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锋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初患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短期强化治疗的效果探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对初患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短期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8例初次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将这68例患者分为口服降糖药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其中口服降糖药组有36例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有32例患者。为口服降糖药组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短期强化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FBG(空腹血糖)的水平、2h PG(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FINS(空腹胰岛素)的水平、FCP(空腹血清C肽)的水平、Hb A1c(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及其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FBG的水平和2h PG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口服降糖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FINS的水平和FC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口服降糖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 A1c的水平和低血糖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患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短期强化治疗的效果显著,可迅速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其胰岛β细胞的功能,降低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
- 邹丽张美春陈剑锋胡俊灵
- 关键词: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口服降糖药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和诊疗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 研究探讨糖尿病(DM)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方法 随访本科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69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38例;年龄39~72岁;经过3个月的联合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BG、2h PG、FT3、FT4、TSH等指标的变化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对69例合并两种疾病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后,患者心悸、消瘦、多饮、多尿等高代谢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且各项指标如FBG降至(6.1±1.2)mmol/L、2h PG维持在(7.8±2.5)mmol/L、FT3为(4.4±2.7)pg/L、FT4降至(10.4±4.5)ng/L、TSH恢复到(4.1±1.4)m U/L,甲状腺功能及血糖浓度均优于治疗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经给予药物减量或停用后低血糖症状纠正。结论 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可出现重叠现象,且病情两者相互加重,临床上对其进行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邹丽姚平陈剑锋孙艳霞
- 关键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糖甲状腺功能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贝那普利对其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贝那普利对其浓度的影响。方法CHF患者56例,其中28例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分为对照组,给予除ACEI外常规抗心衰治疗,另28例分为贝那普利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至目标剂量,共15天,治疗前后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BNP的浓度,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的厚度(IVS)。结果各组治疗前后,BNP明显下降、LVEDD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贝那普利组BNP下降的水平、LVEDD缩小的程度、LVEF增加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NP是判定心力衰竭程度的有效指标,贝那普利能使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明显降低。
- 陈剑锋张美春郭素菊史玉水田翔伍远雄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利钠肽贝那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