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作品数:22 被引量:2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种子表型性状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小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的关系,对于筛选具有高产潜力和大粒的小豆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SC-G型自动考种分析及千粒重仪对54份野生小豆、55份半野生小豆和255份栽培小豆的种子进行分析,获得了种子百粒重、投影面积、周长、种长、种宽、长宽比、直径和圆度等8个性状的表型数据,进行种子性状的表型变异、相关性和变异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小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变异较大,其中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从野生小豆、半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籽粒逐渐增大,且籽形变圆。种子百粒重、投影面积、周长、种长、种宽和直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大小和种子形状的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77.21%和21.97%,累计贡献率为99.18%。【结论】野生和栽培小豆种质资源的种子表型性状变异明显,性状间相关性显著,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的驯化过程中籽粒变大趋圆,筛选出6份具有高产潜力和大粒的小豆种质资源。 李媛 赵波 王天奇 李奕松 王秀金 扎西措姆 杨凯 万平关键词:种子 表型性状 小豆胚轴及胚尖再生和转化体系优化 被引量:2 2015年 选用缺铁敏感小豆突变体FMY009的无菌苗下胚轴和胚尖为外植体进行再生和转化,研究了小豆最适胚轴和胚尖再生体系的不定芽伸长培养基和抗生素最适宜的延迟筛选时间。结果表明:小豆胚轴再生不定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 B5+1mg/L ZT+0.9mg/L GA3,胚尖再生不定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 B5+0.5mg/L GA3,小豆胚轴和胚尖转化体系的抗生素最适延迟筛选时间为7d。 尚呈 张乃鑫 杨凯 杨凯 赵波 李玮瑜 李奕松关键词:小豆 下胚轴 我国实验室电泳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泳(electrophoresis)是指混悬于水溶液中的荷电粒子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Peнce首先发现了电泳现象,但直到1937年瑞典的Tiselius... 杨凯文献传递 一种植物花粉发育特异性启动子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花粉发育特异性启动子及其应用,该启动子全长1140个碱基,用于启动基因在植物花粉单核小孢子时期和成熟花粉粒时期表达,且只在绒毡层和花粉中表达。该启动子对基因工程育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有助于认识花粉... 韩莹琰 范双喜 程继鸿 宋婷婷 田佶 杨凯文献传递 板栗雄性不育机制与雄性变异体的芽变选种 秦岭 冯永庆 曹庆芹 沈元月 杨凯 杨东生 董清华 李松涛 “板栗雄性不育机制与雄性变异体的芽变选种”是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该项目以在北京市密云县栗产区发现的一株自然实生变异体短雄花序板栗为材料,观察芽变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石蜡切片技术、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从形态学上观察芽变...关键词:关键词:板栗 芽变选种 栽培技术 我国实验室电泳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泳(electrophoresis)是指混悬于水溶液中的荷电粒子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PeHce首先发现了电泳现象,但直到1937年瑞典的Tiselius... 杨凯关键词:血清蛋白 评价暑热证及中药药效的基因芯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价暑热证及中药药效的基因芯片,其包括针对热应激评价指标、行为调节、物质代谢、抗氧化酶、胃肠激素、免疫相关以及应激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表达检测的探针。本发明基因芯片对暑热证的检测准确率可达85%以上,为暑... 刘凤华 许剑琴 余进 杨凯 董虹 朱晓宇 程桂林 程飞文献传递 一种从植物果实组织中提取质外体汁液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植物果实组织中提取质外体汁液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离心瓶、离心筛和活动筛板;其中,所述离心瓶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离心筛为圆柱形结构,设在所述离心瓶内,所述离心筛内卡装设置布满通孔的活动筛板,将所述离心... 张卿 秦岭 邢宇 房克凤 姜奕晨 曹庆芹 王建立 杨柳 杨瑞 杨凯 郝敬虹 南张杰文献传递 基于小豆全基因组测序和核心种质重测序开发的SSR核心引物组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小豆全基因组测序和核心种质重测序开发的SSR核心引物组及其应用。具体地公开了SSR核心引物组,包括230对引物(SEQ ID No.1‑460)中的至少5对。本发明建立了小豆全基因组SSR标记的开发方法,... 杨凯 万平 李奕松竹伐桩促腐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14 2008年 以不同腐朽程度的毛竹伐桩为样品,对其中的具有降解纤维素或木质素的竹腐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纯化。通过定性和定量筛选共得到16株具有较好纤维素降解能力或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包括8株真菌,5株细菌和3株放线菌。采用固态竹屑培养基测定各菌株对毛竹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能力,真菌菌株F2和F10的降解效果最好,15 d对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3.96%和24.31%,优于参照菌株绿色木霉YJ-3的19.59%;对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6.92%和19.15%,优于参照菌株黄孢原毛平革菌ME-446的16.53%。 李超 李潞滨 杨凯 张利平 彭镇华关键词:微生物降解 纤维素 木质素