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4篇宫腔
  • 4篇宫腔镜
  • 2篇诊治
  • 2篇手术
  • 2篇腔镜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肌瘤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电切术治疗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术
  • 1篇性病
  • 1篇孕酮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病变
  • 1篇窄带成像
  • 1篇栓塞

机构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晓东
  • 3篇韩璐
  • 1篇冯九香
  • 1篇郭玲莉
  • 1篇孙燕茹
  • 1篇王敏
  • 1篇洪开
  • 1篇荆春丽
  • 1篇姜继勇
  • 1篇宋晓霞
  • 1篇曹锐
  • 1篇李晴晴
  • 1篇谢妍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子宫假性动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6年
近年来,持续增高的剖宫产率不仅使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等剖宫产术后常见病发生率明显增多,一些罕见的疾病如子宫假性动脉瘤(UAP)也屡见报道。UAP是指由于子宫动脉壁缺陷导致血液外渗被周围组织包绕而形成的、与动脉腔相通的搏动性血肿,多发生于剖宫产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各种妇产科操作后,因子宫假性动脉瘤破裂多发病急、出血凶猛可危及患者生命,并易误诊,为进一步加强对UAP的认识,现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剖宫产术后半年出现UAP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下UAP病灶切除术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孙燕茹韩璐王晓东曹锐荆春丽冯九香宋晓霞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术
宫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宫腔内左炔诺孕酮释放系统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的近中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宫腔内左炔诺孕酮释放系统(LNG-IUS)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01-01—2015-04-31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幼保健院1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的痛经改善情况、月经量的变化、子宫体积的变化及子宫腺肌瘤复发情况。结果 18例宫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手术时间(58.3±6.4)min,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14例痛经患者,2例(2/14,14.3%)部分缓解,5例(5/14,35.7%)明显缓解,5例(5/14,35.7%)完全缓解,2例(2/14,14.3%)无月经来潮。14例经量多者,术后经量均减少、经期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术前的(29.3±0.7)%,P<0.05];月经周期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3.3)d vs.(4.3±2.2)d,P>0.05]。10例合并不同程度贫血者贫血均纠正。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均缩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5±94.5)cm3vs.(123.8±59.4)cm3,P<0.05],随访期间彩超均未提示子宫腺肌瘤复发。8例(8/18)术后阴道分泌物量多、稀薄;4例(4/18)术后3个月内有点滴阴道流血,均于3~6个月渐恢复正常;1例(1/18)体重增加。2例(2/18)因阴道分泌物较多表示满意度欠佳,余均满意。结论宫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近中期疗效明显。
李晴晴王晓东韩璐
关键词:子宫腺肌瘤宫腔镜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6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直径≥5cm子宫黏膜下肌瘤65例,其中0型肌瘤6例,Ⅰ型19例,Ⅱ型4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单发36例,多发29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结果本组手术过程均顺利,主要肌瘤完全切除;0、Ⅰ、Ⅱ型肌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型肌瘤手术中膨宫液用量较Ⅰ、Ⅱ型肌瘤少(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0个月~5a,月经过多控制成功率90.9%,总满意率92.3%,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较大肌瘤切除完全、创伤小、并发症少。
洪开王晓东姜继勇
关键词: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手术
宫腔镜窄带成像下诊治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窄带成像下诊治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分别使用白光和窄带成像技术(NBI)模式对子宫内膜进行PLAM-COEIN分类和病灶性质的判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模式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治的作用。结果 NBI在显示病灶轮廓、微血管清晰度方面明显优于白光模式(χ~2=48.020,P=0.000);白光与NBI模式下诊断与病理诊断Kappa值分别为0.605和0.911,NBI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病理阳性病灶(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88例阴性病灶(非结构异常COEIN病例)30例。根据高于周边内膜的不规则突起或明显赘生物,质地坚韧或糟脆,新生异型血管丰富,白光和NBI模式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83.05%和96.61%(χ~2=11.874,P=0.001),敏感性分别为81.82%和97.73%(χ~2=12.129,P=0.000),特异性分别为86.67%和93.33%(χ~2=0.671,P=0.335)。结论 NBI可清晰地观察子宫内膜病变的轮廓及微血管形态变化,有助于其性质及程度的判断,减少漏诊,NBI引导下子宫内膜病变的定位活检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谢妍韩璐王敏王晓东郭玲莉
关键词:窄带成像宫腔镜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