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夏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meta分析
- 2016年
-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术后早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nceDirect and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文献为比较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疗效的随机对照或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提取效应量包括病死率、出血事件、心肌缺血和旁路血管闭塞.Newcastle-Ottawa量表和Jadal量表分别用于评价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质量.统计学分析采用R.15.2软件meta程序包.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8篇随机对照研究、3篇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及4篇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文献.病例总数31 365例,其中8 642例CABG术后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22 723例阿司匹林+安慰剂或单用阿司匹林治疗.13篇文献对术后早期疗效进行了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旁路血管闭塞发生的危险(OR=0.53,95% CI:0.37~0.76,P=0.001),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的危险(OR =0.84,95%CI:O.71~0.99,P=0.038),降低术后死亡发生的危险(OR=0.47,95% CI:0.36~0.61,P<0.001),同时并未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OR=0.95,95% CI:O.82~ 1.09,P=0.429).2篇文献对术后远期疗效进行了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式对旁路血管闭塞(OR =0.40,95% CI:0.02~6.9,P=0.523),心肌缺血(OR=0.49,95% CI:0.04~6.1,P=0.597)和死亡(OR =0.55,95% CI:0.13~2.8,P=0.420)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CABG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术后早期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然而目前尚未证实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需更多的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 魏光夏孙战文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氯吡格雷META分析
- 用每搏变异指导冠心病病人术中液体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每搏变异(SVV)用于非体外冠脉搭桥手术病人的容量管理中,指导输注量与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稳定关系。方法筛选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择期行非体外冠脉手术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择期行非体外冠脉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SVV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SVV组根据每搏变异指数指导术中液体治疗,对照组则按照常规进行液体治疗。研究者在五个时间点采集病人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即T0时间点:病人入室时;T1时间点:诱导15 min之后;T2时间点:诱导插管之后60 min;T3时间点:切皮之后5 min;T4时间点:拔管之前。在术后2 h、12 h、24 h和48 h测血浆白介素(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血清皮质醇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受试者的MAP和HR:与T0时间点相比较,SVV组在T2至T4时间点增高,对照组T1至T4时明显降低。受试者的IL-6和IL-10以及TNF-α:两组受试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炎性细胞因子均显著升高。两组的IL-6与TNF-α在术后各时间点显著降低,同时IL-10显著升高(P<0.05)。受试者的皮质醇和C-反应蛋白: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皮质醇继而C-反应蛋白浓度比术前升高,SVV组的皮质醇和C-反应蛋白在术后各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每搏变异度可用于非体外冠脉搭桥手术中病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维护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改善组织灌注和氧供需平衡有效。
- 魏光夏孙战文
- 关键词:冠心病围术期
- 停跳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对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观察停跳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对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对照组采取停跳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2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彩色超声结果、术后情况、心功能情况、并发症等,结果术前,2组患者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9. 074,P=0. 000)。术前,2组患者cTnI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1.519,P=0. 134);术后各时点,观察组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F=6.403,P=0. 000)。术前,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EDD)、左房舒张末前后径(LAED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LVEDD、LAEDD显著低于对照组(t=2.669、3. 653,P均=0. 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ICU留住时间、住院时间、24 h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19. 261、21.894、16.147、20.238,P均=0. 000)。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7.426,P=0.001)。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者1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1例。结论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患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能有效保护患者心肌功能,临床疗效良好。
- 杨帆孙战文王争君魏光夏徐亚欢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瓣膜手术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于老年自发性气胸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135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效果。结果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97例患者,其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气胸复发的几率均明显低于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的38例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具有患者痛苦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病程短,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与胸腔闭式引流相比较,其疗效有明显的优势。
- 徐亚欢魏光夏孙战文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胸腔闭式引流老年自发性气胸
- 肺癌患者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与肺癌术后化疗效果及肿瘤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术后化疗效果及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收集患者肺癌组织,采用SP法检测患者肺癌组织中PD-L1及VEGF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D-L1、VEGF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90例患者中CR 20例,PR 39例,SD 12例,PD 15例,RR 65.6%;死亡4例;VEGF及PD-L1表达为强阳性和阳性的患者化疗有效人数均少于VEGF及PDL1表达为阴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VEGF阳性、PD-L1阳性是肺癌患者死亡、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D-L1和VEGF阳性表达是肺癌患者术后新辅助化疗效果差、预后差的重要危险因素。
- 魏光夏孙战文
- 关键词:肺癌化疗程序性死亡配体-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