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航
-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不同水土保持模式的生态效应研究被引量:27
- 2016年
- 以毕节市撒拉溪镇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示范区为研究单元,运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方法,研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封山育林(模式I)、人工种草(模式II)、经果林治理(模式III)和农林混合(模式IV)4种不同水土保持模式,与对照组(原生样地)在不同季节的土壤效应、植被效应和小气候效应,旨在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4种水土保持模式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在4月、8月、12月差异性显著(P<0.05),均有对照组<模式I<模式II<模式III<模式IV的变化规律;不同水土保持模式的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在4月和8月无差异性显著(P>0.05);植被多样性指数偏低,但均高于对照组,小气候效应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以期为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 颜萍熊康宁檀迪郭杰陈航胡晚枚
- 关键词:生态效应石漠化治理
-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森林生态美学特征与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施秉喀斯特森林具有独特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其与地貌、气候、水文等的完美结合展示了亚热带白云岩峰丛峡谷喀斯特森林生态的美学画卷,是得天独厚的美学资源。具有植被宏观分布美、植被外貌美、生物外部形态美、群落垂直结构美、植物适应景观美和森林动态美等美学特征。该区森林生态美学资源在满足人们生态美感受,激发艺术灵感与创作,提供生态资源开发,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加快建设和谐社会行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陈浒李厚琼文正红陈航
- 关键词:美学特征美学价值森林生态系统世界自然遗产地
- 青少年早期述情障碍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横断与纵向研究
- 抑郁情绪在青少年中的普遍化,不仅与外部环境有关,更与青少年个人特质密切相关。若青少年早期就长期处于抑郁情绪中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本研究将从个人特质角度出发,探究青少年早期述情障碍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对抑郁...
- 陈航
-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述情障碍抑郁情绪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焦虑及消解策略被引量:2
- 2023年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业焦虑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职多能的岗位要求加重教师工作负担,家长高期待超过教师的角色定位,个人专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条件。在此影响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面临以压力性焦虑和发展性焦虑为表征的职业焦虑。为此建议:全社会形成关心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氛围,学校建立清晰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生家长明晰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同行间建立起交流和共同成长平台,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咨询课程纳入教师培养体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职能从心理健康维护向心理素质增强转变。
- 张茂杨王婷陈航彭小凡
- 关键词:职业焦虑教师心理健康
-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小气候效应被引量:9
- 2016年
- 研究小气候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机制可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选取喀斯特高原山地和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防治示范区4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的小气候监测方法,在雨季前(4月)、雨季(8月)、雨季后(12月)对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大气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日变化进行监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大气温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温度均表现为石漠化裸地>农耕地>灌木林>林地,而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则反之:林地>灌木林>农耕地>石漠化裸地,说明林地的小气候调节作用最优,而石漠化裸地最差,与其石漠化治理和植被恢复效果相对应;(2)高原峡谷的大气温度、光照强度和相对湿度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都显著高于高原山地,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是高原山地显著低于高原峡谷;(3)各土地利用方式的小气候季节差异明显,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均为:雨季(8月)>雨季前(4月)>雨季后(12月),而光照强度、相对湿度为:雨季(8月)>雨季后(12月)>雨季前(4月),8月各小气候指标值最高,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治理区间的差异亦最大,因此,选取8月进行小气候监测以比较各土地利用方式和治理区之间的差异要优于其他两个月份。
- 颜萍刘子琦肖杰胡晚枚陈航
- 关键词:大气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
- 基于土壤动物群落恢复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初探与监测评价——以贵州朝营和顶坛小流域为例
- 在喀斯特地貌背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影响和制约下,石漠化的生态恢复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为评价基于土壤动物恢复的石漠化生态治理进展与效果,本文以贵州喀斯特为研究背景,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选取贵州典...
- 陈航
-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生态修复
- 朝营小流域石漠化治理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解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于2013年4月和8月对撒拉溪示范区朝营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的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976头,分属于3门10纲23目。结果显示,各样地以蜱螨目、弹尾目和双翅目为优势类群。水平结构上,不同季节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基本一致,而在个体数量表现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的数量变化较大。垂直结构方面,2个季节土壤动物群落在0~10 cm土层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个体数的表聚性强于类群数的,且在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表现出较大差异。除个别样地外,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春季大于夏季,各样地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指数在春季和夏季差异不大。
- 陈航陈浒王鹏举周政
- 关键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石漠化治理
- 贵州施秉白云岩喀斯特洞穴特征与成因探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发育在5.7亿年前寒武纪的质纯、厚层、古老白云岩岩性基础上的锥状峰丛峡谷地貌,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及构造基础上发育的典型白云岩喀斯特。通过对其洞穴系统进行深入调查探测和成因分析,对洞穴的地质环境、走向、水文、沉积物等内容开展研究,揭示了白云岩洞穴发育特征与地质地貌岩性水文之间的成因关系,反映了该地区新构造运动多次抬升的过程及地貌回春效应。
- 罗鼎熊康宁王恒松陈航
- 关键词:白云岩洞穴特征
- 青少年儿童心理虐待与孤独感的关系: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
- 2023年
- 为探讨青少年儿童心理虐待、自我分化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96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个变量间的两两相关性显著,自我分化在儿童心理虐待与孤独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提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自我分化的角度进行相应群体的干预,并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以供参考。即:帮助学生学会区分情绪与调节情绪;明确人际交往中的分寸与边界,改善人际关系,从而降低孤独感。
- 杨利平唐天桂陈航谢晓莹
- 关键词:心理虐待孤独感自我分化人际交往
- 社会资本对农村精准扶贫的影响——基于黔北南山村的个案研究
- 贫困问题始终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它也直接影响到社会贫富差距、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贫困问题,通过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来解决贫困问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自中央政府提出用...
- 陈航
- 关键词:社会资本财政资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