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梦瑶

作品数:13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管网
  • 3篇饮用水
  • 3篇高通量
  • 2篇性基因
  • 2篇饮用水系统
  • 2篇生物膜
  • 2篇水处理
  • 2篇水处理工艺
  • 2篇水管
  • 2篇水系统
  • 2篇抗生素
  • 2篇抗性
  • 2篇抗性基因
  • 2篇活性
  • 2篇基因
  • 2篇高通量测序
  • 2篇测序
  • 2篇处理工艺
  • 1篇定量PCR
  • 1篇虚拟现实

机构

  • 13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徐梦瑶
  • 10篇张明露
  • 6篇王礼
  • 5篇王双玲
  • 4篇王永京
  • 4篇张灿
  • 4篇周贺
  • 1篇张琛
  • 1篇蒋永华
  • 1篇周嵘
  • 1篇潘丁

传媒

  • 3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丝网印刷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绿色包装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沉浸式传播理论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设计策略探究被引量:3
2023年
基于沉浸式传播理论角度探究数字化保护和设计策略应用,分析该方向现存的问题,通过探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意义,总结基于沉浸式传播理论的文化遗产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艺术设计策略,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思路和方法。
徐梦瑶张琛
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现实技术
文化记忆视角下吴裕泰品牌形象设计与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中国千年来形成了众多历史悠久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但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推进和消费者观念的改变,中华老字号品牌及非遗技艺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中华老字号吴裕泰为例,通过分析其品牌形象设计优秀案例,运用文化记忆理论对茶叶老字号品牌形象设计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茶叶老字号带来新时代下品牌形象设计的创新思路和非遗活态传承策略。
徐梦瑶蒋永华
关键词:文化记忆中华老字号吴裕泰品牌形象设计
颗粒物对不同材质管道出水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以CDC生物膜反应器来模拟给水管网系统,选取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和不锈钢(SS)3种挂片材质,通过表征异养菌总数、细胞总数和颗粒物浓度研究颗粒物对不同管材出水的影响。结果发现,进水颗粒物浓度和体积浓度分别为63个·mL^(-1)和8.6×104μm3·mL^(-1),反应器稳定运行60 d后,3台不同管材反应器出水的颗粒物浓度和体积浓度都有所增长。其中PC出水的颗粒物浓度和体积浓度分别为4 151个·mL^(-1)和3.5×106μm3·mL^(-1),均高于PE和SS出水,且PC出水中异养菌总数和细胞总数分别为268 CFU·mL^(-1)和1.8×104cells·mL^(-1),也高于PE和SS出水。PC出水中可培养细菌比例从0.24%增加到了1.49%,高于PE和SS出水中可培养细菌比例的0.22%和0.24%。结果显示,颗粒物浓度和体积浓度与出水细菌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R2均在0.96以上)。PC材质的管网更易吸附细菌,出水的颗粒物浓度和细菌数量也远远高于其他2种材质的出水,在实际使用中需谨慎选择使用。
周贺王双玲徐梦瑶张明露张灿
关键词:管材颗粒物细胞总数
紫外消毒对管网多相界面中抗性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饮用水系统各个环节中广泛分布,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在ARGs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两方面,对于ARGs去除方面关注较少。采用CDC反应器模拟给水管网系统,对采集自水相(进水和出水)、生物膜相和颗粒物相的样品进行低压紫外线(Low Pressure-Ultraviolet,LP-UV)辐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确定不同LP-UV辐照剂量对5种ARGs(ermA、ermB、ampC、aphA2和sulⅡ)的去除效果。多相界面中的5种ARGs经LP-UV辐照后相对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LP-UV辐照剂量达到40mJ/cm^2时,多相界面中的5种ARGs去除率分别为1.83~5.59log(ermA)、0.19~4.32log(ermB)、1.22~2.14log(ampC)、1.22~2.98log(aphA2)和9.51~11.66log(sulⅡ)。结果表明LP-UV辐照对模拟给水管网系统的水相(进水和出水)、生物膜相和颗粒物相样品中5种ARGs污染均能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张明露徐梦瑶王礼王双玲王永京白淼张灿
关键词:饮用水系统抗性基因紫外消毒荧光定量PCR
管网多相界面抗性基因在终端净水工艺中的扩散和控制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由于具有潜在危害性、持久性和易传播性被定义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河流及污水等天然水体中含有的ARGs会随水流进入供水系统,并通过饮用水中的少量...
徐梦瑶
关键词:抗性基因净水工艺
文献传递
饮用水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饮用水系统中的传播和扩散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饮用水厂处理工艺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对保证饮用水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水处理工艺、消毒方式以及管网输配系统对不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差异较大.本文在总结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饮用水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综述了臭氧、混凝、砂滤、生物活性炭以及氯消毒和超滤膜等不同水处理工艺对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的影响及其机理.
王双玲王礼周贺王永京徐梦瑶张明露张灿
关键词:抗生素抗性基因饮用水系统水处理工艺
管网多相界面下抗生素抗性菌的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以CDC生物膜反应器模拟给水管网输配系统,探究管网水相、生物膜相和颗粒物相三相界面下6种典型抗生素抗性细菌的分布特征.反应器稳定运行30d后,出水余氯从0.66mg/L下降到0.26mg/L,出水浊度和颗粒物浓度分别从进水的0.08NTU和377counts/mL增高至0.86NTU和4151counts/mL,出水水质变差.进水中仅有红霉素和氨苄西林的抗性细菌的数量较高,分别为36和99CFU/100mL,出水中,链霉素和氨苄西林的抗性细菌数量最高,分别为432和155CFU/100mL,远远高于进水中抗性细菌数量.生物膜相中异养菌总数和细胞总数达到了4089CFU/cm^2和1.5×10~6cells/cm^2,链霉素和红霉素的抗性细菌数量较高,为3432和2508CFU/cm^2,其抗性细菌比例分别达到了83.9%和61.4%.颗粒物相中,氯霉素和氨苄西林的抗性细菌比例较高,都在45%左右.生物膜和颗粒物都会给细菌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长场所,使细菌能够抵抗残留消毒剂和部分抗生素的抑制作用,更易产生耐药性,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更大.
周贺王双玲徐梦瑶王礼王永京张灿张明露
关键词:抗生素细菌数量
动态显色法鲎试验用于果汁细菌内毒素活性检测及干扰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果汁细菌内毒素活性的方法,准确评估果汁潜在的内毒素污染风险。方法采用动态显色法东方鲎(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 TAL)试验对常见的4种果汁(橙汁、桃汁、苹果汁和葡萄汁)细菌内毒素活性进行检测,对果汁样品中的干扰因素进行识别与排除,最后使用抗增液排除β-葡聚糖等类似物质带来的假阳性结果。结果市售果汁(n=36)的细菌内毒素活性范围为<0.2~209.5 EU/mL,自榨果汁(n=12)的细菌内毒素活性范围为<0.4~4.2EU/mL,加标回收率范围均在50%~200%之间,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动态显色法TAL试验适用于常见的4种果汁(橙汁、桃汁、苹果汁和葡萄汁)细菌内毒素活性的检测,为果汁的健康风险评价和卫生监管提供参考。
白淼张灿张明露徐梦瑶史云王莉莉董德荣
关键词:果汁鲎试验微生物污染
给水管网多相界面中微生物表面疏水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疾病控制中心(CDC)生物膜反应器模拟给水管网系统,选取聚氯乙烯(PVC)和聚碳酸酯(PC)2种材质的挂片,通过微生物粘附碳氢化合物(MATH)实验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反应器水相、生物膜相和颗粒物相中微生物的疏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VC材质挂片反应器中优势菌为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为68.31%~81.00%,PC材质挂片反应器中优势菌为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为24.39%~64.40%.PVC材质挂片反应器中优势菌包含3类致病菌,PC材质挂片反应器中包含8类致病菌.PC材质挂片生物膜相较于PVC材质疏水性更高,利于微生物吸附形成生物膜,而PVC材质不易形成生物膜,对控制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具有积极作用,但在管网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其他工程因素的影响.
张明露徐绍峰徐梦瑶王礼柴杉杉白淼张灿
关键词:给水管网生物膜高通量测序
饮用水处理工艺去除藻毒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蓝藻水华事件的频发及其次级代谢产物藻毒素引发重要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藻毒素的产生、污染现状以及混凝沉淀、O3氧化、活性炭吸附、膜处理、氯化和UV辐照等给水处理工艺对微囊藻毒素(MC)、鱼腥藻毒素-a(ANTX)等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影响去除效果的有关因素,总结了不同给水处理工艺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对未来去除藻毒素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张明露王礼徐梦瑶王倩霞王永京白淼张灿
关键词:蓝藻藻毒素饮用水水处理工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