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南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山茱萸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 B)蛋白表达及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山茱萸多糖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D-半乳糖(140 mg·kg^(-1)·d-1)皮下注射构建大鼠衰老模型,同时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予山茱萸多糖(0.14,0.28 g·kg^(-1)·d-1)灌胃6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高频刺激海马CA3区Schaffer侧支,在同侧海马CA1区诱导LTP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DNF和Trk 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目标象限内游泳的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和探索次数明显减少,海马LTP幅度显著降低,海马BDNF和Trk B蛋白表达降低(P<0.01)。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在目标象限内游泳的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和探索次数明显升高,海马LTP幅度显著升高,海马BDNF和Trk B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山茱萸多糖可通过提高海马BDNF和Trk B的表达及大鼠海马CA1区的LTP,明显改善突触的可塑性,这可能是山茱萸多糖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重要机制之一。
- 王爱梅陈亚奇李旻未小明薛娣王方刘洪恩
- 关键词:山茱萸多糖衰老学习记忆能力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长时程增强
- 辣木籽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辣木籽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辣木籽组。模型组和辣木籽组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术前7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辣木籽组术前7天给予辣木籽混悬液灌胃。检测三组血清肌酐、尿素氮、丙二醛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三组肾组织丙二醛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辣木籽组血清肌酐、尿素氮、丙二醛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辣木籽组肾组织丙二醛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辣木籽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 曲震理王方赵韡王中晓
- 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应激
- 微课在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药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开展被引量:4
- 2016年
- 药理学作为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课程改革对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和微课教学的出现,将微课教学与药理学有机结合,为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作有益尝试。本文通过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开展,分析微课的影响及意义,从而使其有助于药理学教学,更好地为培养全科医生服务。
- 胡清茹马瑜红王中晓田林燕王方
- 关键词:全科医生培养药理学课程改革
- 山茱萸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BDNF、TrkB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受体(Trk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构建大鼠衰老模型,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逆转录PCR法检测海马BDNF和TrkB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潜伏期明显降低,错误次数明显增多,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探索次数明显减少,海马BDNF和TrkB mRNA表达降低(P<0.01)。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潜伏期明显增高,错误次数明显降低,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探索次数明显增加,海马BDNF和TrkB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山茱萸多糖能提高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增加衰老模型大鼠海马BDNF和TrkB mRNA的表达有关。
- 王爱梅陈亚奇李旻王方未小明张廷刘洪恩
- 关键词:山茱萸多糖衰老记忆障碍
- Tipe2过表达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迁移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观察Tipe2过表达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脂质体转染技术建立Tipe2过表达的H446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利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技术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Tipe2蛋白表达情况,细胞信号Erk1/2、p38、p65通路激活情况和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GFP-Tipe2质粒转染H446细胞成功高表达Tipe2并带有标签GFP的绿色荧光。Tipe2过表达抑制Erk1/2通路磷酸化、抑制NF-κB通路p65磷酸化、增强p38通路磷酸化。H446-Tipe2组在48 h细胞迁移运动明显比H446-Vector组划痕区间宽,细胞运动缓慢。结论 Tipe2过表达抑制Erk1/2和NF-κB通路并激活p38通路,并且抑制H446的细胞迁移运动。
- 王方
- 关键词:ERK1/2P65迁移
- 牡荆素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部分机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牡荆素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葛根素组和牡荆素组,对各组大鼠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和相关血清标志物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药物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牡荆素1.5 mg/kg组大鼠IS/AAR下降幅度最大,抑制率为28.71%。结论牡荆素能够有效降低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通过增强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发挥其保护作用。
- 王斌王方
- 关键词:牡荆素
- 脓毒症小鼠树突状细胞B7-H1表达与免疫功能的改变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iysaccharide,LPS)所致脓毒症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B7-H1表达及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以10ng/ml脂多糖刺激体外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建立脓毒症免疫麻痹体系,利用显微拍照技术、流式细胞术、Real-Time PCR和BrdU细胞增殖反应试剂盒分别检测树突状细胞形态、B7-H1表达及抗原特异性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结果LPS刺激引起DCs由未成熟转变为成熟,且B7-H1的RNA水平增加了11.07倍(P〈0.001),蛋白表达平均荧光密度值由12.39增加到43.81(P〈0.001);然而抗原特异性混合淋巴细胞反应OD值由0.761减少为0.374,并且封闭B7-H1后OD值由0.374增加到0.595(P〈0.001)。结论LPS所致脓毒症小鼠DCs表达高水平的免疫共抑制B7-H1分子,从而引起T细胞免疫反应低下,呈现免疫麻痹状态。
- 王方
- 关键词:B7-H1脂多糖脓毒症免疫麻痹
- 山茱萸多糖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40 mg/kg,对照组大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 ml,连续6周;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从第1 d开始分别给予0.14 g/kg、0.28 g/kg山茱萸多糖灌胃,均为1次/d,连续6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2 ml灌胃,连续6周。用药结束后,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海马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跳台结果模型组[(54.90±5.40)、(126.55±13.38)s、(2.80±0.79)、(2.30±0.95)次]与对照组[(27.50±4.68)、(198.85±14.70)s、(1.60±0.52)、(1.30±0.48)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30.40±4.50)、(1.70±0.67)s、(189.88±7.99)、(1.40±0.70)次]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检测结果显示,海马中NE、DA、5-HT含量模型组[(0.371±0.076)(0.579±0.086)(0.477±0.094)μg/g]与对照组[(0.547±0.096)、(0.762±0.085)、(0.650±0.066)μg/g]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0.483±0.069)、(0.686±0.104)、(0.640±0.079)μg/g]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山茱萸多糖能够提高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有关。
- 王爱梅李永格李弋未小明陈亚奇薛娣王方李旻朱羽君
- 关键词:山茱萸多糖衰老学习记忆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
- B7-H1信号在脂多糖所致脓毒症小鼠免疫麻痹状态的作用
- 2017年
- 目的观察B7-H1信号在脂多糖(lipopoiysaccharide,LPS)所致脓毒症小鼠免疫麻痹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2月观察LPS刺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引起脓毒症免疫麻痹、DCs分化、B7-H1表达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分别利用显微拍照技术、流式细胞分析术、免疫荧光技术和Brd U细胞增殖反应试剂盒检测。应用Graph Pad Prism 5统计分析,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Newman-Keul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PS促进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且B7-H1表达阳性百分比由(4.65±1.29)%增加到(46.05±1.08)%,抗原提呈SIINFEKL-H2Kb百分比由(18.68±0.52)%上升到(90.54±0.44)%;但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OD值由(0.747±0.085)减少为(0.368±0.050),封闭B7-H1信号OD值增加到(0.585±0.033),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阻断免疫共抑制B7-H1信号可改善细菌所致脓毒症小鼠T细胞免疫反应低下的免疫麻痹状态。
- 王方
- 关键词:脂多糖脓毒症免疫麻痹
- 桃红四物汤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e,RIRI)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组(硝苯地平阳性对照组)、D组(桃红四物汤预处理低剂量组)、E组(桃红四物汤预处理高剂量组),各10只。A组、B组大鼠以生理盐水灌胃,C组大鼠以硝苯地平0.5 g/kg灌胃,D组、E组大鼠以桃红四物汤(生药浓度1 g/ml)5、10 g/kg灌胃。连续给药14 d,1次/d。第14天给药后麻醉大鼠,经腹正中切口暴露双侧肾脏,游离双侧肾蒂,右肾结扎。A组不夹闭左侧肾蒂,暴露60 min后缝合腹腔切口。其他各组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左侧肾动脉,60 min后松开使血流再灌注,缝合腹腔。再灌注24 h后下腔静脉采血,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酸酐(creatinine,Cr)、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光镜下观察左肾形态学变化。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大鼠血清中Cr、BUN、MDA含量[(456.20±53.78)μmol/L、(17.32±0.86)mmol/L、(8.38±0.56)nmol/L]较A组的(151.78±25.75)μmol/L、(9.13±0.95)mmol/L、(5.70±0.62)nmol/L明显升高;B组SOD活性为(417.50±23.48)NU/ml,较A组的(458.90±32.59)NU/m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和E组的血清Cr、BUN、MDA含量分别为(298.45±30.41)μmol/L、(12.93±0.74)mmol/L、(5.98±0.68)nmol/L、(272.87±33.45)μmol/L、(12.24±1.23)mmol/L、(5.72±0.56)nmol/L,较B组均显著降低,D组和E组SOD活性[(533.65±42.54)、(546.50±33.82)NU/ml]较B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 马瑜红黄川锋王斌李玲王方
-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缺血再灌注肾功能抗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