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甘肃省祁连山西段地球化学分区及其特征被引量:6
- 2018年
-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蕴含了丰富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采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祁连山西段地区1∶25万水系沉积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元素组合划分了5个地球化学区,并阐述了各分区的地质意义;划分的地球化学分区与一定级次的构造单元存在对应关系,可以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成矿特点,为成矿远景预测及IV级成矿区带的细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春亮张炜
- 关键词:地球化学分区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
- 南秦岭安康成矿带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研究
- 2024年
- 安康金成矿远景区位处南秦岭安康成矿带,区内赋矿层位为志留系下统斑鸠关组、梅子垭组,受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的叶坪河复式向斜构造控制,成矿类型属沉积改造型。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Au元素在各地层的平均质量分数值范围为1.19×10^(-9)-~6.68×10^(-9),而经后期变质改造的各地层中(含矿层片岩类),Au元素的质量分数值升高,各变质地层Au元素的质量分数值范围为255×10^(-9)~711×10^(-9),平均值的范围为23.06×10^(-9)~26.52×10^(-9),具找矿前景,是勘查区内主要的找矿目标。认为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围岩蚀变、化探异常可作为该区域金矿床找矿的标志。
- 张炜
- 关键词:南秦岭地质特征成矿条件
- 黄土高原西段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时空变化规律被引量:14
- 2022年
- 黄土高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在土壤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黄土高原甘肃省境内表层土壤有机碳数据,总结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在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地形地貌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了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其他典型地区的差异,并与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类型中有机碳密度呈灰褐土>高山草甸土>黑钙土>栗钙土>红黏土>灌漠土>灌淤土>黑麻土>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风沙土的分布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呈林地>建设用地>耕地>园地>草地>未利用地的分布趋势;在不同地形地貌单元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呈塬面>梯田>坡地>沟道的分布规律。黄土高原西段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全国各典型地区最低,为1.87 kg/m^(2);有机碳储量为78.56 Mt,较1990年增幅10.54%,近年来土壤有机碳储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 李春亮王翔张炜曲正钢杨菁张君
- 关键词:黄土高原碳密度土地利用类型
- 世界铬矿资源需求分析及预测被引量:13
- 2016年
- 研究全球对铬矿需求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乃至全球铬资源的合理开发、铬矿行业投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世界铬矿资源的储量和分布以及铬矿资源的消费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全球不锈钢的需求情况来预测铬矿的需求量。世界铬铁矿资源总量超过了120亿t,但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南非、哈萨克斯坦、津巴布韦等国。铬主要用于制造不锈钢,因此不锈钢的产量与铬矿的需求直接相关。近几年我国的不锈钢行业从高速增长步入平稳调整期,预测2020年我国不锈钢的需求量为2 200万t以上,铬矿的消费需求量仍将出现大幅度增长。预测未来几年内世界铬矿需求总体呈增长趋势,且需求地区仍集中在以我国为主导的亚洲市场。
- 张炜
- 关键词:不锈钢行业铬矿
- 甘肃龙首山西山头窑地区中酸性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阿拉善地块南缘龙首山西段石炭—二叠纪岩浆活动受控于南侧祁连造山作用,还是与北侧的中亚造山带相关,一直存在争议。该问题直接影响到对本区构造属性的确定及进一步找矿方向。为此,作者通过野外露头及岩心观察、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岩石化学分析及年龄测试,对该区中酸性岩体的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山头窑地区有3个期次岩浆侵入,第一期次侵入岩为白岗岩,为钙性-钙碱性、强过铝质花岗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04.3±2.2)Ma,^(87)Sr/^(86)Sr初始值为0.712568,^(143)Nd/^(144)Nd初始值为0.512205,具壳幔混合型花岗岩特征,可能与俯冲环境有关;第二期次侵入岩为石英闪长岩,为偏铝质、钙性-钙碱性岩系,显示火山弧花岗岩特点,^(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7.5±2.4)~(285.2±1.6)Ma;第三期次侵入岩为二长花岗岩体,为碱钙性-钙碱性岩系,过铝质,具后造山花岗岩特征,^(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1.2±1.7)Ma。研究认为,山头窑地区中酸性岩体形成于华里西期,与阿拉善陆块霍尔森-查干楚鲁西端弧后洋盆扩张、俯冲及闭合过程相关,为古亚洲洋向南俯冲的结果,与阿拉善中北部广泛分布的中酸性岩浆岩形成时代相近,特点相似,可做对比。
- 董国强余君鹏李通国刘涛张炜
- 关键词:岩浆岩锆石U-PB定年SR-ND同位素龙首山
- 柴北缘中酸性侵入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2024年
- 研究区位于柴北缘缝合带与磨拉石前陆盆地的结合部,区内构造经历了多期演化,岩浆岩广泛发育。岩体侵入于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和寒武—奥陶纪滩间山群中,岩性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属次铝质钙碱性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物源具有地壳和地幔的成分,并具同源岩浆演化特征。研究区主体属加里东期构造岩浆岩带,形成于板块碰撞前的构造环境,花岗岩结晶温压条件为640~720℃、0.1~0.3 GPa。
- 张炜
- 关键词:柴北缘中酸性侵入岩构造环境
- 甘肃合黎山古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阿拉善地块南缘构造环境的约束
- 2024年
- 分布于阿拉善地块南缘的龙首山岩群是金川镍矿的直接围岩,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存在较大争议。在阿拉善地块南缘新发现的侵入于龙首山岩群的合黎山古元古代花岗岩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正长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合黎山花岗岩Al_(2)O_(3)/(CaO+Na_(2)O+K_(2)O)值为0.91~1.06,K_(2)O/Na_(2)O为1.10~1.44,属钾质碱钙性花岗岩,岩石相对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P、Zr、Hf、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俯冲带岩浆弧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合黎山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859±12 Ma,侵位于古元古代晚期,揭示龙首山岩群变质地层的形成时代大于1.85 Ga,反映阿拉善地块南缘在古元古代晚期可能处于俯冲消减过程。
- 董国强余君鹏吴义布刘涛张炜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古元古代岩石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