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江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血清
  • 4篇神经功能
  • 4篇卒中
  • 4篇急性
  • 3篇丁苯
  • 3篇丁苯酞
  • 3篇疗效
  • 3篇脑胶质瘤
  • 3篇脑卒中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3篇苯酞
  • 2篇预后
  • 2篇神经功能缺损
  • 2篇酸性蛋白

机构

  • 15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王江波
  • 12篇张冠群
  • 11篇刘君
  • 9篇朱亮
  • 7篇刘志广
  • 6篇刘丙丽
  • 6篇袁方
  • 6篇李伟
  • 3篇衡卫卫
  • 2篇李君
  • 2篇胡伟伟
  • 1篇张宁
  • 1篇曹培卫
  • 1篇崔晓

传媒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α干扰素(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为研究组,同时纳入5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不同症状、阶段及预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恢复期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急性期(P<0.01)。1年随访发现,预后差的患儿在入院时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重症及急性期为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变化对评价病毒性脑炎的病情、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胡伟伟刘志广李伟袁方刘丙丽刘君朱亮王江波曹培卫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Α干扰素S100B蛋白脑脊液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后阿加曲班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后阿加曲班序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4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采用阿替普酶溶栓后阿加曲班治疗;对照组22例,仅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未采用阿加曲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4 d、3个月,病人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愈发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阿加曲班序贯治疗,与仅用阿替普酶治疗均可改善神经功能,但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阿加曲班序贯治疗效果更优。
刘君衡卫卫刘焕张冠群王江波崔晓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加曲班阿替普酶序贯治疗神经功能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和疗效评定,并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4 d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刘君张冠群刘志广王江波
关键词:脑梗塞氯吡格雷阿加曲班
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变化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60 m L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再联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 L,14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D变化、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及心脑血管事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 d、1个月及6个月末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分别为(9.57±2.46)分、(8.84±2.54)分、(7.25±2.3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22±2.92)分、(15.35±3.24)分、(13.76±2.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 d、7 d和14 d末的FMD分别为(5.83±0.84)%、(6.47±0.62)%、(8.26±0.54)%,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45±0.76)%、(5.62±0.79)%、(5.82±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 d末的血浆黏度(1.09±0.34)m Pa·s、全血黏度高切(2.71±0.85)m Pa·s、全血黏度低切(5.62±0.63)m Pa·s和纤维蛋白含量(2.26±0.66)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7±0.39)m Pa·s、(3.58±0.97)m Pa·s、(6.52±0.83)m Pa·s、(3.35±0.7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末,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65%,显效率为6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和4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与对照组的1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袁方李伟刘丙丽张冠群刘君朱亮王江波刘志广
关键词:醒脑静脑蛋白水解物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疗效及保护机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保护机制。方法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OD(99.22±10.04)U/ml高于对照组的(87.51±9.21)U/ml,MDA(4.55±0.71)nmol/ml低于对照组的(6.15±0.92)nmol/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CSS评分(17.81±4.26)分、BI评分(59.29±9.03)分优于对照组的(24.39±5.75)、(46.59±9.14)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可减少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且对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李君张冠群刘君朱亮王江波张宁刘涣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48例为病例组,其中出血性脑卒中36例,缺血性脑卒中112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72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所有受检者的血清HCY水平,分析HCY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并比较不同HCY水平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的关系。结果 148例患者中,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69例、52例与27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HCY水平分别为(23.28±7.24)μmol/L和(22.34±8.46)μmol/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6±4.5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2,P<0.05);重度、中度及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患者的HCY水平分别为(43.02±10.36)μmol/L、(29.12±10.21)μmol/L和(18.82±9.3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1,P<0.05);HCY水平等级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72,P<0.01);HCY(+++)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为37.78%,明显高于HCY(++)组的20.41%和HCY(+)组的9.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老年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不仅能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而且有助于评估脑卒中预后。
李伟袁方刘丙丽张冠群刘君朱亮王江波刘志广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预后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09—2018-09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仅用丁苯酞单药治疗,实验组在丁苯酞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后评估2组不同治疗方案的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用药前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实验组NIHSS评分为(2.87±2.2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2±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效率为73.5%,实验组为94.1%,2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2.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时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治疗,较丁苯酞单药应用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未见明显增加。
刘君衡卫卫刘焕张冠群王江波李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氧状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和血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8例,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血氧饱和度(Sp O2),总血红蛋白(Hb T),还原血红蛋白(M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佳,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障碍及血氧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朱亮衡卫卫王江波
关键词:依达拉奉尼莫地平大面积脑梗死神经功能
丁苯酞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执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丁苯酞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胶囊,每次0.2 g,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连线测试、复制立方体评分、画钟测试、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测试、词汇流畅性测试等执行功能分项得分及执行功能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白介素-6(IL-6)和超敏C蛋白(hs-CRP)水平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胶囊可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
王江波孙蓉蓉张冠群
关键词:卒中后认知障碍丁苯酞
阿尔茨海默病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1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AD和OP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两者存在一些共有的致病因素、发病机制和信号通路。一些体内外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AD患者脑内淀粉样蛋白过多,病变可延伸至外周器官,引起骨骼淀粉样沉积,这将增强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体配体信号,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OP患者可能缺乏维生素D或维生素D结合蛋白水平较低,维生素D结合蛋白可以防止淀粉样蛋白聚集,从而将维生素D缺乏与AD和OP联系起来。Wnt信号拮抗剂DKK1可能是连接AD和OP的一个共同风险分子。
王江波张冠群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骨质疏松症淀粉样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WNT信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