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庭刚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2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及安全
  • 2篇疗效及安全性...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2篇安全性
  • 1篇代谢
  • 1篇单胞菌
  • 1篇度洛西汀
  • 1篇药物
  • 1篇脂代谢
  • 1篇治疗精神分裂...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糖脂
  • 1篇糖脂代谢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研究
  • 1篇体质量

机构

  • 5篇攀枝花市第三...
  • 2篇攀枝花市仁和...
  • 1篇攀枝花市中心...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5篇胡庭刚
  • 2篇何泽民
  • 2篇徐勇
  • 2篇蒋志锋
  • 1篇晏子俊
  • 1篇钟秦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帕罗西汀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丙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与对照组的19.51%相当(P>0.05)。结论与单用氯丙嗪相比,帕罗西汀联合氯丙嗪可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整体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阴性症状与减轻抑郁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徐勇蒋志锋何泽民胡庭刚
关键词:帕罗西汀氯丙嗪精神分裂症安全性
度洛西汀联合帕利哌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帕利哌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奥氮平组和帕利哌酮组。两组患者均由专业的咨询师进行森田疗法相关的心理治疗,奥氮平组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帕利哌酮组给予度洛西汀联合帕利哌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和8周测试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06例患者,奥氮平组和帕利哌酮组各53例。治疗后,帕利哌酮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2%,显著高于奥氮平组患者的6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4,P=0.01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和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和8周时,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和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帕利哌酮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的HAMD评分、HAMA评分和SCL-90评分均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帕利哌酮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19%,显著低于奥氮平组患者的5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30)。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帕利哌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相比于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疗效更好,抑郁症状控制更加迅速,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胡庭刚谢叶青钟秦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度洛西汀奥氮平疗效
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体质量、糖脂代谢、内分泌的影响被引量:42
2020年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体质量、糖脂代谢、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及治疗后总有效率,并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体质量、糖脂代谢指标、内分泌指标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总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1)。治疗8周后,氨磺必利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利培酮组体质量指数、FBG、TC、TG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明显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或P<0.01)。治疗8周后,两组泌乳素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且氨磺必利组低于利培酮组(P<0.01)。氨磺必利组治疗前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无明显改变(P>0.05),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T 3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低于氨磺必利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但氨磺必利对患者阴性症状疗效更佳,且对体质量、糖脂代谢及内分泌影响较小。
徐勇蒋志锋何泽民胡庭刚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利培酮体质量
维拉帕米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2022年
考察维拉帕米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的抑制作用。测定维拉帕米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构建培养环境,考察维拉帕米对PA生长的影响,绘制生长曲线;毒力因子表达实验中,分别考察维拉帕米对PA弹性蛋白酶表达、蛋白水解酶表达和绿脓毒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维拉帕米MIC_(50)为128μg/mL,MIC_(90)为512μg/mL,最低抑菌质量浓度范围为128~512μg/mL时,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生长曲线表明,维拉帕米质量浓度为16μg/mL时,开始抑制PA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当维拉帕米质量浓度为512、256、128、64、32、16μg/mL时,明显抑制弹性蛋白酶表达(P<0.01),质量浓度为8μg/mL时,对弹性蛋白酶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维拉帕米质量浓度为512、256、128、64、32μg/mL时,明显抑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和绿脓毒素的表达(P<0.01),当质量浓度为16μg/mL时,对蛋白水解酶活性和绿脓毒素的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维拉帕米对QS的抑制有浓度依赖。维拉帕米对PA的QS有明显抑制作用,体外可明显抑制PA生长,可作为抗菌增效的潜在开发药物。
胡庭刚晏子俊晏子俊吴贤丽夏靓婧陈彤
关键词:维拉帕米铜绿假单胞菌体外研究
我院精神科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
2016年
目的对我院精神科门诊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精神科门诊自费处方10290张,对处方合格与否展开调查分析.结果本次抽查的10290张处方中包括有合格处方10092张,合格率为98.08%,不合格处方198张,不合格率为1.92%.处方不合格原因包括有无诊断、缺诊断或者是诊断采取英文缩写、处方缺项、超时间、涂改没有签字以及没有标明修改日期等.结论我院精神科门诊的处方质量相对较高,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大医务人员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力度,完善检查和管理制度,提高处方合理性,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胡庭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