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帆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地块
  • 1篇异味
  • 1篇粘度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润湿
  • 1篇润湿性
  • 1篇土壤
  • 1篇农药
  • 1篇农药污染
  • 1篇燃料
  • 1篇热解
  • 1篇脱灰
  • 1篇污染
  • 1篇煤尘
  • 1篇煤化学
  • 1篇矿物
  • 1篇矿物质
  • 1篇混合燃料
  • 1篇活度
  • 1篇罐底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冶金科工...
  • 1篇生态环境部土...
  • 1篇森特士兴集团...

作者

  • 5篇张帆
  • 2篇舒新前
  • 2篇马妍
  • 1篇于彩虹
  • 1篇张鹤
  • 1篇杜晓明
  • 1篇黄智博
  • 1篇张大定
  • 1篇王建兵
  • 1篇闾文
  • 1篇宋强
  • 1篇史怡
  • 1篇顾秋香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化学教育(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油煤水三相混合燃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2009年
开发油煤水三相混合燃料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石油资源,还可以解决石油和煤炭运输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使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长远的意义。介绍了油煤水三相混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几种不同性质的分散剂和分散剂的不同用量以及不同煤含量对油煤水三相混合燃料的性能影响,论述了油煤水三相混合燃料的粘度随煤含量和温度的变化关系。
黄智博张鹤张帆
关键词:分散剂成浆性粘度
酸洗脱除矿物对煤化学组成及润湿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为探究酸洗处理对煤尘含氧官能团和矿物质变化及对煤尘结构和润湿性的影响,采用盐酸、磷酸、乙酸和盐酸-氢氟酸对榆林煤(YL)进行处理,并利用FTIR,XRD及XRF分析煤尘化学组成及结构变化,借助毛细管上向渗透法研究煤尘的吸湿量,考察煤的灰分、矿物质组成及官能团对润湿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酸处理能够脱除煤中的大部分矿物质,对含Si的矿物质元素脱除效果较差,对Ca和K等碱金属矿物的脱除效果较好,盐酸-氢氟酸脱除率最高,为95.3%,盐酸、磷酸、乙酸的单独脱灰率分别为88.4%,84.0%和79.9%。由XRD谱可以看出,酸处理后灰样谱图上的矿物质杂峰数量明显减少,石英峰在处理后增强。通过对XRD参数拟合,发现酸处理破坏了煤中碳的微晶结构,使煤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解体。FTIR分析表明,酸处理后煤中的羟基官能团含量下降,羧酸和酚羟基C—O的吸收峰占比增加;对灰分含量、矿物质元素组成、官能团变化与润湿性的拟合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酸处理降低了灰分含量,降低了煤尘润湿性;无机矿物质元素中Si和Al元素的变化与润湿性的变化规律一致;对比原煤和脱灰煤的润湿性变化与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关系,发现在1 050cm-1~1 250cm^(-1)处的酚羟基C—O的峰面积与YL的润湿性变化趋势相反,3 400cm^(-1)~3 450cm^(-1)处羟基的峰面积与YL的润湿性变化趋势相同。
张薇宋强张帆舒新前
关键词:煤尘脱灰矿物质含氧官能团润湿性
矿物基环境修复材料制备及应用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2023年
为促进“研学结合”,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依托于化学实验平台设计了“矿物基环境修复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化学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改性沸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探索。实验由教师科研成果转化而成,已在本校环境化学综合实验课中进行教学实践,该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文献调研、材料制备与表征、性能分析、数据处理等重要技能,锻炼学生综合实验设计和思维创新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环境修复材料前沿知识的兴趣。
马妍胡冰杰张亚茹张帆王建兵于彩虹张大定
典型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的筛查与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22年
针对我国农药污染地块修复过程中异味扰民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的筛查,明确异味物质在土壤中的分布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典型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气样品全扫描分析、异味清单比对、异味活度值计算、累计异味贡献率分析等方法,筛查确定土壤中主要的异味物质;基于筛查结果,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应用GC-MS分析,查明土壤中主要异味物质的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该典型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中涉及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苯、三氯乙烯、二硫化碳、氯仿、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苯、噻吩、甲基环己烷、正己烷、四氯乙烯、乙苯和四氯化碳15种异味物质,异味活度值分别为7287.5、2755.6、714.8、676.7、438.5、294.5、229.4、74.7、55.4、50.0、49.6、18.9、3.1、1.7和0.6.②累计异味贡献率超过90%的主要异味物质为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苯和三氯乙烯,四者最高含量分别为10.9、48.5、797.7和33000.0 mg/kg,主要分布在除草剂车间、菊酯车间、敌敌畏车间、氧化制氯车间、百草枯车间和氧乐果车间等生产区域.③异味物质含量普遍随土壤埋深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主要分布在1.8~6.8 m的粉质黏土和6.8~10.6 m的粉土中.研究显示,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种类复杂,可采用累计异味贡献率分析法进行筛查;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的空间分布主要与生产过程、土壤埋深和土壤性质有关.
马妍郑红光史怡史怡张帆赵威光杜晓明
关键词:土壤
钢渣对京津冀地区典型罐底油泥热解影响
2020年
为了研究钢渣对油泥热解产物的影响,以京津冀地区典型罐底油泥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热重分析仪对油泥热解条件及反应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设计考察了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停留时间和钢渣添加量等对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GC)、气质联用(GC-MS)、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对热解气体、热解回收油和热解焦表征,并对反应后固体残渣采用磁选的方式回收钢渣及分析物相组成(XRD)。热重分析(TG)表明:添加钢渣有利于油泥失重率增加。热解动力学计算表明,油泥单独热解和添加钢渣的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32,7.43 kJ/mol。固定床实验表明:当热解温度为550℃,升温速率为40℃/min,停留时间为30 min时,钢渣添加量为15%时,油泥热解回收油产率最高,达到16.03%。通过17组响应面实验设计,预测回收油产率最高可达16.12%。热解产物分析表明,添加钢渣提高了气体中H2和CH4产量增加,降低了CO2产量。焦油的GC-MS分析表明,添加钢渣提高了焦油中低碳原子数成分含量。这证明了油泥和钢渣协同处置的可行性,可为热态钢渣与油泥的协同处置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闾文贾晋炜张少飞张帆宋强顾秋香舒新前
关键词:钢渣热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