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海鹏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放流
  • 4篇增殖放流
  • 2篇对虾
  • 2篇渔业
  • 2篇渔业资源
  • 2篇中国对虾
  • 2篇贡献率
  • 2篇海蜇
  • 2篇成活率
  • 1篇诱集
  • 1篇诱集效果
  • 1篇鱼礁
  • 1篇栖息
  • 1篇栖息环境
  • 1篇人工鱼礁
  • 1篇资源调查
  • 1篇资源量
  • 1篇资源密度
  • 1篇虾蛄
  • 1篇口虾蛄

机构

  • 7篇烟台大学
  • 3篇山东省水生生...
  • 1篇烟台市海洋经...

作者

  • 7篇付海鹏
  • 4篇邱盛尧
  • 3篇张玉钦

传媒

  • 4篇齐鲁渔业
  • 1篇海洋渔业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蓬莱衙前村海域许氏平自由标志放流试验研究
2016年
摘要2015年9月,在蓬莱海域采用体外挂牌法标志放流全长6cm以上许氏平直由苗种5万尾,同时开展了许氏平鲇最佳标志放流规格试验和标志鱼回收分析工作。结果表明,大规格标志鱼8日累积死亡率和脱牌率分别为0.2%和5.2%,小规格分别为0.8%和4.8%,大规格苗种标志效果好于小规格。放流后10个月内大规格标志鱼回捕率为1.78%,小规格为1.10%,初步摸清了标志鱼的移动分布规律,评价了其放流效果。
付海鹏王云中卢晓董天威信敬福涂忠王文豪张宁
关键词:渔业资源标志放流
不同构型人工鱼礁对星康吉鳗诱集效果分析
2020年
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俗称星鳗、沙鳗、花点糯鳗、繁星糯鳗,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东海以及日本北部和朝鲜海域,属底层性鱼类,昼伏夜出,多栖息于近海沿岸泥沙、石砾底质水域底层,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过度捕捞、栖息环境遭破坏等原因,群体资源量明显减少。
丁金强杨宝清孙利元付海鹏张金浩
关键词:过度捕捞人工鱼礁栖息环境诱集效果资源量
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增殖放流效果比较与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根据2010-2015年在靖海湾与五垒岛湾进行的海蜇(Phopilema esculentum)放流前本底调查和放流后跟踪调查结果,对比分析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苗种的放流密度及成活率。结果表明,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自然群体资源量均较低,放流群体贡献率非常大。2010-2015年靖海湾海蜇苗种放流密度为(26.92~30.96)×10~4尾·km^(-2),平均为29.45×10~4尾·km^(-2),五垒岛湾海蜇苗种放流密度为(23.05~25.14)×10~4尾·km^(-2),平均为23.97×10~4尾·km^(-2),对比结果表明靖海湾年放流密度均高于五垒岛湾。近6年,靖海湾海蜇苗种成活率分别为0.25%~0.83%,平均为0.51%,五垒岛湾苗种成活率分别为0.31%~0.96%,平均为0.67%,五垒岛湾放流苗种成活率略高于靖海湾。通过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放流效果对比分析,海蜇苗种成活率与自然群体资源量、海蜇放流密度及海蜇苗种规格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本研究可为山东半岛南部海蜇资源的修复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吕廷晋付海鹏张玉钦邱盛尧
关键词:海蜇增殖放流成活率
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口虾蛄资源调查
2016年
2010~2016年每年8月份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进行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相对数量调查。对比7年的调查结果,2014年口虾蛄出现频率最大,高达97.30%,而2010年和2011年出现频率最小,均为68.29%;对比口虾蛄相对资源密度发现,2011年相对资源密度最低,仅有100.15ind./小时,2014年相对资源密度最高,达到773.64ind./小时。其趋势为2010~2013年相对资源密度较低,2014年迅速上升,2015~2016年又开始下降。
吕廷晋丁金强付海鹏邱盛尧
关键词:口虾蛄
五垒岛湾海蜇增殖放流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对五垒岛湾2010—2015年的海蜇增殖放流前本底资源量和增殖放流后资源增加量进行调查,采用扫海面积法进行估算,并对每年的海蜇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的比例及放流苗种的阶段成活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10—2015年,海蜇增殖放流10 d后,放流群体占总资源数量比例分别为74.95%、94.68%、100%、94.45%、90.46%、92.58%,五垒岛湾海域海蜇自然群体资源量较低,放流群体海蜇资源起到了明显的补充作用;放流苗种在放流10 d后的阶段成活率分别为0.31%、0.44%、0.73%、0.88%、0.69%、0.96%,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成活率仍偏低.
付海鹏邱盛尧袁磊张玉钦吕廷晋
关键词:海蜇增殖放流
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2016年
摘要2010~2015年每年5~8月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前后,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分别进行中国对虾的本底调查、跟踪调查、相对数量调查。对比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5年每年5月份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资源量极少,平均相对资源密度为0.75尾,网·小时;在5~6月放流苗种,放流后20天左右平均相对资源密度达到3.07尾/网·小时;8月进行的相对数量调查平均相对资源密度为1.70尾/网·小时;9-11月秋汛期间山东南部各地市累计回捕对虾平均产量为1277.62t,其中增殖放流群体比例平均达到97.00%。增殖放流群体对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中国对虾资源起到明显的补充作用。
吕廷晋付海鹏张玉钦邱盛尧
关键词: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回捕率
2010-2016年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增殖放流资源动态研究
在渔业资源普遍衰退的情况下,增殖放流工作是提高渔业资源数量,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提高渔民经济收入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措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2010年~2016年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放流前的本底资源调查、放流后的跟踪...
付海鹏
关键词: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渔业资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