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偏瘫
  • 3篇腓肠肌痉挛
  • 3篇疗效
  • 3篇痉挛
  • 3篇肌痉挛
  • 3篇肌张力
  • 2篇治疗疗效
  • 1篇卒中
  • 1篇疗效观察
  • 1篇脑卒中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谢青
  • 3篇鲍勇
  • 3篇丁旭
  • 3篇孙晓培
  • 3篇包兴华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腓肠肌痉挛的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治疗参数下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即刻疗效及差异。方法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的试验方法,清洗期设为10天。选择12例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和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鲍勇谢青包兴华丁旭孙晓培
关键词:偏瘫肌张力
文献传递
腓肠肌痉挛的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治疗参数下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即刻疗效及差异.方法 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的试验方法,清洗期设为10天.选择12例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和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
鲍勇谢青包兴华丁旭孙晓培
关键词:偏瘫肌张力
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腓肠肌痉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治疗参数下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及差异,为今后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提供临床试验参考。方法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的试验方法,选择12例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冲击波治疗1次,A组参数为(参数设置为压力强度1.0 bar,频率8 Hz),B组参数为(参数设置为压力强度1.6 bar,频率20 Hz),冲击次数均为3000次,在经过10天的清洗期后,两组交换,原A组的患者接受B组参数冲击,原B组的患者接受A组参数冲击。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两组患者踝关节被动活动度(positive range of motion,PROM)、改良Tardieu量表(modified Tardieu scale,MTS)。结果两组的PROM和MTS中R1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P<0.01),MTS中(x)分级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比较PROM和R1,虽A组均数略低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单次气压弹道式冲击波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有即时的缓解作用,但其最佳治疗参数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鲍勇包兴华丁旭孙晓培谢青
关键词:偏瘫肌张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