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燕妮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16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毒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胆红素
  • 2篇动脉
  • 2篇药物治疗
  • 2篇老年
  • 2篇老年脑梗死
  • 2篇急诊
  • 2篇红素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态脉压
  • 1篇动态血压
  • 1篇血胆红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清
  • 1篇血压
  • 1篇血脂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161...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6...

作者

  • 10篇马燕妮
  • 7篇田海军
  • 2篇曹俊娜
  • 2篇张吉楼
  • 2篇李朝武
  • 1篇蒋辉
  • 1篇丁宇慧
  • 1篇巩博
  • 1篇武婷
  • 1篇涂照义
  • 1篇李仁立

传媒

  • 5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康复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夹层急诊15例误诊分析
2008年
主动脉夹层(AD)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我们对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急诊处置的资料完整的15例AD患者误诊原因和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强调全面认真查体与及时适当的影像学检查,以便尽快正确处理,改善预后。
田海军马燕妮
关键词:夹层主动脉瘤急诊
14例饮酒后猝死原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4
2011年
急诊医生处理急性酒精过量或中毒问题时,需认识到饮酒可以造成患者猝死。WHO定义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稳定者,在1~6h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本文对近12年在我科14例患者饮酒后猝死原因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治,为避免医疗失误提供借鉴。
田海军马燕妮巩博蒋辉
关键词:酒精中毒猝死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研究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43例中青年脑梗死住院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5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吸烟、酗酒、超重、吸毒和家族史阳性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或P<0.01),而非瓣膜性房颤低于老年组(P<0.01)。2组高血压、糖尿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HDL-C、ApoA1水平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2组GLU、UA、TC、TG、LDL-C、ApoB和L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人群应注意饮食合理,戒除不良嗜好,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质量,早期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田海军马燕妮曹俊娜李朝武
关键词:脑梗死中青年
80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洗胃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08年
田海军马燕妮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
动态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卒中的关系探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测定242例脑出血和208例脑梗死患者24 h ABPM 变化,并与280例体检人员的 ABPM 做对比。结果脑出血、脑梗死组的24 h 平均 PP(24h PP)、24 h 平均 PPI(24 h P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24 h PP 的最大分布区域均在60~89 mmHg,分别占64.5%和64.4%;对照组24 h PP 最大分布区域在40~69 mmHg,占80.4%;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24 hPPI 的最大分布区域均在0.40~0.49,而对照组24 h PPI 在<0.40。而且,三组24 h PP、24 h PPI 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结论脑卒中病人的 PP 与 PPI 较同年龄无脑卒中者明显增加,PP、PPI 增加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田海军马燕妮李仁立
关键词:脉压脉压指数脑卒中动态血压
纳洛酮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张吉楼马燕妮
关键词:纳洛酮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内科药物治疗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老年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测定其发病前期和急性期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43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发病前期TBil、I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急性期(P均<0.01),而急性期患者I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高于发病前期(P均<0.01)。2组D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清胆红素与老年脑梗死有一定相关性。动态监测IBil浓度的变化对预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判断其病程的进展有重要的意义。
田海军马燕妮曹俊娜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胆红素
克感敏致过敏性荨麻诊1例
2002年
女患,22岁,因发热、鼻塞伴全身酸痛1天,于2001年8月4日就诊。查体,体温37.6℃,鼻阻塞,流涕,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清晰。血常规、胸透均正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克感敏2片口服(上海九福药业公司生产,批号95-002005)。2小时后突然感面部、双耳、颈部瘙痒,口唇麻木,随之出现眼睑、口唇肿胀。查体,体温36℃,血压110/70mmHg,眼睑、耳及口唇水肿。颜面、颈部潮红,可见红枣大小散在丘疹,部分融成片状。考虑荨麻疹,即予以非那根50mg肌注,10%葡萄酸钙10ml静注,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10mg静滴,半小时后瘙痒消失,皮诊隐退,水肿减轻,口服特非那丁60mg,bid,次日症状均消失。3周后再次口服克感敏半片,1小时左右又出现颜面、颈部及躯干、四肢痒,可见片状皮诊,呈暗红色。
张吉楼马燕妮武婷
关键词:抗过敏药物过敏性荨麻疹病例报告克感敏
吡拉西坦与脑活素治疗血管性痴呆
2000年
涂照义马燕妮李朝武丁宇慧
关键词:吡拉西坦脑活素血管性痴呆药物治疗
老年脑梗死与血胆红素、血脂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与血清胆红素、血脂的关系。方法对77例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43例结果进行比较。老年脑梗死组再分为二个亚组:脑血栓形成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二个亚组间再进行以上参数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 TBIL、IBIL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 L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 DBIL、TC、TG 差异无显著性。两亚组比较结果脑血栓形成组血清 TBIL、IBIL 水平显著低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P<0.01)。两组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非瓣膜性房颤等危险因素上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DBIL、TC、TG、Lp(a)的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胆红素降低,Lp(a)水平升高与血栓性脑梗死有一定相关性,是预测脑梗死危险的重要指标。
田海军马燕妮李仁立
关键词:脑梗死老年胆红素血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