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雪
- 作品数:22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完善路径镜鉴——以英国专家证人管理改革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健全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近年来,英国在统一专家证人的资格审查与选任程序、统一和重塑专家证人的职责、统一专家证据的披露要求以及统一专家证人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在面对现代专家证人管理类似挑战时尝试应对的例证。对我国而言,应确保司法鉴定活动各方主体的权益,为案件事实认定提供技术支持。首先,在对鉴定主体资格的管理上,应当明确司法鉴定管理和法院监督的界限,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其次,在责任追究的管理上,应当在充分尊重鉴定人独立的诉讼地位的前提下,明确鉴定人的真实义务和责任,完善法院和当事人对鉴定人的责任追究机制;最后,在技术标准的管理上,应当加大行业管理的力度,实现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向纵深发展,推动其在行业标准制定上发挥更大作用。
- 宫雪
- 关键词:专家证人选任程序司法鉴定责任追究
- 论我国鉴定人屏蔽作证制度的法理基础
- 2013年
- 新《刑事诉讼法》规定,鉴定意见应经质证才能作为定案依据。这一刚性规定促使鉴定人必须履行出庭作证义务,从而提高了鉴定意见证据效力对质证程序的依赖程度,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就格外重要。鉴定人屏蔽作证方式为这一问题的探寻提供了微观视角,我国已经存在证人屏蔽作证的司法实践,但是对于鉴定人屏蔽作证的正当性还存在争议,而这些争议实质上是鉴定人屏蔽作证与传统诉讼法原理的冲突与解决,具体反映在鉴定人屏蔽作证应当遵循的原则、程序设置、配套措施等方面。
- 宫雪
- 关键词:鉴定人出庭质证法理基础
- “虐童事件”相关法律问题评析——以浙江温岭虐童事件为起点被引量:2
- 2013年
- 虐童事件对幼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尚没有相应罪名可以对虐童事件进行规制,因此,应做"出罪"处理。这不仅与罪行相适应原则相符合,也与刑法谦抑性原则,社会舆论与司法独立的关系相符合。但被害人可以就该事件提起民事侵权诉讼,获得相应赔偿,同时,行政机关也可以做出相应行政处罚。与此同时,针对社会中比较突出的虐待幼童、老人、流浪人员、智障人员等行为,立法部门也可以考虑扩大虐待罪的对象范围,而不仅限于家庭成员之间。
- 朱晋峰宫雪
- 关键词:民事赔偿行政处罚
- 英国法中的习惯法渊源——以民事执行制度的变迁为视角被引量:1
- 2016年
- 作为英国法的重要渊源,习惯法深刻地影响着普通法的形成与发展。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习惯法继受于古日耳曼习惯,又是12至13世纪形成的普通法的源头。在这一历史脉络下,英国民事执行制度的变迁经历了由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发展,开创了大量的制度先河,而普通法形成和发展时期的民事执行程序规则至今仍有部分继续适用。可以看出,习惯法在推动普通法的发展,但习惯是否可以修改普通法,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利益或者价值衡量进行解答。
- 宫雪
- 关键词:习惯法英国法民事执行扣押财产
- 我国民事执行权分权制约的路径选择与程序衔接被引量:5
- 2017年
- 随着"执行工作裁执分离改革"地方实践的正式启动,我国执行体制改革由审执分离进一步细化至裁执分离。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多年来的"执行难"问题,通过分权制约更有助于破解"执行乱"的困局。在具体模式的选择上,采取"法院外适当分离"的模式更有利于实现改革的价值目标,即对于民事案件执行,适当地采取内部深化方式,将执行实施权、执行裁决权分别交由特定的人员和组织行使,从机构划分、事项划分以及人员划分构建民事执行权的边界。同时应理顺执行局与执行裁判庭在执行实务中的关系,加强两权之间的协作配合,以确保执行程序与执行裁判程序的顺畅衔接。
- 宫雪
- 关键词:民事执行权分权制约程序衔接
- 论民事执行救济与执行检察监督之竞合及处理
- 近年来,“执行乱”成为我国民事执行现状的主要困境。在《民事诉讼法》修订以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在民事执行功能的实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我国未形成统一的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随着《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及相...
- 宫雪
- 关键词:执行救济执行检察监督竞合
- 文献传递
- 比较法视野下鉴定启动权对诉权的保障——兼论新《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被引量:6
- 2013年
- 民事诉讼中的鉴定启动权是鉴定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诉讼权利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当事人诉权的重要手段。新《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中的鉴定启动程序作出了新规定,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符合建立现代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客观要求。以解读这一修改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民事诉权的实体涵义及程序涵义探讨其缘由和意义,能更好地诠释民事鉴定启动权对诉权的保障作用;从比较法的视角探析民事鉴定启动制度,可以预测我国民事鉴定的未来走向;在分析其证据属性的基础上构架启动程序,细化申请的审查标准,增设救济程序,可以为司法鉴定的立法和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制定提出建设性意见。
- 宫雪
- 关键词:比较法民事鉴定启动权诉权
- 强制医疗程序的诉讼化建构——基于强制医疗程序行政化色彩的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患者强制医疗程序,是指实施了违法行为已达到犯罪程度,但囿于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处于精神疾病状态,实施危害行为不受其主观意志左右,因此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而不对其进行处罚,不让其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不对该精神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则可能会出现该精神病患者继续实施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现象。基于国家父权主义、警察权的防卫功能以及出于对精神患者权利的保障,我们有必要对强制医疗程序进行严密探讨,尤其是使其减少目前比较浓厚的行政化色彩,而充分发挥具有刑事诉讼的"诉讼化"本质特征,并且按照该本质能够良性运行。
- 朱晋峰宫雪
- 关键词:强制医疗程序程序救济
- 新刑事诉讼法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被引量:5
- 2014年
- 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新刑事诉法中的确立无疑将有助于推动鉴定人出庭作证效果的实现,确保鉴定意见的真实性和法官对鉴定意见的正确认定。在此之前,民诉法的有关规定和司法实践的积极探索也为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效参考。但目前我国有关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规定,无论是新刑诉法还是司法运作中依然存在缺陷,包括专家辅助人资格不明确、诉讼地位不确定、权利义务和出庭程序欠缺等。这些都亟需通过立法予以进一步完善,以确保专家辅助人制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宫雪
-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专家辅助人司法鉴定管理司法鉴定制度
- 英国民事执行制度的习惯法渊源
- 2016年
- 作为英国法的重要渊源,习惯法深刻地影响着普通法的形成与发展。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习惯法继受于古日耳曼习惯,又是12至13世纪形成的普通法的源头。在这一历史脉络下,英国民事执行制度的变迁经历了由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发展,开创了大量的制度先河,而普通法形成和发展时期的民事执行程序规则至今仍有部分继续适用。可以看出,习惯法在推动普通法的发展,但习惯是否可以修改普通法,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利益或者价值衡量进行解答。
- 宫雪
- 关键词:习惯法英国法民事执行扣押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