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昊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型胶原
  • 1篇胸椎
  • 1篇胸椎黄韧带骨...
  • 1篇胸椎黄韧带骨...
  • 1篇人间充质干细...
  • 1篇韧带
  • 1篇韧带骨化
  • 1篇软骨
  • 1篇软骨分化
  • 1篇软骨细胞
  • 1篇手术
  • 1篇缺损
  • 1篇细胞
  • 1篇静磁场
  • 1篇黄韧带
  • 1篇黄韧带骨化
  • 1篇黄韧带骨化症
  • 1篇甲基化
  • 1篇甲基化调控
  • 1篇间充质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3篇张昊
  • 1篇胡亚威
  • 1篇朱伟民
  • 1篇李豪刚
  • 1篇刘丽娟
  • 1篇李兴荣
  • 1篇郭学军
  • 1篇商澎
  • 1篇刘海辉
  • 1篇曹火乃
  • 1篇龚铭
  • 1篇杨建成
  • 1篇杨建成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静磁场对骨组织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20年
静磁场是磁场强度和方向恒定的磁场,其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因子,在骨生物学领域已有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历史.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静磁场对骨质疏松、骨折不愈合、骨植入体的骨不连以及骨关节炎等骨科疾病均有良好的作用效果.静磁场对这些骨骼疾病的作用与其对骨组织细胞增殖及分化的调节相关.在体外,静磁场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矿化,而抑制骨髓单核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活力.静磁场对骨组织细胞调控的可能机制是静磁场影响了细胞生长因子、信号分子、细胞骨架、细胞膜、细胞内钙离子及铁代谢等.本文从动物及临床实验研究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两方面综述了静磁场对骨组织的影响,同时对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该研究中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杨建成张昊杨建成
关键词:静磁场骨质疏松骨折骨缺损骨关节炎
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中DNA甲基化调控Ⅹ型胶原表达
2020年
目的在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诱导成软骨分化过程中,探讨Ⅹ型胶原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揭示表观遗传学调控参与成软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6例来源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患者的腰椎椎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离心沉淀法进行细胞微球培养,用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及2%胎牛血清(FBS)的高糖细胞培养基(DMEM)进行成软骨诱导并作为实验组(3例);在该诱导液中加入5’-氮杂胞苷(5’-AZA)作为诱导组(3例);不含TGF-β3的2%胎牛血清的高糖细胞培养基的为对照组(3例)。在分化3 d后进行定量PCR,检测成软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及Ⅹ型胶原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改变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及多样本间的均数比较(q检验)分析基因水平表达差异;组间DNA甲基化水平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Ⅹ型胶原的启动子区域可能存在CpG富集区域,在含有5’-氮杂胞苷的成软骨诱导分化过程中,Ⅹ型胶原表达逐渐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526,P<0.001),而Ⅹ型胶原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66,P<0.01)。结论在体外诱导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参与维持Ⅹ型胶原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降低,分化能力得到增强;提示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是影响干细胞分化方式之一。
罗新乐朱伟民张昊胡亚威陈少初龚铭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
CT与MRI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TOLF的DR、CT、MRI表现,探讨其在临床诊断、选择手术方式、疗效、术后随访方面的作用,手术后疗效评分与椎管狭窄程度关系比较,最后通过等级评分进行疗效标准评价。结果 15例TOLF影像诊断与临床手术病理诊断相符合,TOLF均发生于下胸段椎管(Th7~12),2例单节段者(Th9~10)为外侧型和结节型;13例为多节段连续性TOLF,均为弥漫型(分别为Th9~10~Th10~11~Th11~126例,Th9~10~Th10~113例,Th7~8~Th9~10~Th10~11~Th11~121例,Th10~11~Th11~123例)。Ⅰ度椎管狭窄5例,Ⅱ度狭窄9例,Ⅲ度狭窄1例。15例均采用经后路椎管减压及选择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优5例(33%),良6例(40%),可3例(20%),差1例(7%),术后随访(24~36个月)无重要并发症或后遗症。结论 CT、MRI是TOLF的主要诊断方法,它可清楚显示病灶范围、形态、椎管占位与脊髓受压变性情况,在判定手术方式、疗效、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李豪刚郭学军张昊刘丽娟李兴荣刘海辉曹火乃
关键词:黄韧带骨化胸椎磁共振成像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