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娜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水肿
  • 4篇淋巴
  • 4篇淋巴水肿
  • 3篇引流
  • 3篇造口
  • 3篇上肢
  • 3篇上肢淋巴水肿
  • 3篇术后
  • 3篇护理
  • 2篇永久性
  • 2篇永久性结肠造...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术
  • 2篇头帽
  • 2篇腺癌
  • 2篇结肠
  • 2篇结肠造口
  • 2篇病员
  • 2篇肠癌

机构

  • 13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市胸科医...

作者

  • 13篇王娜
  • 4篇羊丽芳
  • 3篇张宜南
  • 2篇曹正兰
  • 2篇孟爱凤
  • 2篇程芳
  • 1篇周鑫官
  • 1篇李兆申
  • 1篇张柳柳
  • 1篇许国铭
  • 1篇王娜
  • 1篇谢苏庆
  • 1篇张伯生
  • 1篇吴冰
  • 1篇尹宁
  • 1篇智晓旭
  • 1篇陈传英
  • 1篇刘腊根
  • 1篇吴苏娅

传媒

  • 2篇系统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药高职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3
  • 1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防反流型金属自膨式食管支架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1
1998年
目的证实一种新型食管支架具有治疗狭窄并有抗胃食管反流作用。方法17例(男16例,女1例)有梗阻症状的食管、贲门恶性肿瘤患者。安装防反流型支架后分别观察症状及体征,并监测24小时食管pH(8例)、食管内镜检查(9例)及胃肠X线检查(3例),以观察狭窄通畅情况及有无胃食管反流迹象。结果置入支架后食管、胃、贲门通畅,无一例有胃食管反流存在。结论此类新型支架有良好的抗胃食管反流作用。
许国铭李兆申王娜谢苏庆王娜谢苏庆孟凯尹宁张伯生厉有民沙正步
关键词:食管狭窄胃食管反流食管支架
病员用便捷洗头帽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病员用便捷洗头帽。;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洗头。;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主视图。;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曹正兰王娜
软聚硅酮泡沫敷料预防上肢淋巴水肿治疗中压力性损伤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在上肢淋巴水肿压力治疗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使用效果,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工作。方法选择在我门诊行上肢淋巴水肿CDT 治疗女性患者,2018 年1 月-12 月共计60 例为实验组,2017年1 月-...
王娜羊丽芳
穴位按摩结合自我淋巴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索穴位按摩结合自我淋巴引流技术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68例,按时间段进行分组,36例患者进行自我淋巴引流,32例患者在自我淋巴引流的基础上,配合大陵、内关、外关、尺泽、曲泽等穴位按摩。采用手臂周径测量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患侧肢体肿胀症状,淋巴水肿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程度。结果自我淋巴引流组有6例(16.7%)患者发生轻度水肿,穴位按摩结合自我引流组仅1例(3.1%)患者发生轻度水肿,发生时间在术后6~12个月不等,两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自我淋巴引流技术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优于单纯实施自我淋巴引流。
李呈刘腊根程芳孟爱凤智晓旭羊丽芳王娜
关键词:穴位按摩乳腺癌淋巴水肿
一种病员用便捷洗头帽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头帽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病员用便捷洗头帽,包括帽圈,帽圈的前端外壁上设有帽沿,帽圈的后侧开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挡水帽檐,挡水帽檐的两端分别与缺口的两端粘接固定;该病员用便捷洗头帽通过设有的挡水帽檐,使得患...
曹正兰王娜
一种淋巴水肿量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淋巴水肿量筒,包括量筒、盖板、通孔、弧形限位板、水位传感器、圆环凹槽、刻度、水箱、水泵、导管及电磁阀,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量筒顶部,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弧形限位板,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
程芳羊丽芳孟爱凤李呈王娜陈传英
文献传递
探讨VSD在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肠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护理技术在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肠瘘患者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 回顾性的研究我院2013 年01 月-2018 年12 月的肠癌腹腔开放手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及肠瘘患者共54 例。
李健囡张宜南王娜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肠瘘切口感染
针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本科171例低位直肠癌用双吻合器技术进行低位或者超低位Dixon手术术后排便异常的患者进行了原因分析及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护理、肛周皮肤清洁护理、重视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同时应用药物协助排便等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2-6周排便自控能力得以改善,8-14周排便控制良好。结论系统有效的护理可使患者的排便自控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娜张宜南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排便异常护理
一种淋巴水肿治疗用的绷带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淋巴水肿治疗用的绷带收纳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用于绷带塞入的进口,进口的内部设有清洁机构,壳体内顶部远离进口的一端铰接安装有装填盖,壳体的侧边处设有取出盖,壳体内部对应取...
于蓉张柳柳羊丽芳王娜吴苏娅吴冰 章毛毛 万晶
术前定位与康复期锻炼对减少造口旁疝发生的护理探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全程护理中实施术前定位与康复期锻炼对造口旁疝的预防控制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结肠直肠癌中心2016年1月—2017年7月105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2例为对照组,在造口全程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定位与常规干预;53例为观察组,在造口全程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定位与康复期锻炼,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年内造口旁疝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术后2年内造口旁疝发生率19.23%(χ^2=4.456,P<0.05);观察组干预后社会交往、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方面的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造口知识掌握度评分为(49.89±7.48)分,高于对照组(44.70±6.85)分(t=3.706,P<0.05)。结论在永久性造口患者的护理中开展术前定位以及康复期锻炼能够有效减少造口旁疝的发生,提升患者对造口的适应性,增加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
王娜张宜南
关键词:术前定位造口旁疝永久性结肠造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