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再造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对于不适合应用腹部及背部皮瓣进行自体乳房再造的患者,使用股深动脉穿支(PAP)皮瓣进行乳房再造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8月,我院对1例34岁患左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术前应用便携式Doppler血流探测仪定位双侧股深动脉穿支血管位置,于乳腺癌切除手术同时即刻行双侧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中所取右侧PAP皮瓣18 cm x5 cm,左侧PAP皮瓣20 cmx5 cm,双侧血管蒂长约6 cm,动脉直径约2.2 mm,右侧股深动脉穿支动静脉与左侧胸背动静脉行端-端吻合,左侧股深动脉穿支动静脉与左侧胸廓内动静脉近心端行端-端吻合。结果患者病理:乳腺高级别导管原位癌,前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4)。患者双侧股深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未见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5d下地活动,术后1周出院,随访1个月,恢复良好,双下肢活动未受影响,患者自身对于再造乳房及供区恢复均满意。结论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因其血供恒定及供区隐蔽,可以作为除腹部及背部皮瓣以外乳房再造的另一个良好的供区选择。
- 穆简彭喆毕晔刘岩杨锴李广学朱怡曹迎明杨后圃王殊
- 关键词:乳房再造自体组织穿支皮瓣
- 乳房再造同期行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房再造手术同期行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2月,对6例乳腺癌术前患者及5例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在乳房再造术中(即刻及延期)同期行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患者年龄36~55岁,平均45岁。乳腺癌术前患者病程7 d^6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肿瘤分期:T_(is)N_0M_0 2例,T_1N_0M_0 3例,T_2N_0M_0 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于术后2~25年,平均8年入院。11例患者均采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乳房再造术应用假体乳房再造术7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4例;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中6例采用假体植入隆乳术,5例采用乳房缩小术。结果术后1例出现乳房切口边缘局部愈合不良,给予换药治疗,脱痂后伤口延期愈合;其余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伤口感染,假体感染、移位、外露、包膜挛缩等并发症。术后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患者自身及整形外科专科医师对双侧乳房对称和美观的评价,优9例,良2例,优良率100%。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根据患侧乳房再造的方式及乳房外形,乳房再造术同期行对侧乳房对称性整形手术,避免了二次手术,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 刘岩穆籣李广学杨锴彭喆毕晔朱怡王偲
- 关键词:乳房再造乳房缩小术隆乳术
- 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评价血管吻合通畅性的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中评价吻合通畅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行游离皮瓣血管吻合术的女性患者17例,均应用自体组织进行乳房重建术。所有患者中腹壁下动脉与胸背动脉吻合13支,腹壁下静脉与胸背静脉吻合12支,腹壁下动脉与胸廓内动脉吻合7支,腹壁下静脉与胸廓内静脉吻合15支,股深动脉与胸背动脉吻合1支,股深静脉与胸背静脉吻合1支,股深动脉与胸廓内动脉吻合1支,股深静脉与胸廓内静脉吻合2支。所有患者血管吻合术中均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观察吻合口的通畅性。结果本组17例患者共吻合动脉22支,静脉30支。17例患者术中共进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38次,未出现过敏反应等造影并发症。22支动脉及30支静脉吻合中分别有1例动脉及1例静脉出现首次吻合血流不通畅,经过重新吻合后再次造影,显示吻合通畅(动静脉最终通畅率均为100%)。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7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皮瓣缺血坏死、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可以准确地评价血管吻合口的通畅性,及时发现血管吻合异常,确保血管吻合的质量,从而避免皮瓣缺血坏死等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刘岩穆籣李广学彭喆杨锴毕晔朱怡王偲
- 关键词:血管吻合术血管造影术吲哚菁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