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
- 作品数:229 被引量:6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准单能X射线针孔相机及其安装调试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单能X射线针孔相机,其工作波长为3keV‑10keV。该针孔相机包括针孔板、针孔座外壳、前通光筒、前通光筒调节机构、掠入射镜室、后通光筒,底片室、接收组件、二维调节激光座、半导体激光器和二维调节架,底片...
- 王琛熊俊安红海谢志勇曹兆栋王伟方智恒贺芝宇郭尔夫王轶文张众
- 文献传递
- 弹道电子发射显微术及其应用被引量:3
- 1997年
- 弹道电子发射显微术(BEEM)能够对金属/半导体等界面体系进行直接、实时及无损的探测,并且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率.文章介绍了BEEM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商广义裘晓辉王琛王乃新白春礼
- 关键词:显微术
- 溴代胞嘧啶分子内三螺旋DNA的理论研究
- 1998年
- 运用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 3个含溴代胞嘧啶的分子内三螺旋及相应的未溴代分子内三螺旋DNA .理论结果表明 :当分子内三螺旋Hoogsteen嘧啶链的胞嘧啶被溴代胞嘧啶取代后其稳定性最强 ;而当分子内三螺旋 2条嘧啶链的胞嘧啶同时被溴代后 ,其稳定性最差 .从分子力学计算得到 ,4种分子内三螺旋的碱基以C3′ endo糖环构象为主 .在三螺旋YTCY( 2条嘧啶链中的胞嘧啶均被溴代胞嘧啶取代 )中 ,也含有一定数量的C2′ endo糖环构象 .因此 ,分子内三螺旋YTCY是A DNA和B DNA的综合体 ,而其他 3种三螺旋则是典型的A DNA .
- 杨林静刘峁子李清王琛白春礼
- 关键词:分子力学DNA
- X射线激光在稠密等离子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5年
- X射线波段的相干辐射——X射线激光,由于其短波长、高强度、强相干等独特的优点,已经成为诊断稠密等离子体状态的一种工具.文章结合相应的应用演示实验对此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介绍了诊断的原理、X射线激光的获得,以及偏折法和干涉法诊断的实验及其结果.
- 顾援王琛王伟孙今人董佳钦吴江王瑞荣方智恒傅思祖王世绩
- 关键词: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诊断相干辐射短波长结合相干涉法
- 液晶吸附结构的STM形貌研究
- 1998年
- 在室温下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对 4 戊基 4′ 甲氧基苯甲酸苯酯吸附在石墨基底上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分子为单层且有一定位错的头 (甲氧基 )对头、尾 (烷基 )对尾排列 ;理论计算表明 :外加偏压产生的电场对分子轨道能级及其极化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分子的HOMO ,LUMO能级与石墨费米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值较大 ,低偏压下不利于STM成象 ,因此 ,分子的极化率对石墨基底功函数的影响可能是形成该液晶分子STM形貌的主要因素 .
- 徐庆敏谭忠印王琛马金杨林静李清朱传凤王乃新白春礼
- 关键词:液晶扫描隧道显微镜分子模拟
- 双色单光子横向超分辨成像的方法和装置
- 一种双色单光子横向超分辨成像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敏化光束和激发光束的重叠部分同时敏化和激发被可逆光敏荧光蛋白分子标记的样品,才能实现荧光激发。物镜收集荧光信号,经过敏化双色镜和激发双色镜以及陷波滤光片和长...
- 毛峥乐王琛乔玲玲程亚
- 文献传递
- 有机功能高分子薄膜中分子识别研究初探
- 纳米材料,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是新世纪人们关注的三大热点。纳米材料是新一代的先进材料,它所显示的不同寻常的物理化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这些材料的奇异性能由其微观尺度上的原子结构,特殊的表面和界面结构所决定[2]。...
- 朱传凤王琛
- 文献传递
- MUC1靶向性载药纳米粒的构建及其体外抗肿瘤效应的评估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构建MUC1靶向纳米粒,并在体外评估其抗肿瘤效应。方法 采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制备包载紫杉醇的纳米粒,并在表面偶联具有MUC1蛋白靶向性的核酸适配体。紫外分光光度法、动态光散射法测定MUC1靶向载药纳米粒的基本表征;以MUC1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CF-7为实验组,肝癌细胞HepG2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验纳米粒的选择性,MTS法评估其杀伤效果和IC50。结果 MUC1靶向载药纳米粒粒径(225.3±9.2)nm,药物包封率83.6%±1.7%,在体外可以特异性地被MUC1+癌细胞摄入,对MCF-7细胞杀伤作用显著强于普通载药纳米粒(P<0.01),IC50为1.52 mg/L。结论 该靶向纳米粒可以在体外特异性地增加MUC1+肿瘤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入,降低IC50值,提高抗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
- 于琛琛胡燕段金虹王琛许海燕杨先达
- 关键词:MUC1核酸适配体靶向给药肿瘤
- 手性分子的检测与拆分
- 万立骏白春礼王琛
- 以扫描隧道显微术(STM),特别是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为主要手段,探讨了手性分子在界面吸附中的手性表达以及界面吸附分子的直接手性识别。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STM)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对固/液界面手性分子的识别。...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性分子拆分
- 手性分子识别与检测
- 陈义万立骏王琛王鸿飞
- 利用STM结合电化学方法,深入研究了手性有机分子在界面上的吸附及吸附结构,探讨了界面吸附中的手性表达和直接手性识别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对固/液界面手性分子绝对构型的鉴别;研究了绝对不对称合成理论问题,探讨手性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