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晶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321”健康教育模式在下肢静脉血栓滤器植入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研究“321”健康教育模式在下肢静脉血栓滤器植入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腔内血管外科接受下腔静脉血栓滤器(IVCF)植入治疗的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参照组(36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321”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入院当天、术前1 d、出院前1 d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干预前和干预后健康教育效果、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BREF)]及干预期间并发症。结果术前1 d、出院前1 d两组SAS、SDS评分较入院当天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参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WHOQOL-BREF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住院期间,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1”健康教育模式可缓解IVCF植入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掌握度,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 李菲菲秦晶宋丽娜余虎王紫烟栾香华侯千李亚萍
- 关键词: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 1例红斑肢痛症患者的护理
- 总结1例红斑肢痛症患者的治疗护理要点,在系统用药、应用止痛泵持续神经阻滞的基础上,对患者做基础护理、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使该例患者入院10天后好转出院。
- 李利梅秦晶陈亚丽
- 关键词:红斑肢痛症护理
- 文献传递
- 延续管理模式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延续管理模式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将104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延续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干预后12个月,两组患者SF-36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维度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秦晶王琪琳常小晶刘洪敏
-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遵医行为生活质量
-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在降低复杂型腹主动脉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在降低复杂型腹主动脉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97例复杂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采用循序减压弹力袜,观察组49例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下肢局部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 w后,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2 w后,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2 w后,两组下肢局部微循环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2 w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用于复杂型腹主动脉瘤术后患者,能够改善其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改善下肢局部微循环,并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 李品格李震秦晶
- 关键词:凝血功能
- 早期康复活动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术后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溶栓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62例, 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活动干预。术后1 d、干预1 w后采用疼痛评分表(numericalratingscale, NRS)和患者舒适度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 GCQ)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舒适状况, 并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1 d, 两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 两组N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3%, 低于对照组(19.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两组舒适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 两组舒适状况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可促进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术后康复, 减轻疼痛, 预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提高护理舒适度, 值得借鉴。
- 秦晶
- 关键词:早期康复活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疼痛下肢静脉血栓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均确诊为胆囊结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采用医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运用快速康复理念,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 秦晶
- 关键词:快速康复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 颈动脉内膜剥脱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认知情况调查
- 2022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认知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内膜剥脱围手术期患者88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间段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情况、研究组不同侧面发生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oCA评分情况、研究组治疗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手术治疗前后与国内常模比较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定向力、计算力、注意力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研究组抽象能力、语言、记忆、命名、执行功能、视空间、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6~7天定向力、计算力、注意力、抽象能力、语言、记忆、命名、执行功能、视空间、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6-7天定向力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计算力、注意力、抽象能力、语言、记忆、命名、执行功能、视空间、总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定向力、计算力、抽象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注意力、语言、记忆、命名、执行功能、视空间、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抽象能力、记忆、命名、总分高于治疗前(P<0.05),其他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双侧狭窄患者MoCA评分低于单侧狭窄患者(P<0.05),狭窄、最大狭窄程度、Rankin评分不同患者的MoCA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患者SCL-90评分高于男性(P<0.05),术前时间间隔>2月的患者SCL-90评分高于时间间隔≤2月的患者(P<0.05),其他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SCL-90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整体治疗后6~7天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7天抑郁评分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恐怖、其他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总均�
- 何净斋王瑞秦晶何嫦斋曹辉王冬雨郑元李震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围手术期心理状态
- 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开展手术治疗,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开展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腔内隔绝术。统计手术成功率、生活质量、病变处最大主动脉直径、左锁骨下分支支架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71例患者经手术后支架全部成功植入,植入成功率100%(71/71)。71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生理领域评分[(85.41±6.37)分]、心理领域评分[(83.44±6.25)分]、社会领域评分[(89.74±6.49)分]及环境领域评分[(91.58±6.73)分]均高于术前[(62.35±5.19)分、(60.14±5.08)分、(67.41±5.28)分、(70.14±6.05)分],病变处最大主动脉直径[(34.25±3.29)mm]低于术前[(38.69±3.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例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经复查显示71例患者左锁骨下分支支架通畅率为100%(71/71);71例患者出现2例支架内狭窄,1例内瘘,发生率为4.23%(3/71)。结论 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能增强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治疗效果,促使病变部位最大主动脉直径缩小,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 张楠曹辉秦晶李震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发症
- 标准式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与外翻式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标准式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standard carotid endarterectomy,sCEA)与外翻式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eversion carotid endarterectomy,e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108例行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sCEA)和研究组(eCEA),每组54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92.5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认知功能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组内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组间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阻断、手术时间为(21.46±2.18)min及(80.14±15.45)min,均短于对照组,抗生素、转流管使用率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神经损伤、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率3.70%、1.85%,与对照组7.41%、3.7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再狭窄率1.85%,低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EA、eCEA均可有效治疗颈动脉狭窄,且安全性较高,eCEA在减少阻断、手术时间,转流管使用率及治疗费用等方面更具优势,能够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方式。
- 杨雅鸽李震秦晶付蕾朱亮化召辉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 Rotarex机械取栓系统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采用Rotarex机械取栓系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下肢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观察组采用Rotarex机械取栓术。比较两组血液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踝肱指数及预后(再通成功例数、复发例数、截肢例数、并发症例数)。结果治疗后,两组D-D、Fib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但两组RBC、Hb、D-D、Fib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踝肱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通成功例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例数、截肢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tarex机械取栓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踝肱指数,降低复发、截肢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障预后。
- 杨雅鸽李震秦晶张楠靳娅轲
- 关键词:血液指标踝肱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