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汉文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陕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锈病
  • 1篇蚜虫
  • 1篇小麦
  • 1篇马铃薯
  • 1篇马铃薯产量
  • 1篇马铃薯生产

机构

  • 2篇陕西省农业科...
  • 1篇陕西省农科院

作者

  • 2篇刘汉文
  • 1篇刘常宏
  • 1篇谷爱仙
  • 1篇赵小明

传媒

  • 1篇国外农学(麦...
  • 1篇全国马铃薯学...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陕西省马铃薯生产状况分析
1 前言马铃薯是高产作物,根据1965年联合国的资料,它的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比同属高产作物的玉米高45%,比水稻高60%和比甘薯高64%。即高产中的高产。它是粮菜兼用作物,“米袋子”工程有它,“菜篮子”工程也少不了它。特...
刘汉文杨茂才谷爱仙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马铃薯产量
文献传递
小麦雨锈病蚜传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1984年以来,进行了介体蚜虫传毒试验,证明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麦无网长管蚜、麦二叉蚜及玉米蚜均可传毒,传毒发病率分别为74.2%、59.0%、53.6%、31.5%和17.4%。禾谷缢管蚜传毒特性、取食获毒或传毒最短时闻为5分钟,发病率达6.67%。2小时可充分获毒或传毒。蚜虫传毒有间歇现象,持毒期3天,传毒潜伏期65—70分钟。由此可见,小麦雨锈病是由多种蚜虫传播的具有半持久性传毒特性的病毒病。禾谷缢管蚜传毒能力因龄期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翅蚜传毒能力最强,无翅成蚜次之,若蚜最低。接种一头带毒蚜虫即可引致发病,接种蚜头数增加,发病率提高,接种7头蚜虫,发病率可达84.2%。
赵小明刘常宏刘汉文
关键词:小麦蚜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