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飞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腰椎
  • 6篇手术
  • 6篇椎管
  • 6篇脊柱
  • 5篇椎管狭窄
  • 4篇腰椎管
  • 4篇腰椎管狭窄
  • 4篇腰椎管狭窄症
  • 4篇椎管狭窄症
  • 4篇狭窄症
  • 4篇疗效
  • 4篇内镜
  • 4篇颈椎
  • 3篇单节段
  • 3篇融合术
  • 3篇脱位
  • 3篇微创
  • 3篇螺钉
  • 3篇节段
  • 3篇后路

机构

  • 20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作者

  • 20篇张鹏飞
  • 16篇聂富祥
  • 13篇张凯
  • 12篇朱文辉
  • 12篇李想
  • 9篇郭强
  • 8篇李鹏
  • 4篇李想
  • 3篇马琳
  • 1篇毛克亚
  • 1篇忽新刚
  • 1篇樊伟明

传媒

  • 3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新知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光明中医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骨牵引联合自制复位工具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颈前路手术采用颅骨牵引联合自制复位工具治疗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复位情况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42例,均行一期颈前路减压复位+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采用颅骨牵引联合自制复位工具。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前、末次随访时评估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行CT、X线及MRI检查,评价Cobb角变化、脊髓神经减压情况及关节突交锁复位情况;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评价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颈动脉、椎动脉及食管等破裂损伤;均获得满意复位,其中39例完全复位,3例未完全复位。1例术后因高位脊髓神经损伤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1例术后并发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差自动出院;余40例患者随访6~12(7.5±0.3)个月。42例患者术前ASIA分级A级2例(包括1例死亡),B级7例(包括1例自动出院),C级16例,D级13例,E级4例。除死亡及自动出院患者,其余40例末次随访时1例A级患者无变化,6例B级患者转为C级1例、D级5例,16例C级患者转为D级7例、E级9例,13例D级患者均转为E级,4例E级患者无变化。40例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3.91±1.22)°、[(4.24±1.13)°]均大于术前[(1.80±0.74)°](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大于术后1周(P<0.05);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NDI评分[(32.17±13.79)、(14.00±6.45)分]、VAS评分[(3.50±1.34)、(1.13±0.79)分]均低于术前[(56.78±17.50)、(6.17±1.38)分](P<0.05),末次随访时N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P<0.05)。4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行颈椎X线及CT检查,显示骨折脱位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颈椎序列恢复良好;行颈椎MRI检查,显示脊髓神经减压充�
杨理强贺海怿李想李鹏聂富祥张凯张鹏飞郭高升郭强董晨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颅骨牵引复位颈前路手术
3D打印技术辅助全脊柱内镜精准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辅助全脊柱内镜精准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7-01—2021-02手术治疗的72例高度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内镜精准开窗,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内镜开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X线透视次数,以及术后1周、3个月、1年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结果7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穿刺次数、X线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3个月、1年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周、3个月、1年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3个月、1年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3D打印模型可更为直观地观察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物与骨性结构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解剖结构特殊的不利影响因素,在术前规划穿刺路径、骨性结构切除范围方面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穿刺次数、X线透视次数,降低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发生率。
李鹏李想马琳赵静郭强张鹏飞聂富祥贺海怿
颈椎关节复位装置
颈椎关节复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复位装置配件零散、不便操作的问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撑杆,支撑座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环,套环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杆,螺纹套杆贯穿支撑座,螺纹套杆内插接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
李想贺海怿李鹏杨理强张鹏飞聂富祥
一种上颈椎手术头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颈椎手术头架,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壳体、支撑侧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透气通孔和固定螺孔,所述透气通孔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上方设置有额头固定板,所述额头固定板侧面设...
贺海怿朱文辉李想聂富祥张凯郭高升张鹏飞
文献传递
经皮单向长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经皮单向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骨折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集61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经皮微创单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组,n =32)和常规开放切开内固定(对照组,n=29)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创面、术后VAS评分、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7 ~14个月(平均9.6个月)的随访,两组均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观察组(87.4±13.6) min、对照组(92.3±10.3) min,(t=-1.648,P>0.05);手术出血量:观察组(73±8.8) mL、对照组(352 ±63.7) mL,(t=-23.385,P<0.05);手术创面:观察组(12.3 ±2.30) cm2、对照组(81.5±14.2) cm2,(t=-25.937,P<0.05);住院费用(万元):观察组(3.5±0.3)万元、对照组(2.3±0.5)万元,(t=-11.223,P<0.05).术后2天及6个月VAS评分:观察组(3.0±0.4)及(1.3±0.6)、对照组(4.2±0.5)及(2.7±0.7),(t=-10.396及-8.409,P<0.05),并且与术前相比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及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观察组(89.6±7.2)%及(84.2±5.7)%、对照组(91.3±5.8)%及(86.3±4.6)%,(t=-1.009及-1.573,P>0.05),但同组内术前术后相比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均显著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单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经皮单向长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后遗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并且在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后期的丢失方面取得了同样的疗效,但患者花费较大.
李想贺海怿朱文辉张鹏飞郭强聂富祥
关键词:内固定器胸椎疗效比较研究
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及其预测效能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构建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1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5例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 d治疗后生存58例(预后良好组)、死亡107例(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法构建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占比较高(P<0.05);白细胞计数、尿素氮、血肌酐、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均升高(P<0.05);前白蛋白及24 h乳酸清除率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急性肾损伤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为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24 h乳酸清除率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获得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χ^(2)=12.691,P=0.124),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的预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81,95%CI:0.814~0.949]。结论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预测模型能综合评估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的不良预后,模型拟合度满意,预测效能较高,可为脓毒症诊疗提供指导数据。
周江伟韩贝贝隋海洋李志超张鹏飞忽新刚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脓毒症预后
单通道脊柱内镜与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单通道脊柱内镜与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情况、术后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收集该科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开展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79例LSS患者资料(包括单通道脊柱内镜手术33例,纳入单通道组;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46例,纳入双通道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相关疗效指标,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79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情况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术后的腰痛、下肢痛VAS和O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2个月时,单通道组的优良率90.1%(30/33),双通道组为91.3%(42/46),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硬膜囊横截面积均明显增加(P<0.05);术后1个月时,双通道组的硬膜囊横截面积和术后增加值均显著大于单通道组(P<0.05)。结论 单通道与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单通道脊柱内镜手术仅需单一切口,创伤相对更少;而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则操作更为灵活,减压更为彻底。
李想贺海怿李鹏马琳郭强张鹏飞张凯聂富祥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脊柱微创手术
改良T氏穿刺结合椎间孔镜270°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改良T氏穿刺结合椎间孔镜270°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该科进行改良T氏穿刺结合椎间孔镜270°神经根减压治疗的10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及腰部功能,采用Nakai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0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优良率为79.63%(86/108);术后各时间点的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VAS、ODI评分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92.61、189.92,P=0.000、0.006)。结论改良T氏穿刺结合椎间孔镜270°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较好。
张凯朱文辉郭强张鹏飞聂富祥贺海怿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神经根减压
经皮全内镜下精准有限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下精准有限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27例LDH临床资料,均利用可视化环锯进行精准有限椎板间开窗、经椎板间隙入路脊柱内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tomy,PEID),其中L_(4-5)节段8例,L_(5)-S_(1)节段19例。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EID手术,手术时间39~61 min,平均(48.2±7.5)min;术后住院时间2~4 d,平均(2.9±1.5)d;3例术后出现神经根水肿反应,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或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1 d、3个月和1年的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ODI指数均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术后1年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6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2.6%。结论精准有限椎板间开窗PEID手术治疗LDH,有效地扩大了脊柱内镜在后路椎管内的操作空间,可取得满意的减压效果,手术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李想贺海怿李鹏张鹏飞郭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身体一般状况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身体一般状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其身体一般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李想贺海怿朱文辉聂富祥张鹏飞张凯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