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病变范围广泛且弥散,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有时也累及脊膜、脊髓及脑部。
贺婕曾小雁康志新丁俊丽孙志华
关键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电生理分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脊神经根
进展性脑梗死炎症免疫因子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与炎症免疫因子的关系。方法对38例进展性脑梗死、9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49例对照组进行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脑梗死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P<0.05)。结论炎症免疫因子不仅参与脑梗死后急性反应,而且其外周血水平增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在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孙志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
进展性脑梗死外周血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孙志华张前李兰贺婕曾小雁康志新
以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通过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组,分为稳定性脑梗死组、进展性脑梗死组,并设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外周血IL-6、IL-10、TNF-αmRNA表达水平...
关键词:
关键词:脑卒中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CVST病人的一般情况、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表现多为头痛、呕吐,可伴有癫痫发作和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白细胞数和蛋白质定量可正常或升高。MRI常规扫描示脑实质内均出现异常信号,MRV示静脉窦闭塞或充盈缺损。治疗以脱水、抗凝、溶栓为主,11例病人中7例基本痊愈,3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于起病较急的高颅压伴或不伴有神经、精神障碍的患者,须高度警惕CVST,应尽早行MRV或DSA检查,对其治疗仍以抗凝、溶栓为主,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新的亮点。
孙志华丁俊丽赵恺蒋漫红张前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炎性免疫因子被引量:5
2007年
免疫炎性反应在脑缺血后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脑缺血的炎性免疫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免疫炎性因子是调节损伤过程免疫反应的关键因子。在炎性反应发生之前,可有细胞因子介导、参与免疫调节和趋化作用,促进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并加重脑缺血损伤,细胞因子产生后进一步诱导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促使炎性免疫细胞浸润到损伤组织,炎性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又相互诱导激活,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
孙志华檀培芳李立祥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6、IL-10、TNF-α 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6、IL-10、TNF-α 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8例(病例组),其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3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22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3例,大梗死病灶19例、中梗死病灶21例、小梗死病灶8例。荧光定量PCR检测病例组与51例对照组外周血IL-6、IL-10、TNF-αm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外周血IL-6、TNF-αmRNA表达水平高,IL-10 mRNA表达水平低(P均<0.05)。与轻、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者相比,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IL-6 mRNA表达水平高,IL-10 mRNA表达水平低(P均<0.05)。与中、小梗死病灶者相比,大梗死病灶者IL-6 mRNA表达水平高,IL-10 mRNA表达水平低(P均<0.05)。入院时外周血IL-6 mRNA表达水平与入院7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431,P=0.020),IL-10 mRNA表达水平与入院7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r=-0.314,P=0.025)。结论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6、TNF-αmRNA表达水平升高,IL-10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IL-6、IL-10 mRNA表达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孙志华贺婕曾小雁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及干预随访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情况,观察阿司匹林抵抗者抗血小板药物调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方法:265例脑梗死患者入院当天服用拜阿司匹林,7~10 d后测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半反应及敏感者。将阿司匹林抵抗、半反应者随机分为3组,A组改用氯吡格雷,B组加用氯吡格雷,C组及阿司匹林敏感组(D组)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随访3~6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结果:A 组患者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换药前相比增高,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B组患者AA 诱导及ADP 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0.05);A 组、C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高于 B 组、D 组(P<0.05);而4组患者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减少缺血性事件发生。
苏微微饶世俊肖丽萍孙志华丁俊丽易兴阳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聚集率心血管事件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血清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炎症免疫因子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测定128例脑梗死、65例对照组患者外周血进行白介素6(IL 6)、白介素10(IL 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 RNA表达。结果脑梗死组IL 6、IL 10 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梗死组未发现炎症免疫因子基因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炎症免疫因子参与脑梗死后急性反应,其外周血基因表达水平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孙志华贺婕康志新黄淮李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基因表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