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玲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对比造影
  • 1篇多模态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退变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诊断
  • 1篇影像诊断分析
  • 1篇造影
  • 1篇融合技术
  • 1篇肾动脉
  • 1篇肾动脉狭窄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腺
  • 1篇十二指肠腺瘤
  • 1篇十二指肠肿瘤

机构

  • 5篇青岛市市立医...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5篇杨玲
  • 3篇张琳
  • 2篇安鹏
  • 1篇刘增胜
  • 1篇孙屹岩
  • 1篇徐爱德
  • 1篇赵宏
  • 1篇王弘岩
  • 1篇方明
  • 1篇杨志成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胃双对比造影对胃良性溃疡的诊断价值
2007年
胃良性溃疡在双对比造影像上有其特殊的表现。本文收集有较完整资料的69例胃良性溃疡病例,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现对其双对比造影时各种表现总结如下:
张琳安鹏杨玲
关键词:胃良性溃疡
多排螺旋CT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多排螺旋CT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015年8月—2016年4月之间共收治了25例肾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3例,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对照组12例,采用超声检查。观察肾动脉狭窄情况,分析两组诊断方式的区别。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到了92.3%,且CT表现较为明显,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有效地诊断出肾动脉狭窄的各项病情指标,应用价值较大,值得进一步推广。
杨志成杨玲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多排螺旋CT
腰椎间盘退变与其高度降低的关系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人体腰椎间盘退变与其高度降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Frobin的失真-补偿X线测量法测量实验组98例(291个)、对照组200名(597个)腰椎间盘的高度值。依据髓核信号强度变化及有无突出的情况,将实验组291个腰椎间盘分成A^F组,比较各组腰椎间盘高度值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信号无改变、无突出)、B组(信号无改变、有突出)及C组(信号轻至中度减低、无突出)腰椎间盘高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信号轻至中度减低、有突出)、E组(信号消失、无突出)及F组(信号消失、有突出)腰椎间盘高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先于其高度降低。腰椎间盘高度的降低出现于退变后期,退变早期不伴有高度降低。
刘增胜方明杨玲孙屹岩徐爱德
关键词:椎间盘椎间盘退变磁共振成像X线
浅析对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技术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患者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成功率。但在进行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影响影像融合的因素,从而降低影像的准确性。因此,相关学者应对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提高影像融合的精确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
张琳杨玲王弘岩
关键词:医学影像多模态
十二指肠腺瘤的影像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十二指肠腺瘤是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非常少见,但却是最常见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1],因其具有恶变的可能,很多学者通过不同方法对其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如卢凯民^[2]通过消化道钡餐和纤维十二指肠镜对其病理、临床特征和X线进行了描述;王东等^[3]在2005年研究了十二指肠腺瘤超声内镜的图像特征,
张琳安鹏赵宏杨玲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腺瘤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