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潇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金刚石
  • 4篇刚石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演化
  • 1篇阴极发光
  • 1篇生长环境
  • 1篇生长速率
  • 1篇谱学特征
  • 1篇组构
  • 1篇微结构
  • 1篇金伯利岩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 1篇蓝宝
  • 1篇蓝宝石
  • 1篇光谱
  • 1篇含矿
  • 1篇含矿性
  • 1篇含矿性评价
  • 1篇红外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省地质过...

作者

  • 6篇李晓潇
  • 5篇杨志军
  • 5篇周文秀
  • 5篇曾璇
  • 3篇曾亮亮
  • 2篇黄珊珊
  • 2篇陈耀明
  • 1篇胡飘野

传媒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金刚石中的石墨包裹体研究及其意义
作为金刚石中最常见的包裹体,常呈板状、过度生长的树枝状、盘状及玫瑰花折叠状等.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形态的石墨不但具有反映其生长环境差异的特质,也具有指示金刚石成因、来源及地球深部过程的意义.然而,较长时期以来,在石...
周文秀杨志军傅海福曾亮亮刘思微曾璇李晓潇黄姗姗
关键词:金刚石生长环境
山东昌乐蓝宝石颜色成因及谱学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蓝宝石是指除去具有红色颜色的刚玉宝石(红宝石)其他颜色的刚玉宝石的统称。自80年代在我国山东昌乐五图发现蓝宝石以来,产于山东的蓝宝石一直以晶粒大、晶形完整为人们的关注。笔者通过对于收集的已分类为黄色系列和蓝色系列的山东蓝宝石样品进行放大观察、折射率测试、比重测试等对山东昌乐的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例如颜色、形态和大小、结构和包裹体等进行了描述,以及对样品做紫外、红外、拉曼等测试并分析其谱学特征。结果表明,山东蓝宝石的出现深色且略带黑色的暗色的颜色成因主要由于内部含有致色元素Fe以及Ti、Gr、V等;紫外光谱测得Al-O键的伸缩振动峰;红外透射光谱中,发现黄色系列缺乏3311cm^(-1)吸收峰;拉曼光谱测得山东蓝宝石中的赤铁矿包裹体与刚玉包裹体的特征。
李晓潇
关键词:蓝宝石谱学特征
金刚石中的石墨包裹体研究及其意义
石墨作为金刚石中最常见的包裹体,常呈板状、过度生长的树枝状、盘状及玫瑰花折叠状等.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形态的石墨不但具有反映其生长环境差异的特质,也具有指示金刚石成因、来源及地球深部过程的意义.然而,较长时期以来,...
周文秀杨志军傅海福曾亮亮刘思微曾璇李晓潇黄姗姗
关键词:金刚石
文献传递
扬子克拉通西部砂矿型金刚石的CL和FTIR光谱分析及在金刚石生长速率研究中的意义
2017年
鉴于当前人们在有效重建天然金刚石的生长过程等中所遇到的困难,如果能在微观层面上详细分析金刚石的生长过程,高度关注金刚石的生长速度,就可以为人们探讨金刚石的生长过程、分析其深部科学意义提供更为精准的科学线索。基于此,以扬子克拉通西部沅水流域砂矿型金刚石为研究对象,从微区研究的角度,采用CL光谱分析金刚石的生长环带,界定其生长微区;再利用FTIR光谱研究不同生长微区的生长时间;最后,利用生长微区的长度除以微区的生长时间,计算出不同微区的生长速度,进而分析其意义。样品的CL和FTIR光谱研究结果表明,该金刚石既发育早期生长环带,也发育后期再生长环带,其中早期生长环带为规则的平直带,环带总体呈阶梯状,大部分边缘呈不规则锯齿状;金刚石样品为IaAB型,氮总量介于47.88~321.89μg·g^(-1),其最低结晶温度为1 490K,不同部位在地幔中的停留时间不尽相同,且停留的时间最大介于0.264~4.6Ga;金刚石样品不同生长环带之间的生长速率存在较大差异,介于9.26~5 218.18μm·Ga^(-1)。同时,样品的生长并不是各向均匀生长,而是具有一定优先取向。
杨志军周文秀曾璇黄珊珊李晓潇陈耀明
关键词:金刚石红外光谱阴极发光生长速率
扬子克拉通西部砂矿型金刚石多晶的微成分、微结构
克拉通西部(沅水流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金刚石砂矿产地之一,倍受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长期以来,由于与其母岩相关研究的不系统性及难度致使该地区金刚石的成因研究、找矿工作难于取得突破.近年来,研究人员注意到,金刚石多晶对于研究...
杨志军胡飘野周文秀傅海福曾亮亮刘思微曾璇李晓潇黄姗姗
关键词:晶体结构表面形貌
金伯利岩演化过程及金刚石含矿性评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金伯利岩是研究地幔动力学过程、探讨岩石圈演化等深部重大科学问题的有效载体,也是揭示金刚石这一稀缺矿产资源的形成环境、成因、来源及找矿实践等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研究手段、研究思路等的限制,对金伯利岩相关研究的核心与瓶颈性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即"金伯利岩的初始岩浆组成"、"金伯利岩的演化过程及其意义"、"金伯利岩的金刚石含矿性评价"等知之甚少,这极大地制约了人们对金伯利岩及其相关深部过程意义等方面的深入了解。例如,基于高压熔体模拟实验、基质矿物、细小同源包裹体及金伯利岩筒边部隐晶质物质的研究,可以有效分析金伯利质岩浆的初始组成特征,但却难于有效甄别金伯利质岩浆的源区特征,难于有效区分地幔同化/混染作用、流体分异以及就位期间的脱玻化作用等对岩浆的影响等;由于缺乏再结晶及(或)再生长矿物在微成分、微结构方面的系统研究报道,难于有效精准分析金伯利质岩浆组成的变化规律及脱气作用的影响,揭示金伯利质岩浆的演化过程;尽管根据共生矿物组合、橄榄石的含水性等可用于评估金伯利岩的金刚石含矿性,但存在指标体系过于简单、数据积累少等方面问题。理论上,从微区(微米级、纳米级)的角度,对金伯利岩各组成结构单元中矿物等的微成份、微结构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更为精准地提取金伯利质初始岩浆组成、演化过程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对含金刚石与不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的微组构进行精细研究,可以为有效重建金伯利质岩浆的演化机制、深入揭示其对深部过程的响应等奠定科学基础。同时,也可以在对已知金刚石矿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用于金刚石初始品位预测和保存潜力分析的模型,以实现有效评价未知金伯利岩区的含矿性的目的。
杨志军黄珊珊陈耀明李晓潇曾璇周文秀
关键词:金伯利岩岩浆演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