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维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414H指数:13
供职机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慢性病
  • 4篇成人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死亡率
  • 3篇死因
  • 3篇患病
  • 3篇患病率
  • 3篇病例
  • 3篇成年居民
  • 2篇代谢
  • 2篇血脂
  • 2篇血脂异常
  • 2篇睡眠
  • 2篇睡眠时间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肿瘤

机构

  • 40篇陕西省疾病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伦敦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延安大学
  • 1篇渭南市疾病预...

作者

  • 40篇王维华
  • 27篇邱琳
  • 26篇飒日娜
  • 20篇刘蓉
  • 15篇胡志平
  • 11篇刘峰
  • 10篇张义
  • 9篇曹磊
  • 9篇陈飒
  • 5篇朱妮
  • 5篇李亚军
  • 4篇李广智
  • 3篇周体操
  • 3篇张志成
  • 2篇殷文武
  • 2篇孙养信
  • 2篇范锁平
  • 1篇李霞
  • 1篇李社莉
  • 1篇张少白

传媒

  • 13篇中国慢性病预...
  • 7篇中华疾病控制...
  • 6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安市郊区居民血糖异常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延安市郊区居民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尽早筛查高危病人和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10~12月在延安市郊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3个社区中已确诊的74例≥18岁的血糖异常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4配对,在同社区随机抽取性别、婚姻状况相同,年龄匹配的296位血糖正常的社区居民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检测。结果甘油三脂偏高(OR=3.71,95%CI为1.77~7.75)和睡眠时间异常(OR=1.87,95%CI为1.06~3.28)是延安市郊区居民血糖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两种因素同时存在会使血糖异常的风险升至正常者的8倍(OR=8.00,95%CI为2.73~23.41),饮酒史是血糖异常的保护因素(OR=0.41,95%CI为0.20~0.82)。血糖异常的男性中55.56%伴有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的女性中51.72%伴有睡眠异常,所有血糖异常居民中伴有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为13.51%。结论延安市郊区居民应注意控制饮食,降低BMI和血脂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同时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和同伴行为干预,预防和改变血糖异常进而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
李霞李伟李社莉王维华
关键词:血糖病例对照研究
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特征及减寿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陕西省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13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报告的恶性肿瘤死亡个案。运用Excel 2016和SPSS 25.0软件计算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平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WPYLL)。结果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34.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1.50/10万,占全死因的21.48%。男性年均死亡率(166.00/10万)高于女性(100.3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41%,P<0.01)。0~44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45岁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75岁以后迅速升高。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共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72.35%。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PYLL为393996.33人年、PYLLR为14.98‰,AYLL为11.17年,且男性均高于女性。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WPYLL为149978人年,AWPYLL为4.25年,WPYLL男性高于女性,AWPYLL女性高于男性。结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是陕西省恶性肿瘤预防控制的重点工作,同时宫颈癌和乳腺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应针对主要恶性肿瘤和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控措施。
邱琳飒日娜刘蓉王维华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因
陕西省成人慢性肾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了解陕西省成人慢性肾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慢性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陕西省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6 202人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效样本为5 975例,慢性肾病加权患病率为8.85%,女性慢性肾病患病率(11.45%)高于男性(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025,95%CI:1.018~1.033)、女性(OR=1.520,95%CI:1.205~1.915)、高血压(OR=2.155,95%CI:1.786~2.600)、糖尿病(OR=2.193,95%CI:1.775~2.710)和高尿酸血症(OR=2.132,95%CI:1.475~3.082)与慢性肾病患病高风险相关,经常锻炼(OR=0.618,95%CI:0.460~0.832)与慢性肾病患病低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陕西省成人慢性肾病患病率较高,尤其是女性慢性肾病患病率偏高,应重点关注中老年人群、缺乏锻炼人群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疾病相关人群。
陶雅丽飒日娜武萌刘蓉王维华孟焕徐亚陇邱琳
关键词:慢性肾病患病率影响因素
决策树模型在手足口病重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陕西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分布及影响因素,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 2007软件对2014—2016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用SPSS 13.0软件对手足口病重症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R软件的rpart及rpart.plot软件包进行手足口病重症发病风险的决策树分析。结果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10—12月有一个小高峰;发病前5位的县(区)依次为长安区、雁塔区、未央区、蒲城县和临渭区,榆林市、延安市和商洛市手足口病重症率较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患者现住址、就诊医院级别、诊断间隔时间(发病时间与诊断时间的间隔,以天为单位)、人群分类、异地就医及发病月份均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决策树模型显示,异地就医、患者现住址及诊断间隔时间是陕西省手足口病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模型预测总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8.97%、88.80%和58.88%。结论该决策树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手足口病重症,但需纳入更多影响因素,提高预测敏感度。
曹磊闫云张义张义王维华陈飒李广智
关键词:手足口病决策树
陕西省部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部分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陕西省3个项目县区抽取了1800名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肺功能检测,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影响COPD患病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有效样本1638例,陕西省部分地区COPD的患病率为13.8%。其中男性患病率(18.5%)高于女性(9.6%)(χ^2=27.399,P<0.001);70岁及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占22.5%,其次为60~岁、50~岁和40~岁,患病率分别为20.4%、12.9%和8.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χ^2趋势=31.97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得出,年龄(OR=2.86,95%CI:1.52~5.39,P=0.001),吸烟(OR=1.60,95%CI:1.12~2.27,P=0.031),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OR=1.83,95%CI:1.05~3.18,P=0.008)是居民患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陕西省部分地区居民COPD患病率较高,高龄、吸烟、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是患COPD的危险因素。
胡志平王艳平李亚军邱琳刘蓉王维华武萌飒日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陕西省居民体力活动状况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陕西省居民体力活动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2013年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陕西省的样本人群。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从陕西省17个监测点的样本人群中抽取调查对象,最终获得有效样本10 166人。采用全球体力活动调查问卷(GPAQ)对调查对象进行体力活动调查,按照全球体力活动调查问卷分析指南(GPAQ analysis guide)进行分析,同时利用WHO推荐标准评判体力活动的达标情况。用R 3.3.1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陕西省居民从事高强度和中等强度工作、农业及家务性体力活动所占比例分别为27.46%和80.65%,高强度和中等强度休闲性体力活动比例分别为5.10%和21.21%,交通性体力活动比例为70.00%;日均总体力活动时间为(181.66±1.66)min,工作、农业及家务性体力活动,交通性体力活动,休闲性体力活动时间分别为(136.95±1.51)、(32.62±0.47)和(12.09±0.33)min,平均体力活动代谢当量为(6 264.33±67.05)MET-min/周[(14.92±0.02)MET-h/d],88.97%的居民达到了WHO推荐的每周达到或超过600 MET-min的体力活动标准。结论陕西省居民体力活动水平较好地达到WHO的推荐标准,但以工作、农业及家务性体力活动为主,仍需进一步增加休闲性体力活动的比例和时间。
王维华马金刚飒日娜刘蓉刘峰
关键词:代谢当量
陕西省2017年动物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了解2017年陕西省动物伤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选取陕西省10个地市30家哨点医院,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制定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收集门急诊首诊的动物伤患者的一般信息、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和临床信息。采用SPSS 25.0和EXCEL 2016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圆形分布分析。结果2017年陕西省10个监测县(区)30家哨点医院共报告动物伤病例6980例,男女性别比为1.12∶1;以0~14岁组病例数最多(26.68%);致伤动物主要为犬(81.70%),其次是猫(11.36%)。圆形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动物伤发生高峰日为7月28日,高峰期为4月13日至11月11日,其中7月与8月病例数最多。动物伤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66.91%)、公路或街道(14.10%);伤害部位主要为上肢(49.08%)和下肢(42.23%),但在0~14岁年龄组,头部伤害比例相对较高(7.68%)。结论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犬、猫等动物的管理,同时通过多渠道的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儿童动物伤的预防,减少动物伤的发生。
刘蓉飒日娜邱琳王艳平胡志平李亚军王维华武萌
关键词:流行病学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在陕西省手足口病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 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方法 利用R软件对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手足口病数据构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同时利用2015年7-12月实际发病人数与模型拟合数据比较,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预测2016-2017年的手足口病发病人数。结果 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建立了ARIMA(2,1,0)×(1,1,0)12乘积季节模型,预测方程为(1-B)(1-B12)Ln(Xt)=(1-1.000B)/(1-0.532B-0.363B^2)(1-0.644B12-0.454B12^2)εt,与2015年7-12月实际发病人数比较,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为531.535,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0.114,预测2016-2017年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与2015年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ARIMA(2,1,0)×(1,1,0)12乘积季节模型可用于陕西省手足口病的发病人数预测。
刘峰朱妮邱琳王敬军王维华
关键词:手足口病
陕西省成年人睡眠总时长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睡眠总时长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陕西省MS的早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8年陕西省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陕西省10个监测点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6202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6031人,调查对象平均睡眠总时长为(7.67±1.76)h/d,睡眠总时长<6、6~8和>8 h/d组分别有613人(10.16%)、3785人(62.76%)和1633人(27.08%)。经加权后,调查对象MS患病率为36.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总时长<6 h/d与MS(OR=1.22,95%CI:1.02~1.46)、血糖升高(OR=1.23,95%CI:1.02~1.47)、血压升高(OR=1.38,95%CI:1.13~1.69)及甘油三酯升高(OR=1.21,95%CI:1.01~1.45)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总时长>8 h/d与MS(OR=0.85,95%CI:0.76~0.97)低风险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总时长<6 h/d与MS高风险相关,睡眠总时长>8 h/d与MS低风险相关,提示可将睡眠干预作为MS防控的一项措施。
武萌王艳平王维华飒日娜胡志平刘蓉徐亚陇邱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睡眠时间成年人
关中地区2018年农村中小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调查分析关中地区2018年农村中小学校饮用水水质情况,为针对性加强供水设施改造提供工作依据。方法制定农村学校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调查表,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关中地区192所农村学校管网末梢水进行采集检测,对水质影响因素与水质合格率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关中地区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总合格率为59.1%,微生物、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74.5%,84.6%,88.0%。单因素分析表明水源类型、工程类型、卫生许可情况以及消毒设备使用情况等4个因素影响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按要求消毒、工程类型、卫生许可情况影响水质合格率(OR值分别为3.14,2.05,1.99,P值均<0.05)。结论对于关中地区农村学校供水中发现的自建设施管理落后,卫生许可证将持证率较低;消毒设备不能按要求使用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学校供水的设施改造投入,针对性加强供水处理、规范消毒。
丁勇雷佩玉孟昭伟王维华贾茹常锋
关键词:饮水卫生保健质量农村卫生学生保健服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