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
- 作品数:57 被引量:3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极端气温对济南市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死亡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极端气温对山东省济南市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死亡的影响,筛查敏感人群。方法收集济南市2011—2014年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逐日死亡资料和同时期的气象资料。采用时间序列泊松回归模型,分析极端气温对济南市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死亡人数、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极端低温暴露(寒潮)显著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日均死亡人数(P<0.01),极端高温暴露(热浪)仅对居民非意外死亡日死亡人数具有影响(P<0.05),对主要死因别死亡无明显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寒潮暴露明显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风险(RR=1.27、1.19、1.11、1.08,P<0.01);热浪暴露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和卒中的死亡风险(RR=1.02、1.06,P<0.05)。全部人群不论性别与年龄均是寒潮敏感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是热浪敏感人群(RR=1.03,P<0.01)。结论极端气温可增加济南市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日均死亡人数与死亡风险,全部人群均是寒潮敏感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是热浪敏感人群,在极端气温期间应针对敏感人群采取预防与救治措施。
- 韩京房巧玲周林张军刘守钦张济张颖
- 关键词:极端气温事件广义相加模型
- 2007年济南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情况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分析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基本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方法]对济南市2007年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90起中毒事件合计发病(中毒)731例,死亡15例,全市10个区县均有中毒事件报告。事件发生时间主要在冬春季节,11月、12月、1月、2月、3月5个月份发生起数和发病例数分别占总数的96.53%和95.76%。95%以上的中毒事件发生在家庭内,主要是由于采暖炉使用不当引起。[结论]应当高度重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来降低其发生率和危害。
- 张军马金姝周林陈彦刘守钦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非职业性
- 2013年济南市居民卒中和冠心病急性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13年济南市居民卒中和冠心病急性发病情况。方法参照山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济南市居民脑卒中、冠心病急性病例监测资料,分析2013年济南市居民脑卒中、冠心病急性发病情况。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2013年济南市7个项目区居民卒中累计报告发病12 175例,监测区户籍人口发病率为272.4/10万;死亡2 342例,户籍人口死亡率为52.4/10万;根据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计算,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7.6/10万和34.5/10万。卒中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χ2=138.20、P<0.01,χ2=15.31、P<0.01);5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50岁以下年龄组增加(χ2=24 393.54、P<0.01;χ2=5 006.89、P<0.01)。2 2013年济南市居民累计报告冠心病急性发病4 531例,监测区户籍人口发病率为101.4/10万;累计死亡2 121例,户籍人口死亡率为47.5/10万;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8.3/10万和30.7/10万。冠心病急性发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χ2=8.87、P<0.01),死亡率男性、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P=0.128);5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50岁以下(χ2=9 192.48、P<0.01;χ2=4 558.84、P<0.01)。结论 2013年济南市居民脑卒中合计大于300/10万,冠心病急性病例粗发病率较高,发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
- 房巧玲张军周林
- 关键词: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
- 2013—2015年济南市大气重点污染物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急性效应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评估济南市大气重点污染物(PM_(2.5)、SO2和NO2)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急性影响。方法收集2013—2015年济南市逐日气象资料、空气污染物浓度和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基于QuasiPoisson回归的广义线性模型(GLM),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和季节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集中供暖效应后,分别进行PM_(2.5)、SO_2、NO_2与逐日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的单污染物模型分析、滞后效应(lag1~lag3)和累积滞后效应(lag0~1)分析,计算污染物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增加的超额危险度(ER)及95%CI。结果2013—2015年济南市逐日PM_(2.5)、SO_2、NO_2及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呈现一致的周期性、季节性特征,3种污染物年均值依次为95、73、55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均死亡数为8人。污染物浓度每升高10μg/m3,PM_(2.5)(lag1)、SO_2(lag0)、NO_2(lag0)可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分别增加0.52%(95%CI:0.09%~0.96%),0.73%(95%CI:0.13%~1.33%),1.67%(95%CI:0.19%~3.17%)。性别分层分析发现,3种污染物对女性的死亡风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男性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南市大气污染物(PM_(2.5)、SO_2、NO_2)均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效应存在急性影响,且女性更为敏感。
- 崔亮亮张军吴兴彬周林韩连宇岳克三刘守钦
- 关键词:大气污染呼吸系统疾病时间序列分析
- 济南市2010至2014年劳动力人口死亡特征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济南市劳动力人口的死亡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济南市2010至2014年劳动力人口死亡资料,应用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减寿年数(SPYLL)、标化减寿年率(SPYLLR)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济南市2010至2014年劳动力人口死亡率为195.67/10万(140.02/10万~217.34/10万),SPYLLR为55.14‰;青年、壮年、中年劳动力人口死亡率、SPYLLR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死亡构成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为主,占人群全部死亡的87%;不同年龄劳动力人口的死亡构成与特征不同,损伤中毒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的第1位死因,而循环系统疾病是中年劳动力人口的第1位死因。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等为济南市劳动力人口的主要死因,不同年龄段死亡特征不同,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劳动力人口的健康水平。
- 张军刘守钦杨柳韩京周林张颖张济
- 关键词:劳动力人口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
- GM(1,1)模型预测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应用Excel软件建立GM(1,1)模型,来预测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方法利用济南市2005-2011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资料建立GM(1,1)模型。结果计算出GM(1,1)模型为Y t=-206.80e0.25t+260.24,后验差比值C=0.20,小误差概率P=0.87,模型精度为1级(好),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济南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预测。结论建立GM(1,1)模型来预测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具有数据要求低、操作简单、预测效果好等优点,适合基层人员预测辖区传染病发病趋势,但在应用时还要考虑其局限性。
- 周林
- 关键词:GM(1,1)模型肠道传染病
- 2011-2014年济南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特征和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了解济南市COPD死亡状况和疾病负担,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率分析济南市2011-2014年COPD死亡资料。结果济南市2011-2014年COPD平均死亡率为36.6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85/10万。2011-2014年,65岁以上人群COPD死亡率范围为250.03/10万到373.10/10万,远高于65岁以下人群。平均每年COPD潜在寿命损失(PYLL)为5792.75人年,平均每个死亡病例潜在寿命损失(平均PYLL)为9.15年,人群每万人潜在寿命损失(PYLL率)为9.94年。45~64岁的死亡病例产生的疾病负担最多,此年龄段死亡病例PYLL占总PYLL的53.28%。结论 COPD已成为济南市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其疾病负担不容忽视。应积极控制COPD的危险因素,减轻疾病负担。
- 周林刘月玲张军刘守钦韩京房巧玲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负担潜在寿命损失年
- 2015-2020年四类重点慢性病对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15-2020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重点慢性病)对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的影响。方法:利用济南市2015-2020年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和Arriaga分解法,分析2015-2020年四类重点慢性病及其具体病种的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结果:2015-2020年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了1.59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25岁,贡献比例为78.62%,男性期望寿命增长了1.66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18岁;女性期望寿命增长了1.52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35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死亡水平下降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分别为0.42、0.62、0.20和0.01岁。胃癌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大于肺癌,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导致了负贡献,哮喘和糖尿病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微乎其微。结论:2015-2020年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主要由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肺癌、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对期望寿命贡献较小,甚至为负贡献,应重点关注。
- 周林张先慧王莹王勤富张军阮师漫
- 关键词:慢性病
- 2011―2015年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病例特征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病例特征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道路交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1―2015年济南市死因监测数据,并用ICD-10编码对死因进行分类,测算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分析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1―2015年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标化死亡率为16.72/10万,占伤害总死亡的38.86%。5年中,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呈波动下降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不同道路使用者中,行人死亡率最高(7.99/10万),其次为摩托车驾驶人员(3.05/10万)。去除道路交通伤害后,济南市人群期望寿命可增加0.41岁。结论道路交通伤害严重影响济南市居民健康和生命,应重视道路交通伤害脆弱人群的干预工作。
- 杨柳周林张军王莹刘守钦
-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去死因期望寿命行人死因监测
- 2011-2017年济南市居民死因分析及疾病负担研究被引量:31
- 2019年
- 目的了解2011-2017年济南市居民主要死因及疾病负担情况,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7年济南市居民死亡资料,采用SPSS 17.0计算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早死概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17年济南市居民死亡率为664.6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1.00/10万。前3位死因顺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2017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9.53岁,心脏病对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最高,期望寿命损失为19.76岁。2017年济南市居民4类重点慢性病的早死概率为14.00%,2011年为14.52%,APC=-12.54%,趋势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死概率最高,为6.74%。2011-2017年全死因标化PYLL率平均为30.59‰,标化WYPLL率平均为23.17‰。标化PYLL率和标化WPYLL率顺位前3位均为伤害、恶性肿瘤和心脏病。结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伤害是影响济南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有效措施,早期干预,并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
- 王莹宫舒萍高昌张军张先慧周林
- 关键词: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潜在工作损失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