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韶晖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低聚
  • 1篇低聚物
  • 1篇亚硫酸
  • 1篇亚硫酸氢钠
  • 1篇乙烯
  • 1篇易位
  • 1篇易位反应
  • 1篇异戊二烯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分离
  • 1篇脂肪醇
  • 1篇脂肪酸
  • 1篇乳液
  • 1篇乳液聚合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顺丁橡胶
  • 1篇微乳液
  • 1篇微乳液聚合
  • 1篇戊二烯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音乐学院

作者

  • 5篇林韶晖
  • 4篇潘勤敏
  • 1篇徐莹
  • 1篇邹婷婷
  • 1篇蒋斌

传媒

  • 2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信息记录材料
  • 1篇当代音乐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二元/三元脂肪酸—脂肪醇共晶相变储能材料模拟分析及实验研究
2023年
本文基于低共熔理论,通过MATLAB软件的模拟研究,设计开发了八种新型二元及三元脂肪酸-脂肪醇共晶相变材料,其中三种相变温度在17~20℃之间,相变潜热在16207~16890 J/g之间,适合低温建筑保温领域的需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测试月桂醇-硬脂酸,月桂醇-棕榈酸和月桂醇-硬脂酸-棕榈酸共晶相变材料的热物性能,实验结果与模拟较为吻合,误差较小,证明模拟计算的可靠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证明组分之间仅有物理作用促进彼此结合。新型共晶相变材料的开发降低了单一脂肪酸/脂肪醇的相变温度,扩大了其应用领域。
庄英林韶晖冯献社潘勤敏
关键词:脂肪酸脂肪醇MATLAB软件
超疏水石墨烯/甲醛-三聚氰胺-亚硫酸氢钠共聚物海绵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石墨烯(GE)改性的超疏水超亲油甲醛-三聚氰胺-亚硫酸氢钠(FMS)共聚物海绵,首先在FMS海绵基质上进行GE原位聚合,然后通过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构筑超疏水结构。采用FTIR、SEM、TGA、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对海绵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GE成功地修饰了FMS海绵,制备出的GE/FMS共聚物海绵的接触角达158.9°。将GE/FMS共聚物海绵用于油水分离,经20次对机油吸附-解吸附测定后仍能保持稳定的超疏水性质。改性后的GE/FMS海绵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且对油和有机溶剂具有高度选择吸收性,对氯仿和机油的吸收量分别达到自身质量的约125倍和90倍,对油或有机溶剂的回收率达到87%以上。进一步对油或有机溶剂与水的分离进行了应用模拟,结果表明:改性后的GE/FMS海绵可以高效快速地将油或有机溶剂从水中分离出来,对于投入生产及吸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魏倩林韶晖冯献社REMPEL Garry L潘勤敏
关键词:超疏水石墨烯油水分离
烯烃易位法降解顺丁橡胶及制备遥爪低聚物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烯烃交叉易位反应,在Grubbs二代催化剂和含有功能基团的链转移剂作用下,研究了工业级高分子量顺丁橡胶的降解以及高附加值遥爪型丁二烯低聚物的制备.涉及的链转移剂主要是轴对称的顺丁烯类衍生物:顺-1,4-二氯-2-丁烯(DCB)、顺-1,4-二乙酰氧基-2-丁烯(DAB)、马来酸二甲酯(DMM)、马来酸二乙酯(DEM).产物的分子量(Mn)和分子量分布指数(PD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产物的分子链段结构和组分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不同的链转移剂,控制顺丁橡胶/链转移剂、顺丁橡胶/催化剂的摩尔投料比以及反应时间,可以有效控制低聚物的Mn和PDI,其Mn变化范围为230-4800,PDI变化范围为1.09-2.82.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一定反应条件引入DAB,可以逐一断裂顺丁橡胶的主链,获得丁二烯重复单元仅为1的小分子新结构.
邹婷婷蒋斌林韶晖潘勤敏
关键词:顺丁橡胶降解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异戊二烯-co-苯乙烯)核壳纳米乳液的合成与直接氢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可控微乳液法合成粒径19~200 nm,且呈球状分布均匀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异戊二烯-co-苯乙烯)(PMMA/PIS)核壳纳米粒子,通过水合肼产生原位氢的技术,对合成的PMMA/PIS乳液体系进行直接常压氢化,对影响氢化度的因素、聚合物氢化前后结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聚合物粒径、水合肼及双氧水用量等都是影响聚合物的氢化度的因素.研究发现,氢化以PMMA为核,PIS为壳的核壳结构乳液可以显著提高PIS氢化程度,减少氢化过程中凝胶产生.利用FTIR、~1H-NMR、Na_2S_2O_3滴定法测定了乳液的氢化度.结果表明,当聚合物粒径小于200 nm时,乳液氢化度可达到95%以上,且无凝胶现象产生.GPC结果证明了反应是氢化而非凝胶过程.利用TEM、DLS测试了氢化后乳液的核壳结构和粒径.实验结果显示,PMMA/HPIS为核壳纳米结构.TGA结果显示,当氢化度为98%时,聚合物耐热性提高41°C.
徐莹麻鑫浩林韶晖Rempel Garry L潘勤敏
关键词:微乳液聚合核壳纳米粒子
晴川赋
2020年
林韶晖张尧(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