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杰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椎体
  • 2篇疏松性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骨折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性
  • 2篇成形术
  • 1篇点按法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压缩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置换术
  • 1篇伤口
  • 1篇伤口处
  • 1篇手法
  • 1篇手法复位

机构

  • 4篇南昌市洪都中...
  • 1篇解放军第94...

作者

  • 4篇姜杰
  • 3篇马泽仁
  • 3篇周剑
  • 2篇徐小生
  • 2篇骆松
  • 2篇王佳
  • 1篇单记春
  • 1篇李润香
  • 1篇刘晓平
  • 1篇陶志强
  • 1篇熊丽云
  • 1篇刘小平

传媒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疗效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HA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24例(34髋)。8例纤维性强直患者较容易取出股骨头,常规一次截骨锯断股骨颈;16例骨性强直髋关节取出股骨头困难,2次截骨后直接在残余股骨头上打磨。结果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4例术后随访15~36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患者生活基本都能自理,步态恢复正常。2例存在10°左右屈曲畸形,1例术后存在较明显髋后侧疼痛,分析可能与术中髋臼成形时髋臼后壁骨折有关。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下沉,1例发生髋关节前脱位,经脊柱外科医师矫正后凸畸形后改善。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活动均达到140°(100°~203°),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2分。结论采用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可明显恢复关节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马泽仁单记春徐小生李润香熊丽云周剑姜杰骆松刘小平王佳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摸点按法”复位配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椎体成形术联合“手摸点按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椎体成形术联合“手摸点按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天数、椎体前柱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度改善以及术后第1天VAS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椎体前柱高度、椎体后凸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椎体前柱高度、椎体后凸角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术联合"手摸点按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够有效复位椎体前柱高度,减少后凸畸形及减轻疼痛症状。
刘晓平马泽仁姜杰周剑黄龙飞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法复位椎体成形术
一种脊柱内镜辅助下ACDF手术椎体撑开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柱内镜辅助下ACDF手术椎体撑开装置及系统,椎体撑开装置包括撑开主体,撑开主体上连接有两个撑开臂,撑开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撑开臂间距的调节组件;两个撑开臂上均设置有嵌入安装机构和连接管道,嵌入安装...
陶志强姜杰熊杰
椎体成形结合拔伸牵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
2018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单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PVP结合拔伸牵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3种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科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PVP、PVP结合拔伸牵引及PKP3种不同方法治疗,以手术前及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变化、骨水泥渗漏率、随访过程中伤椎前缘高度丢失情况及邻椎骨折发生率为评判指标。结果:(1)术后第1天3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VP结合拔伸牵引组和PKP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分别较术前提高(11.3±2.5)mm和(10.5±2.0)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椎体较术前虽有增高(3.9±1.2)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间术后椎体骨水泥渗漏情况及12个月后随访邻近椎体骨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拔伸牵引和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不同方法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用经皮椎体成形术。
徐小生马泽仁周剑骆松姜杰王佳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