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自噬以影响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总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调控自噬以影响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就LncRNA调控自噬以影响肿瘤耐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耐药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自噬作为重要的维持细胞稳态的机制,在肿瘤耐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ncRNA的调控异常可促成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通过促进或者抑制自噬而介导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结论LncRNA可以正向或者负向介导肿瘤自噬,而自噬对于肿瘤耐药是一把“双刃剑”。LncRNA可能通过调控自噬来改善肿瘤对药物的耐药性。 冯京 李伟东 谭刚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自噬 耐药 非编码RNA在肝细胞癌发病及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增殖、迁徙和转移中的作用及肝癌对索拉非尼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查阅近年来与肝癌发病相关ncRNA研究的文献,总结并归纳不同ncRNA与肝癌增殖、迁徙及转移间的联系,并从ncRNA层面对肝癌索拉非尼耐药机制进行分析。结果ncRNA种类较多,按其长短分为长链ncRNA和短链ncRNA,目前研究较多的微小RNA(miRNA)即属于短链ncRNA。通过对不同miRNA及长链ncRNA表达的调控,可以增强或抑制产生肝癌的信号通路,并在肝癌的诊断及治疗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通过靶向调控该ncRNA,可以逆转肝癌索拉非尼耐药。结论ncRNA在肝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成为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通过靶向调控特定ncRNA的表达可以逆转肝癌索拉非尼耐药。 冯皓男 李子一 谭刚关键词:肝细胞癌 非编码RNA 手足皮肤反应作为索拉菲尼治疗肝细胞癌疗效有益指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索拉菲尼是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标准一线治疗。手足皮肤反应(HFSR)是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索拉菲尼的治疗。然而,HFSR是否影响索拉菲尼在HCC患者的疗效未知。方法检索包括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在内的数据库。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Newcastle Ottawa Scale评估队列研究的偏倚和GRADEprofiler软件评估从Meta分析获得的结果。结果共查阅1478篇文章,共有1017例参与者的12项队列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生存期的风险比(HR)为0.45(95%CI:0.36~0.55,P<0.00001;I2=35%)。疾病进展时间的HR为0.41(95%CI:0.28~0.60,P<0.00001;I2=0%)。Meta分析显示用索拉菲尼治疗出现HFSR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没有出现HFSR的患者。结论 HFSR是索拉菲尼治疗HCC患者的有益指标,索拉菲尼诱导的HFSR分子机制仍然影响总生存期和疾病进展时间。 朱明鑫 谭刚关键词:肝细胞癌 索拉菲尼 手足皮肤反应 META分析 LINC0051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治疗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LINC0051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提示其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潜力。方法以“LINC00511、digestive system cancer、long non-coding RNA、tongue squamous carcinoma、esophagus cancer、gastric cance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ancreatic cancer、colorectal cancer”为英文关键词,以“LINC0051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长链非编码RNA、舌鳞癌、食管癌、胃癌、肝细胞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为中文关键词,检索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7年1月-2023年2月。纳入标准:(1)LINC0051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2)LINC0051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排除标准:(1)实验设计不完整的研究;(2)评论类的文献;(3)重复文献。共纳入文献44篇。结果研究证明LINC0051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在部分肿瘤中的表达程度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实验中LINC00511异常增高可提高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沉默LINC00511后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受到抑制。结论LINC00511与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恶性表型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分子靶点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 滕跃 谭刚 崔云甫 纪道林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硫酸镁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硫酸镁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纳入对比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硫酸镁治疗SAP疗效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2年7月1日。通过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结果与常规治疗(禁食禁水、胃肠减压、补液、抗生素治疗、抑制胰酶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比较,硫酸镁辅助治疗可降低SAP患者相关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可缩短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发热时间。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辅助治疗在改善SAP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发热时间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滕跃 谭刚 冯皓男 纪道林关键词:硫酸镁 重症急性胰腺炎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保留脾脏的巨大胰岛素瘤切除术1例 2022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因“间断性上腹痛、心慌、晕厥15年,加重1月”于2022-02-21收入我院。患者15年前开始出现上述症状,多在清晨空腹或劳动后发作,进食可缓解,偶尔出现抽搐、意识不清,初发时去当地医院就诊,全腹CT示:胰腺体部有一实性占位,大小约5 cm×3 cm×3 cm。 陈倩 纪道林 冯皓男 谭刚关键词:实性占位 病例资料 晕厥 保留脾脏 羟基酪醇生物学效应及在肝脏疾病治疗和预防中作用研究进展 2016年 橄榄油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病死率。羟基酪醇是从橄榄油中提取的结构简单的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就近年来羟基酪醇在抗癌、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肝脏疾病治疗和预防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姜博涛 谭刚关键词:抗氧化 心血管疾病 抗肿瘤 肝脏疾病 lncRNA在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最常见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大多数中晚期患者接受药物为主的治疗,索拉非尼(Sorafenib)作为晚期肝细胞癌的独特靶向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索拉非尼靶向治疗不仅单药有效率低,且耐药性也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最近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预后及耐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在耐药研究方面成为新兴热点。本文就lncRNA在肝细胞癌索拉菲尼耐药中的最新发现及调控耐药性的具体机制展开综述。 纪雷 纪道林 鲍冬冬(综述) 谭刚关键词:肝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索拉菲尼 耐药 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4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胆道镜探查取石,Ⅰ期缝合术;对照组50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与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总胆红素、AST、结石数量、发病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胆总管直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3例胆瘘、1例腹腔感染、1例肺感染、1例结石残留,均经保守治疗治愈,两组均无中转开腹与死亡病例;均获至少12个月的随访。结论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胆总管直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患者个人意愿采用安全简便、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崔天罡 张志程 谭刚关键词: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三种胆管缝合方式胆漏风险比较的网状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术(primary duct closure,PDC)中倒刺线缝合(barbed suture,BS)、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continuous su⁃ture,CS)及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interrupted suture,IS)三种缝合方式间胆漏发生率和胆管缝合时间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利用Review Manager 5.4.1和GeMTC 0.14.3软件进行直接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队列研究13项,随机对照研究1项以及半随机对照研究1项,合计纳入156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显示在胆漏发生率方面,BS与CS胆漏发生率低于IS[BS⁃IS:OR=0.32(0.16,0.62),P<0.05][CS⁃IS:OR=0.37(0.14,0.94),P<0.05],BS与CS间无差异[OR=0.86(0.35,2.02),P>0.05]。概率排序结果表明胆漏发生率BS0.05][CS⁃IS:MD=-7.84(-17.51,1.41),P>0.05],概率排序结果表明胆管缝合时间BS 滕跃 纪道林 任稣萍 裴宏宇 谭刚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