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国斌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腹膜
  • 4篇腹膜透析
  • 2篇磷代谢
  • 2篇钙磷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灯盏
  • 1篇灯盏花
  • 1篇灯盏花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钙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氧化应激

机构

  • 6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6篇何国斌
  • 3篇郭嘉鸿
  • 2篇王焕
  • 2篇魏华
  • 2篇布海霞
  • 1篇徐可
  • 1篇王佳丽

传媒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灯盏花素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灯盏花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胎儿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umbilic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增殖的影响及球囊损伤动物模型血管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探讨灯盏花素在再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作用。方法:MTT法观察灯盏花素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评估灯盏花素组对血脂、肝、肾功能及脂质氧化水平等的影响;组织形态学观察球囊损伤后血管增殖。结果:MTT结果显示灯盏花素组细胞活性比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低灯盏花素组和高灯盏花素组管腔面积均显著增加(P<0.01),内膜面积显著减少(P<0.01)高、低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能抑制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灯盏花素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徐可布海霞何国斌
关键词:灯盏花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再狭窄
敲低RIP3对缺氧/复氧诱导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自噬、细胞焦亡和铁死亡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敲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对缺氧复氧(H/R)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自噬、焦亡和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慢病毒干扰载体质粒shRIP3和阴性对照慢病毒干扰载体质粒shNC分别转染至HK2细胞中,分为shRIP3组和shNC组,另以正常培养未转染的HK2细胞作为空白组,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慢病毒转染效果。将HK2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shNC+H/R组和shRIP3+H/R组。CCK-8法检测各组HK2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微管结合蛋白1轻链(LC)3B和含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亮氨酸重复序列(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蛋白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K2细胞中LC3Ⅱ、LC3Ⅰ、Beclin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膜穿孔蛋白D(GSDMD)、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铁离子(Fe^(2+))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和shNC组比较,shRIP3组HK2细胞中RI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H/R组HK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H/R组比较,shRIP3+H/R组HK2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H/R组HK2细胞中LC3B蛋白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NLRP3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H/R组比较,shRIP3+H/R组HK2细胞中LC3B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NLRP3蛋白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H/R组HK2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P<0.05),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H/R组比较,shRIP3+H/R组HK2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升高(P<0.05),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R组HK2细胞中Caspase-1、GSDMD、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H/R组比较,shRIP3+H/R组HK2细胞中Caspase-1、GSDMD、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
何国斌王焕
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氧化应激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CRF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透析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行血液透析的47例CRF患者为对照组,行腹膜透析的47例CRF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氧化应激、钙磷代谢、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二醛(MDA)(9.04±1.18)nmol/mL、髓过氧化物酶(MPO)(6.32±1.05)U/L、磷离子(1.38±0.26)mmol/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7.31±1.09)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5.31±3.54)ng/L、白介素(IL)-6(32.50±3.28)pg/L、IL-8(47.31±5.48)pg/L、尿素氮(BUN)(19.27±2.54)mmol/L、血肌酐(Scr)(461.47±21.46)μmol/L、白蛋白(ALB)(30.94±2.88)g/L,低于对照组的(11.26±1.53)nmol/mL、(8.06±1.42)U/L、(1.65±0.38)mmol/L、(9.26±1.57)mg/L、(42.58±4.39)ng/L、(38.21±4.31)pg/L、(60.48±7.31)pg/L、(22.49±3.08)mmol/L、(497.69±23.86)μmol/L、(33.89±2.17)g/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59.58±7.82)U/mL、总抗氧化能力(T-AOC)(7.48±1.22)U/L、血红蛋白(Hb)(117.95±12.75)g/L,高于对照组的(137.77±7.26)U/mL、(5.19±0.96)U/L、(106.79±11.8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钙离子相近,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能够更好的减轻CRF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损伤,调节钙磷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提高Hb水平,但治疗中可能造成ALB下降,引发低蛋白血症,故临床需及时补充ALB,提高治疗安全性。
何国斌郭利芹王焕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氧化应激钙磷代谢营养状态
一种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用多功能架
一种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用多功能架,解决了目前夜间进行腹膜透析无法自主换液,且在换液过程中大都没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易造成细菌感染的问题;包括底座,底座固接有升降架,升降架固接有无菌操作箱,无菌操作箱内设有壳体、伺服电机、相互...
郭嘉鸿魏华布海霞何国斌
西那卡塞对腹膜透析合并SHPT钙磷及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在腹膜透析(P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PD合并SHP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骨化三醇,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西那卡塞,连续用药6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钙磷代谢指标、冠状动脉钙化(CAC)严重程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AC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钙高于对照组,血磷、iPTH、CAC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那卡塞在PD合并SHPT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够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减轻CAC,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郭嘉鸿梁照志何国斌何国斌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腹膜透析钙磷代谢
腹膜透析辅助治疗重症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在重症肾病综合征(N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40例重症NS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F组(腹膜透析组)和X组(血液透析组)各7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蛋白指标、血清炎症反应指标,并统计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24h尿蛋白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24h尿量均升高(P<0.05),但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蛋白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但两组间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TNF-α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F组各指标均低于X组(P<0.05)。F组共10.00%的患者发生并发症,与X组的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重症NS合并AKI患者肾功能、血蛋白的改善效果及应用安全性效益相当,但腹膜透析对患者微炎症反应的改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
郭嘉鸿魏华梁照志何国斌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功能炎症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